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工科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思考

2014-07-25李力

大学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工科教师队伍艺术设计

李力

[摘要]当前,地方工科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专业特色不强,招生规模偏大、过急;教学方法、方式落后,教学计划与专业特点背离;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足,实验设备不齐全;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为避免当前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出“厚基础、重创造、精技艺、能力强”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我们应主动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办学模式,从而为我国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工科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115-02自20世纪80年代末始,由于高速发展的国内经济,高等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获得了快速发展。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实施,要求企业产品在外观包装、设计上都须有自身的专利产权;室内装潢、服装和交通工具等需求的个性化与高质量要求,使得设计专业人才需求量激增,艺术设计教育获得长足发展。在此背景下,除一些专门艺术高校扩大招生、扩充专业外,许多工科高校也陆续增设艺术设计专业。据统计,目前国内设置该专业的工科院校共有400多所,培养了大量紧缺人才,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中,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已然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一、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特色不强,招生规模偏大、过急

特色性是学科教育发展的关键。建设地方工科院校中的艺术设计专业,来源于“大而全”的院校建设理念和经济利益等多重因素,这种快速、短时膨胀式的办学,必然导致随意性强,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生师比例失衡,无法保证基本教育质量;专业设立、学科规划、培养层次、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等方面缺乏规范与制度化,则直接影响到教学管理的水平与效率。[1]就发展趋势看,只有实力雄厚的工科院校中具备鲜明特色的艺术专业,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空间。

(二)教学方法、方式落后,教学计划与专业特点背离

艺术类学科在工科体系背景下,在工学办学环境、理念中,当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时,其课程无法依照艺术专业的教学规律,根据自身专业特性开展教学。因为与理工类专业教学计划不同的是,艺术专业是分段制教学,在一定时间段相对集中地进行创作与学习,所以,地方综合院校中教学计划的制订,应当在不影响全校整体教学计划的情况下,充分考虑与工学性质不同的学科和专业,依据专业特点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以利相关专业发展。

当前,许多艺术设计教育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组织上,不能结合市场的最新需求。实际效果中,该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缺乏,表现在诸如设计理论的严谨性、设计技术的可实施性缺乏等诸多方面。

(三)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足,实验设备不齐全

艺术设计专业是动手能力要求高、实践性强的专业。没有良好的实验条件让学生参与各项设计和制作,培养的学生就只会空有想象和纸上谈兵,而不是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在现实培养中,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实验设备不全,许多工科院校的设计专业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已成为阻碍学科持续发展的瓶颈。

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创新实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特色。然而,一方面,由于资金投入、办学理念等问题,其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模式缺乏新意,实习写生基地不足,导致培养的毕业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管理中存在监督不到位的现象,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有计划的指导,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未得到充分的激发,影响到其实践学习效率和创造潜能的开发。[2]

(四)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教师队伍薄弱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先天不足。由于设计专业起步较晚,相对较新,以往只有少数专业院校能够进行培养,数量十分有限。与此同时,招生数量却日渐增加,大部分院校在教师队伍引进方面存在着困难。在师资队伍总量不足的压力下,有些高校引进人才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直接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滑。主要表现在:一是引进的教师普遍较为年轻,基本上是刚出校园就走上讲台,自身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全面,也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二是新进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相对比较保守,缺乏新意,教学效果也就不够理想;三是由于数量有限,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压力大,外出考察与交流学习的时间和机会都较少。因此,任课教师一方面很少能够接触最前沿的艺术设计思维和方法;另一方面,疲于完成教学工作量,很少能够全面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办学改革的思考

为避免当前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出“厚基础、重创造、精技艺、能力强”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我们应主动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办学模式,从而为我国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新的思路。

(一)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适合专业特点

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涉及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等许多问题和教学细节。例如,以课程设置为例,基础课程注重打基础,应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文化、历史、写作、审美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美学意识和艺术思维,为随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宽厚的人文基础与科学素养;专业课程则更强调课程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以模块化为中心,达到承前启后的联系。同时,为避免知识面狭窄,课程设置中导入多方向的选修课程,以扩大学生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探索更加适合艺术专业特点的教学管理制度。一方面,提倡教师不拘泥于工科背景下制定和实施的教学管理规定,使教学方式方法与专业特点更加切合;另一方面,并不是鼓励教师不遵循基本的教学规范,随性而为,而是在保证基本教学要求前提下,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与潜能。[3]

(二)结合地方和院校实情,加强专业特色建设

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是促进艺术学科发展的首要和必备条件;同时,人才培养必须结合市场需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强化专业特色,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譬如,当前迅猛发展的房地产业和大规模城镇化建设,必然带来室内设计、环境设计专业方向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而基于媒体及动漫产业的发展势头,视觉传达、动画专业也必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工科背景院校在知识层面和思维方式上,有助于拓宽艺术教学和艺术创作的思路;另外,在專业发展方向上为设计专业提供补充和支撑。这种具备一定工学办学理念的艺术学科,不仅形成自身特有的专业特点和优势,还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引领潮流,展现活力。比如,机械学院下设的包装工程专业,应发挥优势,创立以工程技术为特色的包装设计教育;土建学院可发挥城市规划和建筑特色,建设与城市公共系统、规划有关的设计教育。

(三)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以理论为基础,通过强化实践环节得以实现。然而,现行设计教学体系是一种偏理论的教学体系。为克服弊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逐步加以改造,使教学体系从偏理论向理论与实践并重过渡。应合理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比例,完善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与设计公司、专业机构联系,扩大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积极引导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专业设计比赛,以赛促练,发掘能力,构筑起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专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此,应下大力气,采用多种方式,按照已确定的特色方向,采用优惠政策和资金倾斜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教师队伍建设,要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一是专业素质建设。艺术专业教师既要有足够的理论水平,更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要拓宽教师培养渠道,联合行业加强实践历练,提升教师实践经验。二是教学经验的提升。提升教学经验非一日之功,但是可以通过建立、坚持“以老带新”、“同行互帮”和自身总结等多种方式、制度,加速其提升的过程。[4]三是队伍结构建设。教师队伍结构建设,主要考虑师资的学历、职称、年龄和学缘结构。应根据专业发展的实情,综合考虑结构,保证教师队伍的延续性与平衡性,使之成为支撑教学运行与改革的有力保障。

地方工科院校中艺术专业是办学较晚,也相对薄弱的一个专业,在全体理论和一线教师等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地方工科院校中的艺术类专业必将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韦宇航,陈群.目前地方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弊端和改革探索[J].现代交际,2010(8):155-156.

[2]汤喜辉,潘传姣.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现状与发展浅析[J].美与时代,2004(8):12-14.

[3]陈出云,陈洁.理工科院校艺术专业办学问题的一些探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65-67.

[4]朱颖,杨文剑.关于工科院校中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现状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8(12):81.

[责任编辑:钟岚]

猜你喜欢

工科教师队伍艺术设计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星.云.海》
《花月夜》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