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网络行为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
2014-07-25文/谷永强
文/谷永强
摘 要:新形势的变化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分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借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优良的校园网络文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跟上时代要求,达到全面教育发展学生的初衷。
关键词:网络行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
伴随市场经济和网络社会的发展,各种文化思潮和新的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漏洞被无限放大。从大学生年龄段来看,他们正处在思想转型期,在由单纯的学生转变为社会人,接收各种思想信息和判断能力也极为稚嫩,校园网络文化里所带来的负面引导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利用网络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值得深入思考。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网络是一个超越地域和国界的信息交往空间,犹如一把“双刃剑”,它既大大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带来了便利,也改变着他们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弊端。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网络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传播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现代传播技术等手段,结合大学生认知特点而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它将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新工具、新方法,实现用正确、生动、丰富的网络信息熏陶大学生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自我提升信息吸收能力的虚拟互动行为。
二、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基本特征
网络文化多元丰富,对兴趣广泛、充满激情和好奇心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具备了充分的吸引力,几乎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寻找到感兴趣、有存在感、归属感的文化圈子,产生了个体迥异。网络需求不仅包括获取信息、学习工作的需要,还包括情感交流、文体娱乐等需要,个体网络行为也往往是多种需要交织。
1.学习类
网络是个不断更新的知识宝库。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是大学生更好更快地获取知识的优良途径。网络上各专业数据库、校园电子图书馆、电子期刊网等,能够全面快捷地提供学生所需要的专业资料,同时有助于开阔眼界,丰富见识。
2.交际类
通过QQ、人人、博客、贴吧、论坛、电子邮件及各类通讯聊天软件网络平台达成人际交流。有的授课老师也通过网络与学生形成咨询互动。此外,有些学生也将网络作为一种个性和个人才华的展示。
3.娱乐类
学生利用网络来满足娱乐方面的需求越来越普遍。音乐爱好者可以搜索到自己喜欢的歌曲,影视爱好者和明星追随者可以在线收看各种中意影片和关注影视明星,体育迷也能经常观看到各种赛事直播,而游戏迷可通过在线游戏,进入自己的专属世界。网络大大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但也形成了如网瘾成患、淫秽黄色影像散布等问题,网络负面作用时刻在挑战着高校学生工作。
三、亟需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打破了人们在信息交流方面的时空障碍,带来全新的人际互动模式。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现实条件下引导大学生正确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不可或缺的措施。
1.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正能量
辅导员承担着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要时刻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传播先进思想,纠正不良思潮,避免狭隘片面的世界观和享乐主义腐朽落后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侵蚀。网络资源浩如烟海,繁杂并存,辅导员如何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如何引导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思想,是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2.及时纠正不良的网络行为,维护正常秩序
网络不当行为会导致大学生学习、思想和工作出现不同程度偏差,甚至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造成深刻影响。尤其网络成瘾现象已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要分析大学生网络行为,进行针对性教育,及时发现不良网络行为解决问题。
3.倡导优良网络文化,指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
大学学习、资讯、游戏、娱乐、购物、交际等都越来越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必然网络化。高校辅导员要利用好网络,主动倡导优良的网络文化,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展示才能,优化学习与工作。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结果,处在学生工作战线的教育工作者要根据网络时代的状况,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特点,严谨分析学生的网络行为,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更乐于接受,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和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08.
[2]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05.
[3]邓大庆,曹静.浅谈网络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石油教育,2005(06).
[4]史铁杰.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5(05).
[5]荆媛.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1).
作者简介:谷永强(1982-),男,硕士研究生,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助教。
编辑 郭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