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进攻、找蓝海AMD借“融合”回归

2014-07-28

中国计算机报 2014年19期
关键词:笔记本电脑低功耗处理器

5月15日,AMD APU 14 BEIJING技术创新大会首次落户中国北京。来自美国总部、加拿大分部、中国本土AMD的技术团队负责大会整场的演示,那令人眩目的、精细动感的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将CPU与GPU融合的APU的优势。事实证明,AMD不仅要做革命性创新产品APU第一人,还要做x86与ARM融合的双计算架构第一人。在沉寂了几年之后,AMD凭借独树一帜的融合战略强势回归。

不放弃消费类产品

2012年第三季度,全球PC市场疲态尽显。也就是从那时起,AMD的转型计划开始酝酿。精简组织机构,增强执行力,实现业务转型,通过三步走的策略,到2013年3月,AMD实现扭亏为盈。“如今,来自新业务领域的收入已超过公司总收入的30%,我们的目标是将其份额提升至50%。”AMD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潘晓明表示。

“虽然全球PC市场的整体规模有所缩减,但是用户对PC的需求是刚性的,PC不会死。”潘晓明预测,“中国PC市场仍会维持在每年7000万台的规模。PC厂商能否立足,关键看其产品自身的竞争力,以及能否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对于消费类PC市场,AMD不会轻言放弃,一方面这是AMD业务的主要支柱之一;另一方面也因为AMD看到了仍有巨大潜力的细分市场,比如游戏PC。在本次大会上,几乎主流的笔记本电脑厂商都参与其中,共同为AMD加油助威。

AMD收购ATI后推出了CPU与GPU异构融合的产品,当时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质疑。但今天,APU已成为引领市场发展的标志性产品,也是竞争对手争相效仿的对象。APU的出现给了AMD反戈一击的机会。

在本次大会上,APU当然是最受关注的产品之一。Kaveri APU是AMD推出的具备HSA(异构系统架构)特性的新一代桌面APU加速处理器,其内部融合了全新“压路机”(Steamroller)架构的运算处理核心与AMD独特的GCN架构R7独显核心,计算核心高达12个。Kaveri APU实现了内置CPU与GPU的统一内存寻址,大大提升了APU的异构计算能力。

代号为Beema和Mullins的低功耗移动APU是AMD在2014年主推的产品,主要面向主流的超薄型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拆分和变形的二合一电脑,以及小屏幕的家用或商务移动设备。这些低功耗的移动APU创新性地将ARM技术融入其中,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软件功能,实现了手势控制、脸部识别登录等功能,更方便家庭或商务人士的使用。

在AMD看来,传统DIY PC市场,包括家用PC、笔记本电脑、显卡等都还有成长的空间。“我们将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的专利技术整合在一起,同时为两条产品线服务,大大提升了产品开发的效率。”潘晓明表示,“坚守消费类产品市场,保持在渠道台式机处理器和显卡市场的领先地位,同时提升消费类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的销售量是我们不会动摇的基本策略。”AMD台式机业务总部从美国迁至北京也可以看出AMD对PC特别是中国PC市场的重视。

进攻商用和行业市场

AMD坚守消费类PC市场,说到底还是守势,“维稳”的色彩更重一些。而AMD如果想打翻身仗,还是要攻出去,那么方向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潘晓明告诉记者,AMD强力进攻的是商用PC市场和行业应用市场,希望能够通过半定制化的产品打开突破口。

AMD现在与商用PC市场的领导厂商,包括联想、戴尔合作更加紧密。AMD试图通过不懈的努力打破用户头脑中固有的AMD的产品只能用于家用产品的观念,政府、中小企业甚至大型企业都是AMD想重点进攻的市场。

在专业显卡领域,AMD最新推出的FirePro W9100专业显卡,因其高性能赢得了专业客户的欣赏,就连苹果公司的Mac Pro工作站也选择了AMD FirePro系列的专业显卡。在嵌入式产品领域,AMD已经锁定了六大高增长市场,包括游戏机、数字标牌、医疗成像、工业控制和自动化、瘦客户机、通信基础设施。

“我们可以与中国的手机厂商合作开发半定制化的芯片。开发半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这一策略同样可以适用于其他客户群,比如互联网企业、运营商、云计算服务商等。”潘晓明表示,“嵌入式产品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我们的合作伙伴类型不受限制,可以是OEM,也可以是软件厂商。”

半定制化业务对于AMD来说绝对是一笔划算的生意,关键是AMD如何有效地去执行和落地。半定制化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AMD首先必须进行大量的客户教育和培训工作,说服合作伙伴和客户接受这一业务模式。其次,半定制化对芯片的量有一定要求,否则只能是赔本赚吆喝。因此,对于半定制化业务的开展,潘晓明并没有想急于求成,他明白这种模式的顺利铺开在中国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半定制化对于AMD抢攻新兴市场是一条可选的道路。

开双架构先河

在本次大会上,AMD与ARM的“联姻”绝对是重头戏。潘晓明与ARM公司服务器系统与生态系统总监Lakshmi Mandyam共同宣布了这个好消息:AMD获得了64位ARM 架构授权。从此,AMD迈上了双计算架构的新征程。

其实早在2012年,AMD就已经开始和ARM合作,慢慢摆脱单一的x86架构路线,加入市场前景更广阔的ARM生态系统。2014年,AMD正式推出了业界首款代号为Seattle的64位ARM架构服务器处理器Opteron A1100。从APU开CPU与GPU融合之先河,到发布x86与ARM双架构路线图,AMD的融合之路越走越宽广。正是凭借这种独特的融合能力,还有在高性能系统芯片方面的技术积累,AMD未来在企业级市场上将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目前,ARM已应用在很多领域,如新型的互联网服务器、云计算等。ARM所在的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也是AMD积极寻找的蓝海市场。x86与ARM并不冲突,两者应用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应用场景。据AMD内部测算,到2017年,基于x86和ARM的处理器市场规模将超过850亿美元。潘晓明表示,AMD是唯一一家能够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同时渗透到x86和ARM处理器市场的厂商,这让AMD抢得了市场先机。

AMD的双架构路线图包含丰富的内容。举例来说,空中之桥(SkyBridge)项目的设计框架将于2015年推出,它包括20纳米制程的新APU和系统芯片产品。这很可能是世界上首批插脚兼容的ARM和x86处理器。空中之桥项目中的64位ARM处理器将基于ARM Cortex-A57核心,并且是AMD首个针对安卓系统的HSA(异构系统架构)平台,而x86处理器将带有下一代的“Puma+”CPU核心。基于ARM的高性能、低功耗的核心K12,它利用了AMD的ARM架构授权、多方面的64位设计专长。基于K12核心的首批产品将于2016年问世。

“就像x86与Windows是天生的一对,ARM与安卓系统也是地造的一双。我们走访了许多游戏客户,他们对ARM都情有独钟。游戏市场对我们来说也是必争的蓝海市场。”潘晓明补充说,“我们结合64位技术可以做出更高性能、更低功耗的解决方案,这让我们的ARM解决方案具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现在很多人说摩尔定律已经失效,这动摇了IT产业的根基。在这样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人们急于寻找和确定新的规则,软件定义现在看来是大家普遍认可的一条发展道路。潘晓明认为:“HSA是为IT的明天布局,足以对抗摩尔定律。在软件定义的时代,HSA就是最适合软件开发商的一种架构。以后,无论是x86还是ARM,都可能沿着HSA的方向发展。未来,AMD的所有产品也都会基于HSA架构开发。”

从APU到双架构,AMD重新回到了技术创新和引领行业发展的道路上。这让AMD感到转型的决定和方向是正确的。而从潘晓明到普通的AMD中国员工自然露出的幸福感也深深感染了众多与会者。endprint

猜你喜欢

笔记本电脑低功耗处理器
一种高速低功耗比较器设计
笔记本电脑“僵尸”
专业级笔记本电脑
Imagination的ClearCallTM VoIP应用现可支持Cavium的OCTEON® Ⅲ多核处理器
ADI推出新一代SigmaDSP处理器
ADI推出三款超低功耗多通道ADC
IDT针对下一代无线通信推出低功耗IQ调制器
低功耗加权cache替换策略
数码相机 手机 笔记本电脑
AItera推出Nios II系列软核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