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神调志保健之本法

2014-07-25贾佩琰

中老年健康 2014年4期
关键词:吐气过度精神

贾佩琰

积微成损积损成衰

所谓健康之人,必须具备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健康,但有些人忽略精神对形骸的调控作用。而要保全精神健康就得从点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若长期反复持续,或放纵自己的不良情绪。点滴之害会殃及自己的健康。临床上很多病例都显示了精神对健康的影响,如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胃反流性食管炎、睡眠障碍、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许多缠绵难愈的疾病,都可以找到精神持续紧张、情绪长期不良的病史,按中医辨证,均属肝郁气滞。

在治疗本病的同时,应用疏肝理气、柔肝化瘀的中药来治疗。正如嵇康所言:“至于措身失礼,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损成衰,从衰得白,从白到老,从老到终,闷若无端。纵少觉悟,咸叹恨于所遇之初,而不知慎众险于未兆。”如果说病入膏肓,回想起自己平时生活起居、精神境界,恍然大悟于积损成衰,那将会是多么懊恼的事。

一些智商和情商都偏高的人群,他们懂得营养饮食、规律作息、慎行内敛,在患危重病后常困惑于缘由。没有遗传背景、不良嗜好,怎么会得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殊不知过度思虑、过度疲劳和过度紧张,同样是健康之大敌。其结果是外人看到了你的光环、成就,独留下病痛的形骸煎熬自己的余生。

害成于微救治于著

精神的损伤往往是在人们不在意的时候形成的,绝大多人总是在疾病发作后,去找医生求助治疗措施,“自觉痛之日,为受病之始也。”一些受凉感热等微疾以食代药,尚可有效,而精神之损害是无法通过饮食、健身而补救的。

北魏“竹林七贤”之一,嵇康说:“害成于微,而救治于著,故有无功之治。当我们身体出现各种不适时,西医临床生化检查及影像检查往往无阳性结果,临床均诊断为亚健康。造成亚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过度紧张,过度疲劳,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嗜好,心脑血管及其他慢性病的前期,疾病恢复出现的种种不适,人体生物周期中低潮时期,营养不均衡,长期缺乏身体运动等。

人们有轻微症状时不会太重视,只有到某一种症状影响到自己的身体或生活时,才会就医,也就是说从“未病”转到了“已病”,此时只有靠药物才能解决。很多患者就医时会问,我该在平时吃些什么才能治好我的病?这时,食疗不是万能的,在“未病”先防或“病后康复”的阶段,食疗调养是最好的时机。而“已病”,就要花大力气了。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就是这个道理。

守之以一养之以和

《养生论》道:“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神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不回其操,不夭其年也。”从中可以看到养生“五难”中有“四难”是属于精神类的范畴。

要克服这些养生难点,就要做到“守之以一,养之以和。”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宽以待人、乐善好施固然是独善其身的法宝,但适逢竞争激烈、强者适存的今天,应积极主动调节精神才会更适应当今社会。

我们面对社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如何使自身的“感情势能”不过多积累而保持身心健康呢?情绪释放就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它可以让郁结在胸中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以求得精神心理上的郁闷、压抑的解脱。其次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在活动中获得幸福和满足感,可驱除心中烦恼。

神补还可用调息法,通过调息不断修炼自己情志。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调息方法:以鼻缓缓深吸气,屏息5秒。以口缓缓吐气,吐气时口念:“吹”—“呼”—“嘻”—“呵”—“嘘”—“呬”,再屏息5秒。吸气的同时意念中想象气体递次通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腹腔,呼气时想象气体从腹腔—肺—支气管—气管—喉—咽—口腔依次呼出,反复此呼吸动作,以个人承受能力为限,每日1次,每次呼吸30-50次。这种调息方法既可以放松情绪,又可以提高肺功能。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此养生六字诀与养生深呼吸,相结合可强五脏。

猜你喜欢

吐气过度精神
舌尖上的疯狂(8)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拿出精神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吐气如兰巧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