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新形势下我国民兵体制建设改革

2014-07-25龚光雄

教师·中 2014年6期
关键词:后备力量民兵改革

作者简介:龚光雄(1975—),男,湖北广水人,转业军人,研究生,政工师,研究方向:国防教育、军事教学。摘要:新形势下的民兵体制已无法适应现实国防建设需求,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分工不明,亟须改变民兵体制,统筹预备役后备力量体系,精简军事机构,加大国防力量建设,以十八大精神为牵引,为我国和平崛起奉献力量。

关键词:民兵;后备力量;改革

民兵作为我国国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平战时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在社会大力发展的今天,后备力量分工不明细,训练对象假大空,整组训练效能低下,职能军事机关重叠,作用不明显,国防经费大量受损,令人十分痛心。

改变目前民兵体制为预备役建制,取消民兵体制,统筹预备役建设;精简省军区、军分区机构,建立健全预备役师;加大县级和高校预备役团武装部建设,强制实施适龄青年的预备役训练时数;制度化推动兵源补充向高校集中,加大高校预备役建设和国防知识系列教育训练;推进应急队伍向社会专业人群集中,将应急队伍建设交给地方;推进储备队伍向规模化企业青年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发挥转业退伍军人储备功能,大力推进转业退伍军人编入预备役队伍建设。

一、纵观国内外民兵现状,我国依然在延续传统国内外民兵现状不尽相同,在补充兵源,调整为应急军人,应急维稳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人民战争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外民兵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进一步适应了现代化战争的需求,民兵体制编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国外民兵在发达国家已经弱化,欠发达国家还有保留,都在国家建设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二线后备力量的民兵建设逐步被一线常规力量所取代。

我国民兵体制编制与其说是新时期的后备力量,不如说是延续老传统的产物,严重影响了军队现代化建设,人员不齐,管理混乱,分工不明,训练走过场,导致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让国家有限的军事经费未能用到该用的地方。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应急需要的是专业队伍,而不是没有任何专业训练的民兵队伍,需要坚强有力、执行力强的有组织的队伍,而不是东拼西凑的民兵队伍。社会越是高度发展越是需要精细化的分工。民兵工作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尽快出台相应政策,加大预备役队伍建设力度,调整预备役队伍建设,尽快消除民兵体制建设。

现行我国民兵体制的存在的主要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一是整组对象在位率不高,无法与社会生产相协调。二是整组的对象专业不够,无法适应军队现代化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国防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新的武器装备和国防现代化急需的专业分工,民兵队伍因大多是临时召集的社会人员,缺乏最基本的系统的国防技能和国防理论知识,远远跟不上一名经过系统学习的高校大学生,而这一部分大学生却往往被各级国防机构所忽视。按照现行的基干民兵训练15天的情况,很难达到相应的支援应急储备功能。三是各级训练费比较低,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大多的对象从社会临时抽调,没有形成有效的体系,导致全国各级各类单位,尤其是乡镇街道整组对象东拼西凑,甚至出现无数的假大空现象,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没有训练效果,造成国防经费大量浪费。

二、民兵体制在国防建设体系中的意义按照我国武装力量组成,由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预备役组成,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肩负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民兵依然被定为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实际基层民兵整组、训练,效果值得商榷。

目前我国民兵编有应急分队和高炮、高机、便携式防空导弹、地炮、通信、防化、工兵、侦察等专业技术分队,担负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的重大任务存在不确定性。进一步着眼未来战争需要,谋求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亟须改变我国现行民兵指挥、编制、体制模式。取消民兵称谓,实际增强预备役的储备功能,执行在战时立即投入战斗。

1笔视国际形势需要,急需打破现有民兵体制建设

我国民兵工作是在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下,由总参谋部主管,各大军区按照上级赋予的任务负责本区城的民兵工作;省军区、军分区和县(市)人民武装部是本地区的民兵领导指挥机关;乡、镇、部分街道和企事业单位设有人民武装部,负责民兵和兵役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民兵工作实施原则领导,对民兵工作实施组织和监督。民兵的现行体制一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2笔视国防建设需要,发挥县级武装部重大作用

县级武装部作为国家基本武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担负起预备役的重要功能,按照省级预备役的指挥与要求,全面领导并指挥本级区域武装力量建设工作。完成有条件、有规模的企事业单位应急队伍建设,完成退役退伍转业军人的预备役体制编制建设,完成兵源补充,完成国防动员,完成25岁以上公民的国防知识普及教育,重点监督做好辖区高校高中国防教育工作。指导监督适龄高校青年的支援储备整组工作,应急保障队伍建设在武装体系中,设置有国家省级专门的应急保障队伍。

结合教育主管部门,高中必须成立少军校机构,高校必须加大成立武装部机构,设立高校副团级高校武装部预备役编制。重点进行高校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教学,强化全民国防知识,从而改变现行民兵临时训练为系统的国防知识学习。

三、切实改革民兵体制,为国防后备力量提供动力为进一步改变民兵体制,尽快将民兵建设纳入我国预备役武装体系,切实为我国国防力量提供实际动力,还需做好以下几点:

1痹赐啡胧郑着力提高预备役体制规范化建设

将民兵建设纳入预备役建设体制编制,除去臃肿的省级军区、警备区和军分区机构,改建省军区为省级预备役师级机构,建立健全县级、高校预备役体系,从而完成国家兵源补充和国防动员需要。一是从法律入手,建立健全国防教育机构。二是从教育入手,加大国防理论和军事技能学习。务必完成军事理论教学规定为必修课(36课时),军事技能训练规定为必修课不少于14天。三是从规范入手,创新落实预备役“民兵”建设规范,为进一步落实规范化的预备役(民兵)建设。

2备母锵钟忻癖武装体系,提高国防动员效率

现有国防动员体系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战争需求,新的“三战”要求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地道战、游击战,甚至是人民战争。军队信息化时代需要大批高科技知识人才的同时,更需要有血性的战斗精神和战斗意志。一要突出县级武装部和高校武装部的重要职能。二要调整定位街道乡镇武装部国防教育辅助功能,保留乡镇街道武装部机构,主要精力用于提高全民国防动员工作和普及25岁以上人员的国防知识,每年定期做一次国防动员和集中宣传有关国防知识,剔除民兵体制建制,进一步发挥国防教育辅助功能作用,让街道得以更好地投入到美好家园的建设中去。三要稳步推进国有和民营企业的储备队伍辅助建设力度,进一步从制度上建立健全国有大中型企业,具备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建立健全青年队伍的预备役功能,担负一定的应急抢险辅助工作。做到平时以工作为主,闲时训练,参与短期培训,偶尔应急,参与地方抢险救灾,不断壮大青年队伍的预备役能力。四要加大转业退伍军人支援储备正规化建设。推进军队退伍战士,转业军人编入预备役体系,按照军队专业,军队特长,每年进行统筹编组,统筹训练,全部纳入正规化预备役体制建制,统一实行 “三定”给予定人定位和定岗,县级武装部在省级预备役师的指导下,开展分类指导训练,确保战时动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完成遂行作战任务。

3敝氐阃怀黾忧扛咝G嗄暝け敢鄱游榻ㄉ

突出建设高校青年预备役建设,将所有适龄青年纳入预备役体系中,高中建立少年军校,组织学生国防理论讲座和军事技能训练,大学组织国防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将国防理论和军事技能纳入必修课进行严格教学。高校建立完备的预备役体系,接收预备役上级机关的领导,执行上级有关实战演习等命令和决定。

(1)突出高校适龄青年在预备役体制中的重大作用。《兵役法》规定,每一名适龄青年有义务服兵役,为国家国防做出应有的贡献。高校青年集中,高职院校毕业时大多不超过23岁,本科毕业生不超过25岁,按照高校副团职预备役体制,成建制开展工作,将所有适龄青年编入预备役,根据所学专业和军队需要,设立相应组织机构,完成平时编组,暑期集中在校训练或参加武装教育基地训练,接受县级武装部和预备役师的领导。

(2)调整预备役训练经费,制定广大青年学生国防技能训练规划。高校学生在完成不少于14天的军事技能训练和36课时的军事理论课以外,严格考核程序,训练经费单列,国家根据高校人数划定,按照国发办〔2001〕48号文件要求,根据物价涨幅,建议将每生由2001年的100元国防经费提高到每生350元,高校学生执行统一标准,高中训练经费由生军50元提高到170元,按照国防训练单列支出,保障经常性国防训练。

(3)转移预备役训练方向,突出县级武装部指导训练功能。所有高校学生在毕业前夕,由国家强制利用假期或实习期,接受正规实战条件下的军事技能知识学习。高职院校不少于1个月,本科院校不少于1个半月。对于未能进入高校的社会青年应当在乡镇街道的协助下完成国家强制训练,训练时间不少于20天。转换高校预备役储备功能,将在校期间的储备知识用于投身应急和支援建设中,用于学习预备役应急和支援知识,加大训练时数,增加训练规模。经省级预备役师统筹,县级武装部具体实施,可在地方军事训练基地、军队院校、军营、国家应急保障基地等接受预备役训练内容。同时将此项圆满训练作为高校学生是否毕业的必需条件,未参加训练的不予毕业,经补训合格后予以毕业。确因身体原因不能训练的需报县级武装部批准可免予训练。

猜你喜欢

后备力量民兵改革
国有企业民兵武装工作探讨
改革之路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改革备忘
飒爽英姿女民兵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民兵制度在世界上的发展及走向
从实战看大城市的后备力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