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决策采购在国内图书馆图书采购中的应用
2014-07-27金淑娜
金淑娜
(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 信阳 464000)
读者决策采购在国内图书馆图书采购中的应用
金淑娜
(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 信阳 464000)
为了提高图书馆采购图书与读者需求的契合度,更好地服务读者和体现图书馆的价值,文章介绍了读者决策采购的基本理论和在国外的应用,并结合国内情况,从电子图书和纸质图书采购两个方面,探讨读者决策采购在图书馆的应用。现阶段大规模开展读者决策采购的条件尚不具备,但是可以革新思路,进行小规模形式多样的读者决策采购实验。
读者决策采购;PDA;图书采购
图书采购是图书馆工作的基础,在传统的图书采购工作中,馆员是主角,馆员依据学校学科设置、凭专业直觉和读者需求调查,做出采购决策。长期这样采购造成的结果是:图书馆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买来的图书与读者的阅读需求契合度不高,图书利用率低,读者不断流失。调整采购模式、让读者直接参与采购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仅最近3年,在中国知网上就可以查到近80篇有关“读者决策采购”的专业论文。
由于国内外图书销售模式的不同,国内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不能照搬国外的应用实例,本文将立足国内情况,探讨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本土化实践。
1 读者决策采购在国外的实践及效果
读者决策采购(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s,以下简称PDA)是一种新兴的图书采购模式,该模式将读者的阅读需求量化成一定指标,作为图书馆采购图书和馆藏建设的决策依据[1]。PDA是近年来在美国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特别是电子图书资源建设中广泛应用的模式。
1.1 PDA在国外的实践。目前PDA已经在美国图书馆界得到广泛的应用和研究。早在1990年,美国巴克内尔大学伯特兰图书馆率先尝试PDA试验。此后,美国实施PDA的图书馆越来越多:普渡大学、丹佛大学、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爱荷华大学、威尔斯利女子学院等知名大学都分别实施了各自的PDA项目[2]。近两年PDA模式逐渐走出美国,在世界范围内被推广应用,成为大学图书馆图书采购特别是电子图书采购的主要模式,另外PDA也是2011年国际图联IFLA年会及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年会的重要主题之一[3]。
1.2 PDA的应用效果
1.2.1 PDA图书利用率高。境外图书馆的实践均证明,PDA图书的平均流通次数很高。例如,普渡大学的Nixon and Saunders把PDA图书的平均流通次数与同期正常采购图书(不包括赠书和参考书)的平均流通次数比较后发现,PDA图书的平均流通次数为4.114,而同期正常采购图书的平均流通次数是2.41。他们还发现,只有18%的PDA图书在添加为馆藏后未能流通,而正常采购的图书未能流通的比例为33%[4]。香港大学的Chan发现,55%的PDA图书流通超过一次,其中26%流通2-3次,25%流通4-6次,4%流通7-10次,平均流通次数是2.6[5]。这是在图书添加为馆藏之后的流通统计,考虑到PDA图书在进入馆藏之前已经至少被购买该书的读者阅读过一次,可以说PDA图书的利用率几乎是100%。
1.2.2 PDA采书效率高。PDA在实施过程中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减少了馆员对购书过程的干预,从读者产生阅读需求到拿到图书满足需求的时间大大缩短,电子图书实现即时获取,很好地保护了读者的阅读激情。
1.2.3 PDA让购书经费效用最大化。根据读者使用图书的情况付费。为使用付费,避免购入呆滞书,让图书馆购书经费效用最大化。
1.2.4 PDA提高了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PDA为图书馆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提高了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PDA对读者决策地位的强调和肯定是对读者阅读行为的正向鼓励,有助于形成阅读的良性循环,让流失的读者回归图书馆。可以说PDA不仅是一种图书采购模式,也是图书馆的有效营销手段。
另外,有研究表明,实施PDA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有可能导致藏书体系的失衡、购书经费超支等,这些问题基本上可以通过观念的转变及制订明确的PDA实施方案来避免。
2 在国内图书馆进行PDA实践
借鉴国外应用PDA的做法,结合国内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可以尝试开展PDA试验。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是目前并存的两种主要的图书类型,由于它们的出版发行渠道、销售模式、载体形式差异很大,所以,针对这两种资源类型,实施PDA项目的方式也不同,下面分开来论述。
2.1 纸质图书PDA。纸本图书PDA的实质是图书馆将部分图书采购的决定权交给读者,由以往的馆员选书转变为读者选书。
2.1.1 纸质图书PDA的形式。根据纸质图书的销售渠道,纸书PDA归纳起来有三种形式:实体书店PDA、网络书店PDA、OPAC系统PDA。
2.1.1.1 实体书店PDA。图书馆组织读者在图书展销会现场选购,或请读者在书店自行选购图书,馆员对读者挑选的图书进行查重审核后给予购买。在开展实体书店PDA之前要制定采购标准,标准往往包含图书专业方向、最高限价、出版日期、出版社、复本数等,要求参加选购的读者理解并按照这些标准选书。最好能在现场为选购图书的读者办理借阅手续,允许读者优先借阅自己选择的图书,在规定期限内阅读完毕后交给图书馆。
其实早在10年前,我国的图书馆界就已经开始了类似PDA的实践探索。2003年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就举行了“你选书,我付款”活动,由书商在图书馆举办书展,读者在书展现场选中自己需要的图书可以当即借走,费用由图书馆与书商统一结算[6]。类似活动每年都有所发展,到2010、2011年星星之火有了燎原之势,各地图书馆纷纷效仿。如:2010年5月株洲市图书馆、2011年4月黄山市黄山区图书馆、2012年海南大学图书馆、2013年7月永春县图书馆等等。
这些形式多样的“你选书,我付款”活动,虽然与国外纸本书PDA形式不一样,但也应该属于“读者决策采购”,其实质都是将读者至于采购源头的购书模式。
2.1.1.2 网络书店PDA。最近几年,网络书店发展迅猛,比如:卓越亚马逊和当当网,PDA可以在这些信誉良好的网上书店开展实践。
读者共用图书馆在网上书店注册的账号,将选购图书加入购物车,形成大订单,由图书馆最后确认购入。确认之后的订单由书店寄给图书馆。网络书店PDA要求馆员充分利用网购的便捷,高效率地处理订单,并在收到图书后尽快将书送到读者手中。
2.1.1.3 OPAC系统PDA。该形式的PDA在国外被普遍应用,被我们国内图书馆视为PDA范本。其步骤大致如下:图书馆把书商提供的书目筛选查重后,导入OPAC系统,供读者检索浏览,如需购入,可以在线填写申请单,书商把书直接寄给申请者,读者利用完图书后,将书交给图书馆,购书费用由图书馆和书商结算。受国内纸质书供应商的销售模式所限,该类型的PDA暂时还无法开展。
2.1.2 纸质图书PDA可能产生的问题
2.1.2.1 PDA与现有工作流程难兼容。PDA实施过程中涉及很多具体事务:制订采购标准、筛选MARC数据、与读者联络、与书商沟通、组织现场采购等。这些事务牵涉多个部门,无法完全并入现有工作流程,最好能成立PDA专组,以便规范高效地为读者服务。
2.1.2.2 PDA图书的加工工作量增大。PDA强调图书先利用,再加工,这就使得原本外包给书商的新书前期加工程序,需要由图书馆来完成。
2.1.2.3 所购图书不符合馆藏标准。PDA更多地体现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所购入的图书很有可能偏离图书馆的一贯馆藏风格,严重的可能会造成藏书体系的失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控制风险:第一、限额。现阶段图书馆PDA项目可以限定金额,旨在培养读者,摸索经验。第二、制定规范的采购标准,靠标准控制购书的大方向。
2.2 电子图书PDA
电子图书PDA可描述为:读者通过OPAC系统点击购买需要的电子图书,购买产生的费用由图书馆和电子书商结算。
2.2.1 电子图书PDA的流程。通过对比分析国外不同图书馆的PDA流程,笔者绘出笼统的一般流程图:
2.2.2 国内电子图书PDA的主要障碍。从上面的流程图可以看出:PDA需要能与图书馆密切配合的书商,目前国内电子书PDA的首要障碍是没有适合该模式的电子书商。一般来说PDA电子书商应该符合如下条件:
2.2.2.1 销售方式灵活。目前国内面向图书馆的电子书商主要有:超星、书生之家、方正Apabi等,它们的销售模式主要是分专题包库销售,这种模式与PDA按需购买的理念相悖。PDA要求电子书商实现从批量销售到零星出售的转变。
2.2.2.2 能够提供新颖完善的MARC数据。数据要包含尽可能详细的图书信息,最好能提供图书目录及部分试读,有读者评论体系,方便读者浏览购买。
2.2.2.3 拥有大量带版权的电子书,对于已经导入系统的图书,要保证较高的全文获取可能。
2.2.2.4 电子图书制作精良,可兼容不同阅读终端,让读者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目前国内有一些大型出版集团已经或正在积极地进行数字资源的聚合,例如中国出版集团的大佳网、天津天下出版网、重庆出版集团的天健出版网[7]等。这些聚合众多出版社优质数字资源的电子书供应商,将成为推进我国PDA模式实施的主力。
2.2.3 国内电子图书PDA的初步尝试。嗅觉敏锐的国外电子图书供应商,如:EBL、EBSCO、Ebrary[8]等已经开始了在我国开拓市场的试验和探索,这些书商既是推广读者决策采购的主力供应商,又有在其他国家的销售经验,我们可以尝试与其合作,采用PDA方式购买外文电子图书,打开电子图书PDA的新篇章。
3 结语
PDA从读者需要出发进行采购,让馆藏最大限度地贴近读者需求,是对图书馆和读者都有益处的一种的图书采购模式。受国内图书市场等条件限制,国内图书馆还无法大规模利用PDA进行图书采购,但是,可以开展方式灵活的PDA实验,既是尝试,也是对国内书商的一种敦促,有需求就有市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贴合我们国情的能够提供PDA服务的书商出现,PDA也将成为一种常规高效地图书采购模式。
[1]张甲,胡小菁.读者决策的图书馆藏书采购—藏书建设[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36-39.
[2]谢莉.美国大学图书馆实施PDA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图书情报工作,2013(9):65-69.
[3]赖群.“读者决策采购”(PDA)模式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采访中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界,2013(3):74-77.
[4]Nixon JM,Saunders E S.A study of circulation statistics of books on demand:a decade of patron-driven collection develop⁃ment,part 3[J].Collection Management,2010,35(3-4):151-161.
[5]Chan G R Y C.Purchase instead of borrow: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Journal of Interlibrary Loan,Document Delivery &Information Supply,2004(4):23-37.
[6][7]丁一闻.PDA在我国图书馆的实施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21):75-78+40.
[8]王春生.我国图书馆实施读者主导式采购的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75.
G253
A
1671-0037(2014)09-52-2
本文系信阳师范学院2013年青年基金项目“基于读者需求的PDA图书馆馆藏建设模式研究”(项目批号:2013-QN-051)的研究成果之一。
金淑娜(1978-),女,硕士研究生,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