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形象化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2014-07-25文/曲彦霞

新课程·上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

文/曲彦霞

摘 要:从三个方面谈了形象化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形象化教学法;初中历史;感性认识

形象化教学法是指把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经验的各种感觉的再现来理解、记忆,也就是用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理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根据在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不同分为三个类别:形象化记忆方法、形象化的理解方法、形象化的情境创设方法。

一、形象化教学方法有利于课改理念的贯彻

新课程改革为教师和学生重新作出了定位,教师和学生不再是传统课堂上一教一学分工明确的两个部分,而是互相促进、教学相长的统一。新的教学理念求教师转变自己的职能,从教授者向引导者转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成为教师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形象化是激发学生兴趣动机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形象化教学方法有助于新课标的实施

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应该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明确分为了记忆、阅读和观察层次以及表达交流能力的要求,在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上提出了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学习方法三个层次的标准。另外德育目标更加全面。

形象化能够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全面展现历史上的事件、人物、景象、文明成果等,能够给学习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记忆形成。还可以营造具有真实感的历史情境,对于情感的生发、态度的明确、价值观的养成都是非常有效的。

三、形象化教学方法有助于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改观

初中历史课程地位重要,但是其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初中生历史学习普遍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内容太过枯燥、理论难以理解、结论难于记忆、历史知识在生活中实用价值太小。

对初中历史教师进行了以下几个问题的访谈:怎样认识初中历史教学的本质;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动力;如何体现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怎样看待学习过程。

老教师倾向于课堂知识的传授,专注于讲授技能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注意过程,青年骨干教师兼顾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新教师也能兼顾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部分青年教师注重过程,但是很少能够制订出可行的过程性评价量规。

形象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驱散抽象内容的枯燥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有助于减少学生对于历史课程认识的误区。同时,形象化的教学设计能够给予教师学习思维过程体验,借此教师能够认识到学生客观的学习规律,有助于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初中历史教学的本质。另外,形象化方法的应用能够提供多元立体的过程性评价方式。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应对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的奇思妙想
论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整合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