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医药企业新版GMP认证步伐
2014-07-26祁万江
祁万江
2010版GMP的发布实施,有利于我国制药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制药企业优胜劣汰,有利于制药企业结构调整。但按照GMP改造每家平均投入资金1300万元来计算,对药品生产企业来说,将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企业的成本和负担随之大幅度增加。目前,特别是医药生产企业既要面对国内外医药市场的激烈竞争,又要适应国家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保障体制改革带来的新形势、新变化,医药生产企业既要把更快更好的实施2010版GMP认证看作是一场严峻挑战,又要看作是一次难得的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历史机遇。
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for drugs”的简称,是药品生产全过程中,保证生产优质药品的管理制度。1969年第22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WTO)要求各成员国采用GMP制度管理药品生产,以消灭差错事故混药和各类污染的可能性,确保药品的质量。
GMP日益成为国际通用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所必须遵循的准则,也是市场准入的必要条件。药品GMP认证已成为我国制药企业的重要工作,因为随着新药审批办法、药品生产许可证换发及药品定价等限制性、倾斜性政策的执行,能否通过药品GMP认证已关系到制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实施GMP的重要意义与内涵
1.GMP是对药品质量的深化要求。国家发布的GMP规范,只是原则性的规定,企业必须根据规范要求制定企业实际运作的规定与要求,并要求全体员工严格执行,才能做到最大限度的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2.大大提高了质量管理工作的效能。2010版GMP单设了第二章对质量管理进行了详细描述,药品生产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公司质量方针,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行的全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规定的用途和注册要求。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要制定并确保实现制定的质量目标,制定不同层次的人员应承担的质量职责,同时制定对供应商及经销商应承担的质量职责。
3.实施GMP将理顺管理关系。由于协调不力,各部门或岗位之间的合作不力、不合作甚至相互推诿,这会使上层管理人员经常性地去处理或应付本应由下级管理人员能够处理的问题,形成管理工作的错位,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内耗。文件系统是GMP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标准和记录组成。文件系统更能从根本上反映出一个企业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和水平,也代表了企业贯彻GMP的程度,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事事有标准,事事有记录,事事有检查”,使企业的管理真正到位。
4.实施GMP将大大提高企业组织的运行效率。GMP通过三个方面涉及到企业的各个角落:硬件——总体布局,生产环境及设备设施;软件——完整的一套文件管理体系,规范企业行为的一系列标准,以及执行标准结果的刻录;人员——是软、硬件系统的制定者,是组成GMP的要素。GMP的实施其重点在于管理系统的科学化、有效化,而这恰恰要求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与之高度统一。
二、贯彻实施GMP的原则
1.适用性原则。所谓适用性原则就是GMP改造要切合实际,有的放矢。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GMP改造应结合企业实际和医药行业的特点。新建与改造相结合,自己动手,因地制宜。软件建设高标准、严要求,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任何工作都应坚持GMP宗旨和原则。突出防止药品的污染、混药和差错三项重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变通。②GMP改造与企业优势相结合,突出重点。集中投入企业在实施GMP项目改造之前应对规模、品种销路效益等进行充分可行性研究。要对有市场潜力有发展前景的品种和剂型优先实施GMP改造,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
2.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是指GMP认证后的持续化管理和企业的可持续化管理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一,通过GMP认证很重要,但认证后的管理和保持更为重要。要对GMP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和检查,定期审计,采取质量责任制,与经济挂钩。严格按GMP要求使用硬件,做好预防维修和日常维修,定期进行验证等。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实施GMP情况自检”,不断整改和完善。其二,在GMP改造之初,应为企业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设计应具前瞻性、预见性,为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应大力推进新产品开发,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技术改造,优化生产工艺,缩短生产周期,使企业在GMP生产管理条件下持续发展。
三、GMP的全面实施
1.GMP认证的步骤。GMP认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十分繁重。要顺利申报和通过GMP认证,应该按照建组、培训、对照检查、整改、完善、自检、申报等程序和要求进行。(1)组建:要成立一个GMP认证领导小组(或称办公室),这个领导小组由企业总工领导,小组人员由质量部、技术部、生产车间、设备部、物料管理部、仓库、行政人事部等部门的骨干组成。领导小组制订实施GMP的工作计划,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认真落实,并使实施GMP的工作有效地运转起来,步入启动阶段。(2)对照检查:这是GMP认证的基础方法。各部门按照GMP认证检查项目,逐项逐条对照检查,了解本单位生产质量管理状况,找出不足或差距。(3)整改和完善:将检查出的问题分类整理,按部门的职能制定整改方案,按期实施。通过“自检→整改→自检→整改”的多次循环,使之达到要求;最后由GMP工作小组进行自评达到严重缺陷0项,一般缺陷不超过21%。(4)自检:经过以上系统的充分认真的准备工作,由企业GMP认证领导小组(或称办公室)按GMP要求进行自检,做出详细的自检记录及报告。自检报告是GMP认证的主要申报资格,它体现了企业实施GMP的实际情况。(5)认证申报资料的准备:申报资料可以说是申请认证企业的形象,必须认真、真实、准确把握内容的要求,尽可能利用图表形式来说明问题,图表的绘制最好采用电脑绘制,申报资料外观装订整齐,文字简练,图表清晰,内容全面、规范,就可一次通过审查,否则资料还需要返工或补充等,耽误时间。(6)申报:申报资料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决定是否受理申请并派出检查小组的主要依据,因此申报资料是企业获得国家现场检查资格的关键,准备申报资料时要注意准确地把握内容的要求,严格按《药品GMP认证管理办法》第二章规定的内容整理准备。(7)申报后的准备工作:这个阶段的工作是为迎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GMP认证中心组织的现场检查做好准备,为此企业应紧紧围绕现场检查的人员、时间、方式、程序、重点等积极准备,必要时可先组织模拟检查,修正补缺。
2.实施GMP的重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人员、硬件、软件。(1)药品GMP是企业的一项全员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药品GMP的实施。制药行业属于技术性生产行业,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对操作者的技术有较高的要求。操作者技术水平或素质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到GMP管理措施的落实程度和产品的质量。因此在制药行业的某些特殊岗位或关键工序不应提倡一专多能,因为制药的每个工种、每道工序均有其特定的操作技术要求和标准。不是任何人在短期内都能够很快、很熟练掌握的。除了每个操作者的悟性和文化素质外,还需要经过相当长的实施和不断钻研才能达到其技术要求。这就要求给操作者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以利于其专业技术的成熟。加之制药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生产分工越来越细,因此应提倡一专精做,以保证每道工序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出成品的高合格率。因此在制药行业需要一支相对稳定的技术过硬的岗位生产队伍。(2)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质量检验人员、生产操作人员(包括维修、清洁人员)均需经过药品GMP的培训,培训是提高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使培训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教材、有考核、有记录。培训可采取多种形式结合的办法,包括基础知识的讲座,现场操作的讲解和练习,外出参观学习等。通过对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GMP意识,掌握GMP认证项目和要求,使各岗位、各工序规范运作。(3)文件系统一般包括标准和记录。标准又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制度)和工作标准(如SOP)。制订各种标准和记录可以明确生产全过程的操作和质量监控各环节的岗位责任。使工作人员得到详细的生产和质量指令,便于遵循,达到程序化、规范化的生产和质量管理,保证正常生产、减少差错和失误,确保产品质量和产品的可追踪性。文件系统是软件建设的重点,因此必须做好文件的起草、修订和审批,文件的发放、贯彻宣传和执行,文件的存档、检查和评价等工作。在文件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文件系统。
2010版GMP的发布与实施,对于药品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我们必须认真、慎重的对待,无论从硬件、软件还是人员方面,都必须有一个质的飞跃和提高,才能保证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药品生产企业才能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时限内实现改造和完善,才能得以继续生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