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外贸培训体系研究

2014-07-28胡艳

科技视界 2014年1期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

胡艳

【摘 要】本文从目前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挑战入手,分析市场化条件下外贸培训的现状,指出不足之处,阐述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下多层次、系统化外贸培训体系的必要性,通过严密的分析,最终理顺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的关系,形成多层次、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创新企业培训管理体系,创建合理的授课讲师资格认证体系,从体系上保证外贸培训的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为中小微型企业提供高转化率的培训人才,促进当地中小微外贸企业的发展,并最终促进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外贸培训体系

Exploration on Constructing an International Trade Training System under the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School, Industry Association, and Enterprise” Four Party Interaction

HU Yan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Shunde Polytechnic, Foshan Guangdong 528333, 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the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raining under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s,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a proposal of constructing an international trade system under the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school, industry association, and enterprise” four party interac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Key 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Government, school, industry association, and enterprise” four party interac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system

0 前言

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笔者所在学校地区的中小微企业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现有客户不断流失,但对外拓展新市场乏力,开拓新市场寻找新客户的方法陈旧,市场意识不强,外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参展水平不高。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状况,企业必须苦练“内功”,提高外贸从业人员的相关技能和水平。而要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技能和水平,则必须要让他们接受高质量的持续的外贸培训(丁焕峰,2007)。

外贸培训在当地发展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但目前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与外贸培训培养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外贸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定位不相符。如何让外贸培训走多层次、系统化、体系化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外贸培训体系現状

当地外贸培训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以下共性特征:积极与政府、行业、高职院校进行协同合作,实现多方共赢;注重实效。但由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行业沟通渠道不畅、企业配合意愿不强和内部管理不严等多方面原因,培训的转化率不高。在实际培训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 “政、校、行、企”四方关系不清

政府方面对外贸培训投入较大,但仍未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很多中小微型企业在政府没有充足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加上本身对外贸培训未抱太高热情,外贸培训活动就很难持续开展起来。这不利于在整个地区形成一种良性的氛围。

行业在沟通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的职能上发挥的作用有待提高。在有些行业中,行业协会变成空架子,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行业协会不了解企业的情况,同时也无法将政府的精神很好地传达给企业。因此,他们也无法指导高职院校如何在政府主导下为企业提供合适的知识或人才服务。

在中小微型企业中,企业管理层较少安排员工接受相关外贸培训。他们希望员工能自己解决持续学习的问题。即使有培训,很多都流于形式,内容单一,难以形成系统的学习过程,并且,培训讲师的水平和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培训效果差。

高职院校有很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参与外贸培训。他们希望可以在培训课程内容、师资、组织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可以提高学校教学水平,扩宽教师的视野,最终提升学校知名度。但外贸培训仅仅院校一方参与是不够的,必须“政、校、行、企”四方合力。

1.2 培训质量低下

目前,很多中小微型企业由于战略意识和资金的问题,开展培训的意愿不是很强烈。部分已经为员工提供培训的企业在培训开展工作也遇到许多实际的困难,如员工热情不高、培训转化率不高等。归结起来就是培训质量不高,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企业和员工看到培训没有产生预想的效益,便认为培训无用并且浪费钱。培训质量问题导致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培训的可持续性发展。

1.3 培训师资数量和质量不足

培训质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培训师资的数量和质量。做培训的不少,但其中做外贸培训的不多,专门针对做外贸培训的就更少。同时,授课教师市场准入点低,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培训效果也各有不同,培训的系统性也无法得到保证。

2 构建外贸培训体系的依据

2.1 现实依据

虽然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高职院校目前未形成良好的互动,但他们都很有意愿开展外贸培训。越来越多来自各方的人意识到外贸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对高质量高效能的外贸培训怀着很大的热情,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因此,强调“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协调各方资源,更好地开展外贸培训,为当地经济持续提供需要的人才,这样必然会得到各方的大力支持(石静、卢台生、樊先茂、邱平、覃岭,2012)。

2.2 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学习者才能实现对新信息意义的构建,同时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最终实现个人知识和能力的双重进步(崔雅萍,2012)。因此,学习过程是一个终身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外贸技能的学习也不例外。

3 外贸培训体系的构想

3.1 “政、校、行、企”四方联动

外贸培训关联到政府、高职院校、行业协会和企业。要想让培训办出效果,必须理清这四方的关系,使其各司其职,相辅相成。也就是要建立是方政府依法管理、行业引导、企业为主、学校为依托的协调机制。

政府的依法管理,主要表现在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外贸培训中的主导作用,为外贸培训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为外贸培训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在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保证培训能有序有效有计划地开展。对于有些企业没有充足资金为员工提供培训或是个人创业者,政府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公共外贸培训活动或是通过创建网络外贸学习平台来实现员工的外贸培训。

行业协会要做好引导工作,并扮演好上传下达的角色。一方面把政府的政策文件准确无误地传达给企业和学校,并根据政府的要求,接受政府的委托和资金,为企业和学校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要把企业、学校及整个行业的合理需求反馈给政府。行业协会是作为对政府主导职能的有效补充发挥作用。外贸培训要高度融入行业和企业要素,与支柱产业相融合,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度,建立起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实现共赢局面。

企业首先要认识到外贸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参与外贸培训的积极性。汽车,要从战略、实施和管理制度三个层面对外贸培训进行严格把关,避免外贸培训流于形式,并在每次培训结束后做好评估工作,提高培训的转化率,提高下一次培训的效果。

高职院校要以育人为本,发挥自身科研和师资优势,主动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与管理,实现学校的教书育人目的,又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外贸培训的积极性。在实际的操作中,学校企业可以先通过政府和行业协会的牵桥搭线,增进相互了解。然后,学校依据企业的要求,发挥自身的人、财、物等方面的优势,主动为合作企业提供资源和场地的支持。其中,资源层面包括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师资体系、教学设备管理等。学校可以提供场地和培训讲师,按照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的要求,设计出个性化的课程体系,撰写好配套教材,配备合理的师资团队,并在校内设立企业外贸培训基地,为企业培训出合适的外贸人才。

3.2 构建多层次、系统化的外贸培训课程体系

外贸培训的类型特征与培训对象从根本上决定培训需要注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技能和素养是一个由低到高,由单项到综合的逐步提高发展的过程(丁金昌,2010)。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企业员工的真实水平参差不齐,企业的需求也各不一样,一刀切的培训不适合当地实际情况。因此,外贸培训体系设计必须是多层次、系统化的,保证培训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满足不同的需要(施雨,2011)。

多层次是指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将培训分为入门类、基础类、高级类、综合类和个性化的培训这五类,分别对应具有不同水平或/和需求的员工。入门类培训,适合没有任何外贸底子的员工;基础类培训,针对已经入门的员工和企业新招的应届外贸毕业生;高级类培训,适合已经在外贸行业从业超过一年以上的员工,这部分人对外贸行业有一定的认识,希望掌握更多的、更深的知识;综合类培训,侧重员工综合外贸素养的培养,强调熟悉外贸流程的同时熟练把握每个流程的细节,突出培养外贸战略眼光,培养的对象主要为企业资深的、希望成为外贸经理的员工;个性化培训,适合上述四类培训都不适合、有自己特别要求的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按照企业提出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多可能的选择。例如,企业不希望按照教学内容难易来分,也可以按照岗位差别来划分层次,即外贸跟单员、外贸单证员、外贸业务员、外销员、报关员等,来开展有很强针对性的培训。

系统性强调循序性和连贯性。这五类层次培训的内容选材应考虑当地外贸操作的实际情况,内容编排上应层层递进而又能相互呼应。层次之间教学内容应过渡合理,连贯性好,保证员工能通过学习能够获得系统的知识,智力和能力也获得系统的训练,并能保证员工在完成上一次培训,进入下一阶段培训时不会感觉内容有太大的跳躍性。

同时,企业派出外贸专家,学校挑选外贸类优秀老师,两者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撰写教学大纲、配套分层教材、练习册、拓展阅读材料和其他相关资料。

3.3 创新外贸培训管理体系

要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的转化率,除了要认真做好上述两点,还要切实做好培训管理工作(萧呜政,2004)。

首先,要整合培训管理流程,将流程中从需求、计划、执行、评估到奖励的各个环节紧密畅通地衔接起来并落实到人,发现并解决环节内部或环节之间存在的问题,争取让细致的培训需求调查、可行的培训实施计划、合格的培训讲师、高效的课程内容、科学的培训评估、合理的晋升或薪酬调整成为可能。

其次,拓展企业的培训功能,创建企业内部知识的传承机制。在中小微型企业中,员工跳槽频繁,不利于企业外贸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和传承。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知识的传承机制,形成企业独特的文化,促进员工之间的知识分享、上司对下属的传帮带,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让员工愿意留下了和企业一起在奋斗中成长,对于防止员工频繁离职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员工层相对稳定,为企业的做大做强提供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中小微企业
“营改增”对中小微企业税负的影响
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化探索与实践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压力及策略
中小微企业资本结构现状与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