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导试验引外界猜测
2014-07-25
本报特约记者 张亦驰 本报记者 马 俊中国国防部23日宣布成功进行反导试验后,外界对此作出各种猜测。日本“外交学者”网站24日认为,这次反导试验与最近东部诸多机场航班延误有关,而美国《全球安全》网站认为,该试验采用的技术与反卫星是相通的。互联网上则对测试的到底是和前两次反导类似的“陆基中段反导”,还是类似美国“萨德”系统的高空区域反导而猜测不已。有分析认为,无论此次反导试验具体是哪种类型,对于中国国家安全而言都具有重大意义。反导试验致航班延误?日本“外交学者”网站注意到,这次反导试验恰逢中国公布东部12个主要机场航班数减少1/4的消息之后。报道称,中国官方媒体透露,民航飞行限制是因为解放军正在该区域执行“高频率”演习。“报道并未公布演习的准确类型,但是官方媒体此前宣布从7月15日开始,解放军将在6个军区司令部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弹演习,反导试验很可能是这些演习的一部分。”一名中国专家认为,反导试验致东部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的可能性非常小。各国反导试验时均避开人口密集地区。美国反导试验集中在夏威夷海域或阿拉斯加等人烟稀少的地域。印度反导试验通常在惠勒岛发射拦截弹,拦截地点位于海上。外媒此前认为,中国主要在西北进行反导试验。《全球安全》网站引用美国情报机构的报告称,中国2010年首次反导试验时,从中国西部库尔勒导弹试验基地发射拦截弹,成功命中一枚CSS-X-11中程弹道导弹。此外反导拦截试验属于技术性试验,不太可能是6个军区演习的一部分,后者主要以解放军现役装备进行。退一步讲,即便中国在东部进行反导试验,也不会导致如此大面积的航班延误,因为拦截试验的发射窗口很短,一次试验不会导致航班长时间延迟。与反卫星试验技术相通?“外交学者”网站还援引专家的话说,尽管中国试图将反卫星技术和导弹防御系统分开,但“这两项技术从根本上是相通的”。报道认为,两者都需要研发关键的动能拦截器,也就是直接碰撞杀伤技术。《全球安全》网站也认为,SC-19导弹已作为中国多次反卫星测试的载荷助推器,包括2007年进行的那次试验,当时中国宣布击落了一颗本国的气象卫星。而2010年进行的首次反导试验也利用了SC-19。不过也有中国专家认为,反导技术与反卫星技术只是部分相通。目前的反导系统主要包括针对战术导弹的末段点防御系统、以“萨德”系统为代表的战区高空区域反导系统和在大气层外拦截的中段反导系统。所谓反导技术与反卫星技术相通,主要是指中段反导系统。它和反卫星系统都是在大气层外拦截目标,采用相似的动能拦截技术。而末端点防御系统主要在大气层内拦截目标,无法对卫星构成威胁,“萨德”这类区域反导系统的射高也偏低。 中国最需哪种反导系统? 由于目前官方披露的信息较少,互联网上对这次试验的性质有着众多猜测。有人认为,中国此前两次反导试验都明确描述为“陆基中段反导试验”,而这次反导试验并未出现“中段”二字,或许意味着这次是在测试类似“萨德”那样的高空区域反导系统。如果这种推测被证实,暗示中国已掌握现有三类反导拦截系统的技术。“萨德”系统的射高为180公里,射程200公里,足以有效拦截射程2500公里以内的弹道导弹,而周边对中国构成威胁的主要就是这类导弹。因此这种反导能力对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此外,这类系统未来还具备对付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和隐形飞机的潜力。专家认为,无论是哪种反导系统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如果要具备实战化的反导能力,除拦截导弹本身外,还需要建设天基预警卫星星座、远程大型预警雷达以及类似美国X波段雷达的大型火控雷达。但这种系统对于中国国家安全而言是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