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学写字
2014-07-28张国文
广东第二课堂·小学 2014年4期
张国文
王献之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从小跟着父亲学写字。他很聪明,八九岁时就学得一手好字,常常受到大人们的称赞。虽然父亲常常告诉他:“写字好比练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献之却当做耳边风。
有一天,献之在书房里写字。他模仿父亲的笔法连着写了几十个“大”字,拿在手里左看右看,越看越得意,越看越觉得自己写的字和父亲写的没什么两样了。正巧这时王羲之走进书房,献之连忙拉住他的手问道:“爸爸,您看我写的字和您写的还有没有不同?”王羲之捋着胡子微微一笑,顺手拿起桌上的毛笔,在纸上点了一点,说:“拿去给你母亲看看。”
献之拿了这张写满“大”字的纸兴冲冲地跑进房里,一把拉住母亲嚷嚷说:“妈妈您快来看!这些字像不像帮爸爸写的?”母亲接过纸来仔细看了一下,高兴地说:“我儿的书法确实大有长进了,有些地方写得真有点像你父亲了。”献之听了高兴得跳了起来,连忙问道:“母亲您快快说,哪些像父亲写的?”母亲指着一个“太”字下面的一点说:“喏!就是这一点写得像,而且简直就像你父亲亲手写的一样!”
王献之像是当头给浇了一盆冷水,顿时脸涨得通红。他难为情地从母亲手里把纸拿了回来,转身回书房去了。从这以后,他听从父亲的教导,记住了这个“太”字的教训,勤学苦练,写完了十八缸水,后来真的成了一位大书法家。
(选自《晚安故事365》,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
小灯泡亮起来
“太”字共有四笔,为什么母亲能一眼看出那一点写得更好?
牵手阅读
学习任何技艺都必须踏踏实实,只有通过勤学苦练,才能收获真本领。看了这篇文章,你心中有了一个“太”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