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街的故事
2014-07-25卫汉青
卫汉青
新世纪新事情多,中关村又出了一条创业街。
这条街不是一条普通的街,它的渊源很长,故事很多。
100年前,或者说200年前、300年前,这条街就有了,它的名字叫海淀镇西大街。因为海淀镇毗邻圆明园、颐和园,清室几朝在这两个园子里驻园听政,六部司员公事毕,吃喝拉撒睡,几乎都在海淀镇,给西大街带来了繁荣。就连康熙皇帝,也曾微服私访,跑到这条大街的茶馆喝了一顿5两白银的茶,后来茶馆易名金龙馆。西大街北头的一个老虎洞胡同,更成为清代军机处所在地。西大街仁和酒店的莲花白酒,据考始创于金代,明清两代皇帝把它作为宫廷御酒。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两把大火,点燃圆明园的同时,也没有放过这条大街,相传街上的砖都烧红了。
这条大街有几座书店,因为建国后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和中科院离此不远,时有科学家、教授和学子们来此购书看书。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曾在北大中文系就读的著名作家陈建功,就曾著文《我与海淀西大街的一家书店》。
后来,应该是80年代末,就在这条大街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由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名的“中国海淀图书城”。近百家书店书市的蜂拥而至,吸引了京内外众多的“啃书虫”。
21世纪姗姗而至。这条大街的周边也发生了许多事情,与此平行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问世,相距一箭之地的海龙、鼎好、硅谷等电子商城的兴旺,紧邻这条街的百度、新浪、搜狐等互联网群体的崛起,举目可望的联想、方正、小米等科技公司的成长,少不了这条大街的滋润,也给这条大街带来了冲击。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图书城的衰落已是无法逆转的事情。
这条大街开始了脱胎换骨,出现了车库咖啡、3W咖啡、Binggo咖啡、联想之星、36氪等创新咖啡馆和创业孵化器,李开复的创新工场也可看作是这条街的延伸。创业者们围着电脑,一起切磋创业、创新的种种事儿,许多项目伴着咖啡和茶就在肚子里萌芽长瓣了。当然,这是近两年的事情,是新近发生的事情。
本期杂志“封面故事”《中关村出了一条创业街》,说的就是这条街的故事。
这期杂志还有许多故事,比如《杨元庆:IT跑道上的骏马》、《软件产业助推北京战略升级》等文章,都应该是这条街的延伸,都算是这条街故事的分支。
去年国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体政治局委员,来到这条街不远处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语重心长地希望中关村担负起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先锋军重任。
这条街历经百年沧桑,百折不挠,不断创新,它是否能成为撬动中国未来的一根杠杆呢?
故事还没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