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的一课

2014-07-26李骁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14年4期
关键词:家里人参军新兵

李骁

上学我不算是一名好学生,勉强考上高中,读了不到一年就辍学了。原因是那时一个初中的同学参加征兵,我觉得挺好玩,一冲动也跟着报了名,想去当兵,结果遭到全家人一致反对。但这反而激发了我那时的逆反心理,我偏要去。家里人拗不过,只好转而支持,在我年龄不合格体重也不合格的情况下帮助疏通关系。

新兵连的生活与想象差得太远了,艰苦而且乏味,还有各种形式的体罚与训斥。不少被家庭逼着参军以期退伍能安排工作的城市兵都吃不了这个苦,当了逃兵,结果不是被纠察兵从车站抓回来,就是被家里人吵骂一顿送回来。我那时从没有过逃跑这个念头,因为我一开始就自断了退路。

当时,我与一个满口湖南乡音的新兵小豫成了好朋友。小豫出身于湖南一个书香门第,白白净净,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一笑就露出两侧白白的虎牙,特别可爱。小豫参军的目的就是考军校。他在家乡连续参加过两年高考,都因几分之差而落榜。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没能力继续供他考大学了,所以只好走这“曲线救国”的路子。小豫比我大几岁,我们有共同的爱好,一起谈文学并且研讨彼此稚嫩的作品,一起看他爷爷(退休的语文老师)给他写来的半文半白的书信,一起站岗,一起因为误岗而被班长训骂,甚至一起偷偷翻墙出去,到军营附近的饭店偷吃客人剩下的饭菜。那时因为超负荷的运动量,我们的饭量都大得惊人,一口气能吃6个馒头。

我的吸烟史就是从和小豫交上朋友开始的。参军时我带了几条老家的名烟黄金叶,原本是家人让我“孝敬”部队领导的,但新兵连的“领导”一是多(凡是老兵都是领导),二是凶,班长对新兵横眉冷对,稍有犯错就体罚、责骂或禁食。长这么大,我哪受过这呀?于是逆反心理再次发作,留着自己“享受”也不去“孝敬”这帮孙子!就这样,当几条黄金叶所剩无几时,我和小豫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烟民了。

小豫的爷爷突发脑溢血去世了,家里的通知是和一个包裹一起寄到新兵连的。收到信和包裹时,距他爷爷去世已经整整10天了。显然,小豫的家里人压根就没打算让他回去奔丧。但小豫和爷爷的感情很深,因为童年时父母不在身边,他几乎都是和爷爷一起度过的。那段时期,小豫的情绪非常低落。我尽可能去安慰他,与他一起烟抽、聊天。我们常去厨房帮助打扫卫生,这样可以多混一两个馒头果腹,烟更是计划着抽。新兵抽烟的方式往往是烟盒不拿出来,手插到口袋里摸出一支来抽。如果交情不厚,你想讨支烟抽,十之八九被拒绝。

一天,小豫被派打饭,提前结束训练。当我训练完赶回宿舍时,看见小豫正坐在床前落泪,床上摆着他家里寄来的那个包裹,里面赫然有一条香烟。一时间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有同情,又有气恨。我分了那么多香烟给你,可你家里寄来的香烟竟背着我!我心里一下就对小豫有了疙瘩。可小豫还像没事人似的,照旧向我讨烟抽。终于有一天,当他再次讨烟时,我干脆地说“没有了”。他当时没在意,扯了几句闲话就走开了。他走后,我气鼓鼓地独自点起一支烟,没等抽完,他又出现在我面前。我来不及躲藏,慌乱把烟熄灭,好像有一种做坏事被发现的感觉。但一想到他的香烟都不给我分享,我又理直气壮起来,未做任何解释便转身而去。

从此,我俩的关系就微妙起来,他不再向我讨烟抽,而且以后我也没见他再抽过烟。我们之间原本亲密无间的友情逐渐淡薄了。再后来,他被调去后勤,我俩就很少有见面的机会了,偶尔在军营相遇,我也会远远地躲开。

转眼两年的军营生活过去了,小豫如愿考上了石家庄陆军学院。我真替他高兴,想去为他祝贺践行,但碍于面子终于没去。

几个月后,我收到一个包裹,是小豫寄来的,里面有一条湖南产的香烟和一封信。小豫在信中解释了一切。原来,当年那条香烟是他爷爷的学生送给他爷爷的,老爷子一直没舍得抽,去世前嘱咐寄给小豫,说小豫考军校需要托人时有用。后来小豫考上军校完全靠自己的实力,爷爷的那条舍不得抽的香烟,他既没送人,也没自己抽。他思前想后,就把这条烟寄给了我。他说他百思不解,不明白我们之间的友谊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他还说新兵连那段时间与我的友情,一直是他珍贵的记忆。他早已走出了爷爷去世留下的阴影,还戒了烟。他把这条爷爷留给他的烟作为对我们那段友谊的纪念,一份小小的礼物,希望我收下。

看了小豫的信,我深感震撼和愧疚。就在那个瞬间,我决定戒烟。

小豫送我的那条烟,我至今仍保存着,它不仅是一段美好的人生记忆,更是我人生成长的一课。(编辑/雨马)

猜你喜欢

家里人参军新兵
如何拍摄“家里人”
立正!新兵们
古人为何爱看“反腐戏”?
古人为何爱看“反腐戏”
等不住了
英将领批年轻人不愿参军
DOES YOUR FAMILY KNOW
做农民朋友的“家里人”
新兵跳伞
“小”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