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的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2014-07-29耿幸福
耿幸福
学生的学习一定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进行的,高效的学习一定是在合作下有学生的主动性引起的。 “探索一种教导方法,使教员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称为更少喧闹、更少令人厌恶的事、更少无效的劳作,而有更多闲逸、更多乐趣和扎实进步的场所”。信息技术的学习,就是要倡导一种高效的少教多学的学习模式,发挥分层教学和合作教学优势,构建高效课堂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具体到信息技术的合作教学模式,应关注班级分组、授课方式,突出分层教学和合作学习的高效结合,更对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班级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合作学习中采用得较多的组织形式,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教学活动。它把一个班级按学生综合评价为依据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学过程的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师不仅充分掌握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水平,还应兼顾学生的其他方面的个性差异,包括空间、内省、人际、音乐、自然观察、肢体动觉等方面方面的智能,形成多元的综合评价体系。比较常用的分组有四人组成,班级的ABCD按综合情况分开,小组搭配基本平衡。A为主持人即组长,负责学习进程、分配发言的机会,还起到小老师的作用;B为观察员,观察合作学习的进程和时间;C为检查员,负责对问题的纠错;D为报告员即记录员,负责讨论结果的记录和报告。在分组学习中,课堂教学由一个教师可能变为十个老师,提高课堂效率是显而易见的;在实际教学中ABCD的角色可据情变换,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这种“互助”式小组学习,主要是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解释和答疑,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独立自主地会学知识,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根据教学活动的变化还有其他的分组方式,如全班分层分组,全班兴趣分组等。
二、授课模式
国家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课的合作教学模式,一般有范例式、自主式两种主要授课方式。范例式一般有范例教学、小组讨论、交流反馈和总结几个环节,范例教学主要还是采用讲授法,这种模式適用于思维难度较高的课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留出学生独立思考的时空,避免在小组讨论中,个别学生养成懒于思考依赖他人的习惯,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自主式一般有思考、交流、报告几个环节,适用于偏操作性的课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练习、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讨论,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三、教师发展
合作教学的课堂活动,必须变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个群和群群的多向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以往教师的主动局面,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知识,交流情感、体验教与学的快乐,实现师生教学相长和共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角色的转换,提升个人自身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一要提高教师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与教学目标、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学习的关系。二要提高教师科学评价学生能力,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学生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要关注小组成员的个体表现,更要关注合作小组的集体成绩,把“小组合作表现”列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三要全面提升教师常规教学能力,备课不仅备知识还要备个案,具体到学生层面上,可分层到学生代表(好、中、差),微观里有每个学生,把每个学生写进教案。上课不仅注意学生的兴趣的三个维度,更要站在学习角度上研究教与学的方法,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牺牲一点知识,也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