APP下载

毕业季,青春何处安放

2014-07-31王金婷

检察风云 2014年14期
关键词:小霞小夏考研

文/王金婷

毕业季,青春何处安放

文/王金婷

亲情爱情,向左向右

小夏是今年众多毕业生之一,坐在咨询室的沙发里,哭湿的纸巾已经半纸篓了。她边抽泣边告诉我她和他的故事。

小夏和男朋友在大一迎新晚会的时候认识、相恋,现在已经四年了,所有大学的日子都有他的陪伴。两个人的感情很好,甚至是学院里出了名的模范情侣。可是毕业了,问题也来了。小夏的老家在四川,男友是上海人,两个人毕业前说好了,一起在上海发展。可是小夏的父母坚持要小夏回老家。小夏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父母的期待和希望,她一直努力地去满足。现在真的好为难,想到家里父母需要自己,但又不想和男友分开,怎么办?小夏心里很挣扎,试着跟父母说了自己的想法,可是听到父母无声的叹息,她又觉得自己怎么这么不孝顺呢;而这件事到现在都还没有跟男友说过,不知道男友会怎么想,这段感情会不会就这样完了?小夏好像站在一条路的分岔口,左边是亲情,右边是爱情,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她没办法选择。

每年六七月伴随着毕业季,大学校园里弥漫着离别伤感的气氛,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分手的季节,是对校园爱情的一场巨大考验。小夏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很大一批这样的学子,放弃还是坚守,一直在叩问自己。

校园里的爱情因为没有物质的卷入,是很纯美而真实的,但也正因没有物质的基础,在某些时刻又是脆弱、易折的,在家庭、工作的压力下,可能会被放弃。毕业,是爱情中的一道关卡,在这个关卡面前,两个人一起沟通和面对,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共同处理情感危机。无论最后做什么决定,都是认真思考和仔细权衡后的结果,是双方共同作出的决定。

从校园走向社会,面临的一个挑战是生活不再是一级级地升上来,不再是可以预测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而自己,要为自己的选择担起责任。爱情,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认真地为自己的爱情思考、选择、负责,这样,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有太多的遗憾和惋惜。

建立走出校园的“关系”

韩旭是今年的毕业生,厚厚的眼镜片后面是一双略带闪躲的眼睛,双手不时地搓来搓去。

我能感受到这个大男孩的紧张和不安。随着交流的进行,他稍稍放松一些,但还是有些害羞。后来他告诉我,其实自己来咨询有些不好意思,可是就业问题纠结太久了,还是希望能找专业的老师问问。

初夏,又是一年毕业季,各大高校的莘莘学子,走在校园的林荫路上,心情的复杂,一如四年前入校时一般。当褪去了学生的身份,从校园走进社会,未来何去何从?

韩旭是学习土木工程的,学习成绩优异,性格内向。他说大学四年自己好像只知道学习,每天就在寝室、教室、图书馆之间穿梭,没有参加社团、学生会之类的。这样的大学生活他觉得很舒适,因为本身不太爱讲话,又很喜欢工程和设计,每天看书学习觉得很充实。毕业实习他去了一家不错的国有单位,专业也对口,自己很喜欢,同学们很羡慕,甚至学院领导都觉得他要好好努力争取留在实习单位。然而随着实习期结束,他却有些迟疑了,到底留还是走?

想留是因为这个单位很好,虽然现在薪水一般但工作内容与自己的专业对口;想走是因为单位的人际氛围,让他觉得难以适应。韩旭说,在实习的日子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很笨拙,主要是在人际关系中。有时候大家在聊天,可是他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说,就傻傻地坐在座位上不说话,偶尔大家也会问他一些话题,当时他就觉得自己像一个木头钉在那里一样开不了口,脸红脖子粗地憋出来一句“呵呵”,然后听见大家哄堂大笑。他知道大家没有什么恶意,可是真的觉得很丢脸,甚至都不想去上班了。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可以促进个人的社会化进程,促进自我认识的深化,而人际关系能力是在社交团体中不断摸索和习得的。人际关系是社会这所大学堂为从校园走进社会的学子们准备的第一堂课。大学校园是相对单一的环境,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直接,就业后进入一家企业将面临更复杂的人际关系,新环境的适应、陌生人际压力等问题也随之而来。韩旭本就不善言谈,对他来说这更是一项挑战。

在人际互动中我们希望被理解、被认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有一定技巧的。首先要调整自我认识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即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些将影响个人行为以及与别人相处时的关系。其次在态度上要真诚和亲切,以诚相待才有可能收获一样的真诚回应,而亲切和温暖总是人们喜欢亲近的。像韩旭的处境,他感觉很紧张和尴尬,同样大家的笑声也没有恶意,在慢慢的互相理解和沟通中,相信韩旭也会找到融入团队的方法,建立起自己走出校园的“关系”。

我的工作谁做主

陈小霞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从小就没离开过这个城市,大学也选了一所上海的金融专科院校,学习会计专业。今年毕业,小霞想和寝室的朋友一起去其他城市闯一闯,想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可是父母坚决不同意,并且在某银行已经为小霞安排了一份工作。小霞愤愤地说,一辈子都在一个地方,多没劲啊,银行职员,坐在柜台一整天没什么大发展,可是妈妈却说什么女孩子稳定就好,离家里近才安心。的确,她能感受到自己对家人安排工作这件事有些不满。接着她又叹了一口气:“如果出去,我也不知道工作好不好找,可是我想给自己做一次主。”

有研究显示,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心理成熟的年龄相比于生理成熟年龄有滞后的趋势。尤其像小霞这样一直在父母的照顾下成长的孩子,毕业对他们来说是挑战也是机会。这是一次可以借由毕业为自己做一次主的机会,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想去的方向,但同时也很不确定自己的能力到底行不行,对不确定的未来自己有没有做好准备。

其实,很多刚毕业的学子并非固执地一定要出去闯一闯,也不是一定不想听父母的话接受一份安排好的工作,更多的是想争取一份自由,为自己做一次主。当拥有可以选择的自由时,就同样要面临这份自由带来的责任。毕业,代表着另一场长大的开始,需勇敢地解开“不想长大的情结”,无论是选择工作还是生活的城市,将以一个成人的姿态独自面对和承担。

抉择,考研的沉没成本

胡启超是上海一所名校的应届毕业生,经济管理专业,他因为就业问题前来咨询。他说,按自己的毕业学校和专业找工作是不难的,但心理就是不平衡,总觉得找到的工作不够好。仔细听来原来是这样,胡启超大三下学期准备了研究生考试,为了专心复习,同年的秋季招聘会和第二年的春季招聘会都没有参加,可是没想到研究生没考上,又要找工作,现在总觉得找到的工作不如意,都是别人挑剩的。他说,当初自己决定考研的时候想,大不了就是沉没成本,花了时间和精力,但没想到还有选择成本的存在,当初选择考研同时就意味着不能选择第一时间去找工作。心里不甘又懊恼,觉得自己怎么就考研这件事情上没算明白呢。

毕业是选择考研还是继续工作,也是在毕业季里最常见的问题。考研可以在专业领域深造,为未来打基础;但同时考研也需要继续在学校学习三年,而这三年社会需求的变化,人才需求大环境的变化,都是不能预测的,又成为鱼和熊掌的问题。对于毕业季本就矛盾纠结的学子来说更是难以抉择。

考研,从另一角度来说,也推迟了个人进入社会的时间,有很大一部分学子会因为没有准备好进入社会而选择考研继续留校。但是长大、独立、承担是早晚都要去面对的事情,拖一拖却躲不过,不妨给自己点时间去思考整理,积累勇气,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考研,也是一种经历,不管结果怎样,自己曾经努力拼搏过。比如胡启超的经历,备战考研时的专心,为一个目标而坚持不懈的奋斗,这些都是他宝贵的财富。当回头想起那些日子,他也会为自己当时的毅力、刻苦而骄傲。现在的不平衡,更多的来自不甘心,但这恰是一次面对自己、积极成长的机会。既然下定决心考研,并为了这个决定而努力,即便结果不尽如人意,也应该并能够去面对沉没成本,坦然接受选择成本。在这一场反反复复的磨砺中,他已经开始为自己负责。

毕业,犹如一场盛宴,极尽四年相聚的繁华。可是,这一场盛世年华伴随着初夏的风,青春散场。这一幕的结束,却孕育着下一幕的开始,在下一个社会大舞台上,青春的靓影,褪去羞涩的稚嫩,以更成熟的姿态去经营爱情、友情和事业。

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

猜你喜欢

小霞小夏考研
玩转元宵花灯会
新的一年 新的妮妮怪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天上的云朵
彩虹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迟到的背后
吴公子
吴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