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标准池塘建设及高效养殖技术推广丰收项目报告

2014-07-26夏清文

黑龙江水产 2014年6期
关键词:渔业技术推广水产

夏清文

(福建省宁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365400)

我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是典型的内陆山区县。县境内水域资源较为丰富,以池塘、水库、江河等为主。池塘养殖是我县水产养殖的主要模式,并已成为全县水产养殖产量的主要来源和促进渔业增产、渔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然而我县许多养殖池塘面积小、产量低、效益差、科技含量不高,严重制约了我县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2010—2014年在我县组织实施了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下达的“标准池塘建设及高效养殖技术推广”丰收项目,该项目实施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摸索和总结出山区标准池塘建设及高效养殖技术标准、推广模式和成功经验。现将五年来在本县主持该丰收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施时间地点和建设及推广规模

2010—2014 年我县选择泉上水库养殖场、天下龙庄水产养殖场、荣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34个水产养殖企业在泉上镇青瑶村、翠江镇红卫村、中沙乡练畲村等13个乡镇25个行政村,组织实施了“标准池塘建设及高效养殖技术推广”丰收项目。2010—2014年标准池塘建设面积分别为150亩、400亩、980亩、1000亩、450亩,共计2980亩。2010—2014年实施标准池塘高效养殖技术推广丰收项目面积分别为150亩、550亩、1530亩、2530亩、2980亩。

1.2 项目主要技术内容

1.2.1 新建标准池塘地点选择

新建标准池塘地点应水源充足,光照好、开阔向阳,水质清新、周围无污染源,符合淡水渔业水质标准,设置独立的进排水系统,交通、通讯便利,供电有保障。

1.2.2 标准池塘建设的主要技术要求

塘形:一般以长方形为主,长宽比合理;面积:单口养殖池塘面积大小,应根据养殖品种的不同和操作方便与否的需要而定,淡水池塘一般在3~20亩,根据养殖品种需要最大不超过30亩,建成的标准池塘集中连片面积在30亩以上;塘埂:主塘埂顶宽大于2m,支塘埂面宽大于1m,使用一定的护坡材料或技术措施,塘埂内坡比1:2~3(石砌、水泥板护坡除外);进、排水:单独、完善的进排水系统;塘深:池塘平均深度不小于2m,有效蓄水深度不小于1.5m;例如淡水池塘面积3-30亩,水深1.5-3.0m,每口池塘根据需要配备1个投料台、1-2台(套)叶轮式增氧机或微孔曝气增氧设备、1-2台投饵机,水、电、路到池塘边等。

1.2.3 标准池塘高效养殖技术推广

五年建成的标准池塘2980亩,主要推广草鱼(或鲤鱼)主养模式,每亩放养规格为4-6尾/kg的草鱼大规格鱼种200尾、10-20尾/kg的草鱼冬片鱼种500尾,搭配鲢、鳙、鲤、鲫鱼等鱼种200尾,5-6月份套养规格为4-5cm的夏花鱼种150-200尾,至8月份开始轮捕上市销售,年底清塘。在整个养殖过程,放养优质鱼种,加强科学饲养管理和病害防治,使用EM、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鱼病防治坚持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1.3 标准池塘建设及高效养殖技术路线

池塘标准化建设、清塘→优质种苗放养→优质配合饲料投喂→水质监测与调控→病虫害防控→养成轮捕上市(6-10个月)(产品需达无公害产品质量要求)。

2 实施结果

2.1 标准池塘建设及高效养殖技术推广面积完成情况

2010—2014 年全县34个水产养殖企业在13个乡镇、25个行政村共完成标准池塘建设面积2980亩,至2014年完成标准池塘建设及高效养殖技术推广面积2980亩。

2.2 重点示范片验收测产情况

为了解项目实施效果,2012—2014年县农业局每年底组织技术人员,对部分水产养殖企业承担的“标准化池塘建设及高效养殖技术推广”丰收项目重点示范片进行现场抽样验收。验收办法为根据放养、养殖、销售、成活率等情况进行验收,并进行捕捞抽样计算。2014年11月18日县农业局组织有关人员对泉上水库养殖场承担的丰收项目进行了现场抽样验收,随机验收一口池塘面积20亩,总产商品鱼27316kg,亩产量1365.8kg;创总产值28.409万元,亩产值14204.3元;总生产成本22.07万元,亩生产成本11036.32元;总纯收入6.336万元,亩纯收入3168元。与对照组池塘进行对比,亩增产商品鱼728kg,亩增产值7571.2元,亩增成本6714.5元,亩增纯收入856.7元。共增产商品鱼14.56吨,增产值15.14万元,增成本13.43万元,增纯收入1.71万元。

2.3 项目实施产量和经济效益情况

2.3.1 分年度项目实施产量和经济效益情况

2010—2014年项目实施产量和经济效益情况表(一)

2010—2014年项目实施产量和经济效益情况 续表(一)

2.3.2 2014年项目实施产量和经济效益情况

至2014年全县累计完成标准化池塘建设及高效养殖技术推广面积2980亩,重点推广草鱼(或鲤鱼)主养模式,2014年11月经县农业局组织现场验收测产,平均亩产商品鱼1263.8kg,总产商品鱼3766.12吨;按当地市场平均单价10.6元/kg计,创总产值3992.1万元,平均亩产值13396.3元;获总效益878.27万元,平均亩效益2947.2元。与对照组池塘进行对比,平均亩增产商品鱼413kg,平均亩增产值4377.8元,平均亩增成本3489元,平均亩增纯收入888.8元。共增产鱼1230.74吨,增产值1304.58万元,增成本1039.72万元,增纯收入264.86万元。

3 小结与讨论

3.1 实施“标准池塘建设及高效养殖技术推广”项目是提升我县渔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需要。开展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有利于更好地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同时,通过组建合作社或公司化经营,实行“五统一”管理方式,提高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程度,有效对接市场,可以更好地发挥产供销、信息、技术等产业服务体系的作用,不断提升我县渔业的产业化水平。

3.2 实施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是实现渔业产量稳步增长的关键所在。山区选择水源好的抛荒山垅田开展标准池塘建设,挖掘池塘养殖的潜力,已经成为当前渔业增产和发展的重要途径。2009年全县池塘养殖面积2860亩,池塘养殖产量只有1961.67吨,平均亩产量仅685.9kg。这说明我县很多低产池塘利用率低,进行标准池塘建设改造对提高池塘养殖产量、增加渔民收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3 实施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是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2009年以来在省海洋与渔业厅下达的省级标准池塘建设项目带动、扶持下,全县34个水产养殖企业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950多万元,完成标准池塘建设2980亩,使2014年全县池塘养殖面积达到5840亩,比2009年池塘养殖面积增加2980亩。通过形成产业规模,创立“宁化溪鱼”品牌,提高我县水产品的竞争力和知名度,真正实现了渔业增产增效增收,通过渔业开发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渔业技术推广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加油!水产人!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休闲垂钓 传统渔业新引擎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