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未来的纪念

2014-07-28本刊编辑部

时事报告 2014年12期
关键词:死难者纪念日胜利



面向未来的纪念

本刊编辑部

今年12月13日,我国首次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

77年前的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对我国同胞进行了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多万人遇害。此外,侵华日军制造的大小惨案、屠杀不计其数,造成数以千万计的无辜百姓殒命。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国的痛,也是人类史上最为罪恶和黑暗的记忆之一。公祭是对死者的告慰,更是让生者牢记在我们的国土上,曾踩过侵略者的军靴、碾过敌人的坦克、浸染过民族英烈和死难者的鲜血,中华民族是何其艰难地走到了今天。

历史揭示“我们从哪里来”,而“我们向哪里去”更值得反复思考并铭记于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疑是我们前进的方向。能够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皆兼备物质、精神的双重强大。我们已经取得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为实现民族复兴打牢了物质基础,我们的精神何以强大?战略家克劳塞维茨把精神力量的来源归结为两大要素:苦难和胜利。在苦难中积聚,用胜利来洗礼。无独有偶,与12月13日同时被写入国家法律的纪念日还有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太多苦难,太多失败,最缺乏的就是胜利。抗战的胜利以及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获得的一系列惊天动地的胜利,一扫旧中国长期沿袭的颓丧萎靡之气,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洗礼。胜利日和公祭日入法,意味着纪念活动机制化、长效化,以后我国每年都会通过纪念,回顾近代以来那段最为苦难、最为惊心动魄的奋斗史。这必将有助于深度开掘历史财富,把历史记忆转化为一种社会记忆,升华为一股世界和平意志,凝聚起强大的民族精神,真正实现中国梦——这一新的胜利。

逝者长已矣,生者好好地活着,就是对死难者最好的告慰。“好好活着”,体现在对战争和罪恶的警醒、对和平与发展的守护、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对本职工作的虔敬与珍惜。由这样的人引领的中国必将是强大的中国,也只有这样的中国才能成为邓小平同志说过的“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

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图为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各经济体领导人或代表步入会场。

猜你喜欢

死难者纪念日胜利
纪念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纪念日为什么是10月25日?
烈士纪念日为何选在9月30日?
坚持就是胜利
坚持
十九大胜利召开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
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结婚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