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大学”
2014-07-25额尔德尼其其格
额尔德尼其其格
[摘要]基于普通大学的普通教师这一社会角色,重新思考和认识“大学”的三条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以及八个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新认识大学和重新反思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这是21世纪的教育极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大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39-02从大学生到大学教师,身处国内三流大学的环境中,笔者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大学到底是什么?当然这样的思考也是在自己有了五年的工作经验之后,有了家庭和孩子之后才有的。回想刚当教师每天思考的主要问题便是如何上好课,如何使自己能够自力更生。当自己逐渐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当无数个家长绞尽脑汁让孩子上大学时候,笔者发现有的家长只想让孩子在大学里度过四年光阴,等待孩子长大、成熟、独立,不指望孩子学到什么。从这一角度思考,大学就是“幼儿园”或是“托儿所”。作为少数民族学生(指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学生)不知有多少人梦想着能够上国内的一流大学,而能够圆梦的人却很少。当有机会在人民大学继续深造的时候,笔者高兴之余开始思考怎样度过这宝贵的三年。领会大学精神,寻找职业标杆是首要任务。西方大学教育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其本源就是希腊的人生哲学,而希腊人生哲学的精髓,就是“认识你自己”。第二个任务便是进一步认识自己。
当读到儒家经典 《大学》并逐字领会其深刻含义时,笔者又一次为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感叹。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明明德”,就是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亲民”,是指革新,弃旧图新,去恶从善;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达到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教师所担负的工作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但笔者在多年的教师经历中越来越迷惑,社会需要什么人才?现实是大学的教育离社会需要越来越远,最显著的体现便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用人单位招不到人才。
从现实出发笔者更想谈谈,既不是211也不是985的一个普通大学的大学之道。最理性的状态就是接近理想的大学。事实上,这个要求基于现状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样的一个普通的大学仍然担负着民族教育、地区师范教育和培养人才的重任。
下面笔者从多年的从教经历中,结合自己所遇到的和观察的实际,重新认识大学和重新反思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在本文的论述中回避体制,这并不是笔者对体制改革保有消极态度。回避原因有二。一是避免泛体制化。看到太多的论争最后停留在了体制层面,结果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体制改革是艰难的,当代知识分子要推动改革,即便不能推动,凝聚向前的力量,本身就是贡献。二是避免推卸责任。教师或者学生面对出现的问题无法得以解决时,推卸作为社会角色的责任,这一点笔者认为比体制存在的问题更加严重,“戴着镣铐跳舞”需要智慧和意志。
在大学教师的评价体系中,科学研究和教学是重要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并不矛盾,反而是相互促进的。但在实际中,包括笔者在内,也时常感到力不从心,教好课了,可是科研成绩上不去。究其原因,一是教学工作量过大,导致没有精力深入思考,科学研究也就一知半解;二是急功近利,迎合评价体系。评职称变成了大学教师的从业目标。在这种环境下,没有人能够静下心来真正思考科学研究。更加可怕的后果是丢掉了“自己”,也无从谈起“树立楷模”,自然流露于日常生活中的不是修养,而是满腹牢骚、急功近利。另一方面,笔者观察很多优秀的学者终其一生都在积累,而其学术成果一般出现在退休之后,甚至是晚年。基于现状,笔者对自己进行一次彻底的反思。
一、自己是否具备整个的人格?
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一文中提到“明明德”或“修己”工夫中的所谓“明德”,所谓“己”,所指的是一个人整个的人格,而不是人格的片段。“所谓‘整个的人格,即使按照比较旧派的心理学者的见解,至少也应该有‘知、‘情、‘志三方面,而这三方面都有发扬光大的必要。”(梅贻琦,1941) “知”为知识,传授知识。目前,不少大学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知识的传递在形式上似乎完成了,学生考核也能通过。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大四学生中,一大部分学生在写作、表达和思考等基本能力方面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反而还有倒退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忽略了知识和智慧的关系。只有感性认识、感悟的知识才会变成智慧,而直接讲授的知识却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助长学生的懒惰。“情”和“志”分别指情绪和意志。虽然这两点无法直接教授,但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渗透。二者无法以外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但可以成为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改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治学精神与思想方法,虽然像是完全属于理智方面的心理生活,实则与意志的坚强及情绪的稳当有极密切的关系;治学贵谨严,思想忌偏蔽,这两点若不是意志坚定而用情有度的人是根本做不到的。”(梅贻琦,1941)
二、是否具备反思能力?
反思使人进步,作为高校教师更需要反思。笔者在2007年参加的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涂光晋教授说:“高校教师和记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因子。”作为高校教师应在宏观层面思考如何使自己成为积极因子?如何培养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人才?微观层面要思考教会学生哪些能力?甚至每一门课、每一堂课反思都是必要的。那么,每个人都有反思能力吗?反思能力能否培养?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笔者阅读了若干个关于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文献,比如 “浅谈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与培养”一文中从课堂教学的效果论述了写“课后反思”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彭群,2011)。教师的反思有多个层面,有课堂反思、課程反思、专业反思,甚至反思社会。而事实上,真正的反思与独立的思想、学术积累、职业认同感以及社会责任感等密切相关。
三、精神是否独立,思想是否自由?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大学精神,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如何能够精神独立,思想自由,笔者查阅了很多相关文献,都是从宏观层面上去论述,而具体到操作层面,人们的研究和总结似乎很少。独立的前提是具有自己的原则,要忠于自己的内心和良知。思想自由的前提是具备成熟的思维能力。精神并非内生的,而是由外而内的。外界的事物通过人的感觉、知觉和意识等进入人的体内,便成了人的精神。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要靠观察和思考,也要靠广泛阅读,阅读文史哲的经典,了解前人的思想、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宪法。阅读经典的前提是必须有一定的阅读积累,通过积累获取阅读的愉悦体验,这样才会长期坚持阅读,从而开阔眼界,了解各种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自己的思想。对于个体而言,要使精神独立、思想自由没有捷径,需要长期的观察、思考以及阅读。现在大学里充斥着浮躁的氛围,大部分大学教师都没能够静下心来阅读,更不用谈及思想和精神。
四、有学术积累吗?
要认识到学术积累的重要性,而这一点是最需要时间的。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且坚持不懈地深入研究,一要靠自己系统的学习,二要靠与专业领域的学者进行交流。笔者的兴趣点随着教学任务的变化转变过几次。从教育电视节目制作到传播学,再到广播电视新闻学,因此总感到自己的积累不够,学术成果寥寥无几。做学术札记,这是学术积累的重要环节。
五、有没有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大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与其成就有着密切联系,这是“大学”三条纲领、八个条目的时代化解读。认同教师角色,并且了解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是大学教师学术研究的内部和外部动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晓力教师说:“一所大学更重要的恐怕还不仅仅是课程的改革、研究方式的更新,而是他的学术声望和对人类未来的影响。”大学的学术声望要靠每个大学教师的学术声望,职业认同感在这里起到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一流的大学还是三流的大学,笔者时常听到一些教师对教师职业的埋怨和牢骚,职业认同感低到了只因为“当教师有两个假期”。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持续保持其热情,并且具有职业理想,都是今天的大学教师缺失的。社会变好或者变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责任。笔者认为在社会稳定的大前提下,推动社会进步,这也是每个社会成员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是神圣的,虽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愿意终身维护其大学精神。
[参考文献]
[1]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1941(1).
[2]周感芬.从“思想独立学术自由”去思索中国的大学精神[J]. 教育文化论坛,2011(1).
[3]彭群. 浅谈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与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1(6).
[4]王琳.国外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及借鉴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5]陈丽萍,陈向阳.论现代学校发展的意涵[J].大学教育,2012(10):5.
[责任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