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安,新安

2014-07-26金心明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歙县新安徽州

金心明 1970年生,浙江义乌人。先后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浙江省中国画家协会副秘书长;浙江画院特聘画师。现居杭州。

杭州去黄山很近。杭徽高速通了以后只须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过了狭长的临安,高高的昱岭关,就到歙县了。这条路走过几次,且都在深秋,红红黄黄的乌桕和银杏,翻山越岭的,一片灿烂。不是去景德镇就是去婺源,竟没想着要在黄山停留。或许是黄山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去的人又多,画又不好画,兴趣自然有些索然了。

想二十多年前,一路艰辛奔黄山。从金华坐火车到岭后,再坐船到排岭,宿淳安。第二天坐船溯新安江而上,到深渡,再换汽车去歙县,宿歙县。第三天乘汽车去黄山,宿温泉。第四天才得以上山。那时年轻,一气登山,走马观花,只是觉得新奇。至于画画,扑面而来的奇峰怪松,感觉无从下笔。虽也囫囵吞枣地勾了一本,想想真没什么感觉。倒是新安的江上风物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上上下下挑着箩筐的赶路人,忽远忽近的山坳里的村庄,高大厚实的樟树,袅袅娜娜的炊烟,还有一树一树远去的盛开着的桐花。一段江的记忆,挥之不去。后来还和池沙鸿,刘文沪,章建明,朱晓明重走过一回,漫无目的地游荡,在山水的长廊里。登太白楼后的山坡,找寻渐江的墓,一阵狂风,飒飒掠过松稍。暮霭沉沉中,品味渔梁坝农家的饭菜。一叶扁舟,轻轻荡开 在墨绿的深潭,摇曳一片花香。只是,这新安和黄山还是联系不上。

再后来,屯溪,婺源,歙县,泾县,绩溪,黟县,宣城,这些黄山周边的地方,多次地去,到处地转悠。找宣纸,寻古玩,求字画,交朋友,漫无边际的雨,阴冷潮湿的旅馆,悠长而急湍的流水,开满细细白花的田埂,走不完的石板路。慢慢的能体会到一些徽州文化的内容。朱熹是婺源人,或许沾染了程朱理学的地气,徽州人的为学为商都有其浓郁的“理”的气息。其实,这也是宋以来中国哲学思想用于人治的一个体现。中国人变成过去时候的那个样子,几百上千年的治家,治国,修身,社会的积淀,表现为文化,延展到绘画,一脉相承。新安的水流经古徽州,这里的街,这里的村,这里的桥,这里的建筑,还有这里的生活方式,无不是与新安的书画有着紧密关联的。黄山踞于徽州的中心,奇逸俊秀,烟霞明灭。渐江和尚,辗转回到故乡,流连云壑之美,穷究其理,画风为之一变。描摹虽以黄山为形,实则抒写新安文脉。对应峰峦,松瀑,岩崖,变而为笔墨的关系,纵横开张,隽美优柔。所以,真正开宗立派的画家,必须具备极大的文化共性和极强的辨识度。个性要有,但共性更重要。吴门画派之于沈周,松江派之于董其昌,乃至海派至于吴昌硕,都极具地域文化之内涵,有着无穷的延伸发展演变的可能。从这个方面来说,近代的黄宾虹是新安派的余脉,齐白石,潘天寿也还属于海派的末稍。

回到新安。生活在钱塘江畔,连着富春江,远望新安江。因为《与朱元思书》的文字,徒步从富阳到桐庐,风餐露宿,以览江上风光。还有杜牧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山水依旧,风物不再,人文无寻,怎么也没有和新安联系在一起。后来,在新安江电厂看张大千的《新安滩》,“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这清澈的水,高峡出平湖,来自天上,来自遥不可及的新安。千岛湖只是一个大水库,没有了一丁点新安的痕迹。新安在哪里?新安在天上。

我们现在的绘画已经了无文化的渊源可言了。国门的打开,引来了现代的工业革命,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革新。注定,我们的政治形态的改变全面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这种社会变革是有着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的,从政治到生活,到审美到方法。于是乎,近现代的这些文化先驱们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让我们从另外一个窗口看到了一个令人兴奋而又捉摸不透的新世界。“视觉”是我们用眼睛看到的场景,“艺术”是表现的方法。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有视觉效果的图像,装点我们的眼睛。艺术是什么?为什么而艺术?中国人的智慧告诉我们,文人画是离宗教最近的表达方式。儒释道三合一的宗教形态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我们的画以此为根本,传递着个人信息。超越我们的视觉,与生死对话,人类艺术发展史上最为绚烂,几近涅磐的辉煌。而今,我们像孤魂野鬼般地没有了追求。艺术家的翻身是从堕落开始的——这些百无一用的主。艺术,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地繁荣昌盛过,从学院到画院,从协会到社团。艺术家也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的感到自豪过,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博士,都成了赫赫有为的精英了。国家是前所未有的需要和支持,艺术市场也是前所未有的热衷操作,精英们是集体地虔诚,温顺,献媚,统治阶级约了市场和艺术家全面地互为利用,歌功颂德,取悦于众。或许,这个时代的文化会是一个极为特例的形态,我们参与其间,不知是喜,是悲。

面对黄山,我看不见山水,看不见新安。迷惑于山的轮廓,松的姿态,伤感于山中的阴晴风月,只是不知这山这水的前世今生和滋养千年的徽州文化。我在这夜的深处,看到了光的影子,像个幽灵,游荡在峰峦之间:开山祖师的斗笠,雪庄和尚的皮蓬,渐江上人的步履。冰清玉洁的世界,白茫茫大地,凝结了新安的沉郁和孤寂。清澈,简约,安宁,莲花与天都,漂渺不可及的空灵境界。我们所能感受到的黄山,不再是笔墨的“理”,而是画面的形式,几许动人的气氛。在画上,几乎写不上字,因为不需要。读图时代的特征,无需解释,直截了当,喜形于色。

我用我手中的笔,描绘黄山,抒写新安,让我想到这些。致敬,新安。endprint

猜你喜欢

歙县新安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徽港
新安滩
徽州绿荫
张新安教授简介
新安滩
《书画世界》改刊题贺作品选登
新安讯士Q6155-E PTZ摄像机
歙县找寻王茂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