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立场需要教师的三个转变

2014-07-25李湖江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东方明珠思考问题立场

李湖江

有人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面对这些像花朵一样的儿童,很多教师喜欢站在成人的立场上去对这些儿童进行说教,并试图将这些儿童尽快驯化成为成人,这是极其可悲的。教师要站在儿童的角度重新认识儿童,并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教书育人,转变或许可以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把自己的身份转变成为长大了的儿童

教师要有儿童立场,首先要把自己的身份转变成为长大了的儿童。

面对儿童,教师要始终站在儿童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比如说,当有些学生不愿意做作业的时候,教师要想想,自己还是儿童的时候,当时不也是不愿意做作业吗?当有个学生把草丛中的毛毛虫抓到教室里来而引起全班学生的躁动时,男教师要想想,自己小时候不也干过类似的事情吗?当有些教师出去旅游的时候,看到一条清澈的小河时不也童心大发,脱掉鞋子,下河去抓鱼、在河边捡贝壳吗?很多成年人尚且还保存有一颗童心,教师也要承认自己只是一个长大了的儿童而已。

把自己的身份转变成为长大了的儿童,教师就可以换位思考,以一个儿童的立场去重新看问题、思考问题,并试图用一种儿童喜欢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了。

把教科书的内容转变成儿童喜欢的内容

现在的教科书在编写过程中已经尽量将其内容贴近儿童,但是很多版本的教材仍然摆脱不了说教的特点,所以当学生拿到一些自己不喜欢的教科书之后,自然就没有太浓厚的阅读和学习兴趣了。当学生对教科书的内容缺乏兴趣时,教师就应该发挥起自己的作用,尽量将教科书的内容转变成儿童喜欢的内容。

笔者的邻居家有个孩子刚上一年级,有一次,笔者问他在学校里最喜欢什么功课,他说是美术,问他在学校里最不喜欢什么功课时,他说是语文。刚上小学的孩子就不喜欢语文了,这确实是语文教育的悲哀。问他为什么不喜欢语文时,他说语文课上就是读、写、背,实在没劲,他那天还因为《东方明珠》这篇课文没背出来而被语文老师留在学校里了。后来,笔者翻阅了他的教科书,仔细阅读了《东方明珠》这一课。这篇课文对于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有点难,但是教师完全可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让这篇课文变成儿童喜欢的课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讲述和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喜欢上这篇课文,让他们在游戏和娱乐中识字、写字,让他们在体验中了解东方明珠塔并把这篇课文背下来。

有些教科书的内容可能确实引不起学生太大的兴趣,但是教师可以把教科书的内容转变成学生喜欢的内容,并通过儿童的视角去看待教科书,让他们爱上教科书。

把打击儿童转变成发现和引领儿童

儿童是处于发展期的,他们在成长过程当中存在发展的可能,教师应该细心呵护儿童的成长。儿童的世界也像一片森林,儿童在其中嬉戏、成长,里面有阳光,也可能有黑暗,会让儿童在其中迷途,这时,教师应该去发现和引领儿童。

前段时间,有个教师在QQ群中贴出了一张学生作业的图片,这份作业当中有一道题目是:“2008年奥运会是在我国举办的。”这个学生填的是“北京”,可是得到了老师给的一个叉,因为据说课本中的答案是“首都”。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问答题是这样的:“雪融化后变成了什么?”一个小女孩的答案是“春天”,结果也得到了老师给的一个叉,因为这道题的标准答案是“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教师非常迷信标准答案,容不得写出学生所认为的合理答案,这就是教师缺乏儿童立场的表现。

面对学生课堂上五花八门的想法,教师不应该头疼,而应该高兴,因为那些想法是学生自己的想法,是充满想象力的想法。教师要蹲下身来,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儿童,让自己也进入儿童的世界。另外,教师还要利用自己的教师身份,担当起教师的责任,用儿童喜爱的方式去引领儿童,让儿童朝着阳光的方向出发,最终成长为阳光儿童、阳光少年。

■ 编辑江泓 ■

猜你喜欢

东方明珠思考问题立场
高高的“东方明珠”塔
根据已知条件思考问题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武术研究的立场
扬 善
东方明珠塔
按图索骥
思考问题要全面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