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水库侧堰式溢洪道除险加固设计
2014-07-25郭丽
郭 丽
(抚顺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辽宁 抚顺 113008)
侧槽溢洪道是依据山体开挖的由溢流堰、侧槽、陡槽和消能设施等组成的泄水建筑物,现以刘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例,具体分析和研究侧槽式溢洪道除险加固设计的相关问题。
1 溢洪道现状
刘家水库位于新宾镇西北2km处,苏子河支流上,坝址以上集水面积6.4km2,河道长度4.6km,河道平均比降18.0‰,是一座防洪、灌溉为主的小(2)型水利枢纽工程。
溢洪道位于左坝端,为开敞式侧槽溢洪道,由溢流堰、侧槽、泄槽、消力池组成。堰型式为宽顶堰,堰顶高程为53.10m,堰高1.0m,堰体净宽22.0m。侧槽段平均宽度3m,下游泄槽段泄流断面狭窄,平均宽度2.0m,两侧和泄槽底均无护砌。左侧山体坡度陡,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块石塌落于侧槽和泄槽中,影响泄洪,消力池底板破损,边墙基础冲刷严重。
2 溢洪道存在问题及复核情况
2010年11月,有关水利专家对本水库枢纽建筑物进行全面的安全和质量核查,经分析,溢洪道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溢洪道泄流断面狭窄,泄洪能力不够。
(2)左侧山体坡度陡,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岩石脱落影响行洪。
(3)泄槽两侧及底板无防护。
(4)消力池底板局部破损,边墙基础冲刷严重。
3 溢洪道加固设计
3.1 溢洪道布置
本次溢洪道加固设计方案为溢洪道位于左坝端,为开敞式侧槽溢洪道,由进口段、溢流堰、侧槽、泄槽、消能段组成。堰型式为实用堰,堰顶高程为53.10m,堰高1.0m,控制段堰体净宽24.0m。
桩号0+000.00~0+023.81为侧槽段,宽度由3.0m渐变至6.0m,底部为300mm厚钢筋混凝土底板,槽底坡降i=0.088,左侧修贴坡式钢筋混凝土边墙,边墙与山体间采用锚杆加固,锚杆长度3m。
桩号0+023.81~0+066.80为泄槽段,底宽6m,底部为300mm厚钢筋混凝土底板,槽底坡降i=0.06,左右两侧修贴坡式钢筋混凝土边墙。边墙与山体间采用锚杆加固,锚杆长度3m。
桩号0+066.80~0+078.80为消能段,采用扩散式综合消力池消能,底宽由6m渐变 8m,池长12m,池深 0.8m,坎高 0.2m,消力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3.2 溢洪道水利计算
3.2.1 泄流能力计算
刘家水库溢洪道为实用堰,净宽24.0m,堰顶高程53.10m,泄流能力按《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中的A.2.3泄流公式计算:
由上式求得溢流堰泄流能力曲线见表1。
3.2.2 侧槽水力计算
(1)控制断面确定
侧槽水面线计算先确定控制断面,按《水利计算手册》(第一版)中侧槽水流控制断面确定的计算方法,设一定底坡i,使其临界水深发生在侧槽末端断面位置,则控制断面为侧槽出口断面。计算方法和步骤如下:
①在侧槽中选定若干断面,各断面距槽首的距离为 s1、s2……sn;
②计算上述各断面的流量Q1、Q2……Qn及相应的临界水深 hk1、hk2……hkn;
③计算上述各断面相应于临界水深的过水断面面积ωk1、ωk2……ωkn,水面宽度Bk1、Bk2……Bkn;
④以s为横坐标,以ωkBk为纵坐标,画s~ωkBk的关系曲线;
⑤由s~ωkBk关系曲线上取ωkBk=(αQ0/(g0.5i0L))2,此值对应的距离 sk为临界水深发生断面的位置。式中Q0为侧槽出口断面的流量,L为槽长,i0为侧槽的底坡。
由以上步骤计算;当 i0=0.088,hk=1.646m(P=5%)时,sk=23.81m,正好位于侧槽出口断面。由此断面作为控制断面向上向下推求水面线。
(2)起始断面水深计算
侧槽末端断面为0+023.81,该处水深hk,按《水利计算手册》(第二版)明槽恒定渐变流临界水深计算:
表1 水库水位~泄量关系
表2 侧槽段水面线成果表
表3 陡槽段水面线成果表
式中,Q,а——流量和动能修正系数,а=1;
Bk、Ak——hk时的水面宽和过水断面面积;
经计算得hk=1.646m(P=5%),hk=1.467m(P=10%)。
(3)侧槽水面线计算
把侧槽分为5个断面,水面线按《水利计算手册》(第二版)侧槽内水面线公式分段计算:
通过试算得出侧槽段不同频率水面线结果如表2。
3.2.3 陡槽水力计算
(1)起始断面水深计算
陡槽起始断面为0+023.81,该处水深h与侧槽起始断面临界水深一致,hk=1.646m(P=5%),hk=1.467m(P=10%)。
(2)陡槽水面线计算
陡槽水面线根据能量方程,采用规范SL253-2000中的公式,用分段求和法计算。
(3)陡槽段水流掺气水深按
(4)溢洪道陡槽边墙
安全加高按公式:H=hb+Δh
陡槽段不同频率水面线计算结果见表3。
4 结语
本次溢洪道除险加固设计经过多次调整、计算和比较,确定合理除险加固方案。对于侧槽溢洪道的除险加固设计,主要是找出溢流堰、侧槽、陡槽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制约关系,确定三者之间的水面线衔接,保证安全泄洪,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布置溢洪道,既控制工程量节约投资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陕西水利
[1]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力学教研室编.水力计算手册(第二版)[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
[2]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3]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水工设计手册[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