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的文化长廊
2014-07-24堂吉伟德
堂吉伟德
云南省河口县有一个名为“中国—东盟河口国际旅游文化景观长廊”的项目,这个2011年2月完工的项目被当地誉为“边境明珠”,总投资额为两亿七千万元。但在三年之后的2014年5月23日,该项目却开始动工拆迁,拆迁补偿费用保守估计要三亿元左右。一拆一建之间,五亿七千万元的GDP就此增长。不过数据再光鲜也不过是低效化的延续,如果一个地方的发展只是建立在拆与建的折腾之上,一个地方的经济指标只是依附于短命工程的反复上,无疑将会成为地方财力和民生之痛。
2013年财政总收入一亿八千万元的河口县,将会为三亿元的拆迁成本埋单,拿什么来支付便成了当务之急。可以预料的是,公共财政的成本和负担,最后依然会由民众来背负。问题是,公共决策的失误、规划的随意改动所造成的损失究竟应当由谁来承担?当初力主该项目的“当地主要领导”是谁,他们是否会为此付出代价?
近年来,拆而又建,拆旧建新的戏码在各地不同程度地上演,类似的案例信手拈来:重庆一投资千万元新修的殡仪馆没用过就废弃,成都市投资数十亿元三年两次打造“非遗公园”,北京一体育馆刚装修一新就要被拆除,河南省新野县投资千万元的公园为了给五星级酒店项目“让路”,尚未建好就被毁掉……
然而,与越来越多的短命工程相比,“问责”却只是一句没有得到落实的口头禅,除了“决策失误”和“形势变化”等不痛不痒的借口之外,导致决策失误的始作俑者却安然无恙,甚至由此获得提拔。
相比于舌尖上的浪费,“短命工程”式的耗损在性质上同样严重。如果大吃大喝等“不落腰包的腐败”都要受到党纪政纪的处罚,何以“短命工程”式的劳民伤财行为却可以轻易地获得放行,甚至成为“法外之地”?改革和建设当然有可能失误,也正是因为如此,程序正义才显得如此重要而珍贵。再强大的“官念”都应当重视和尊重民意,然后再进行科学地论证与评价,这样才能防止因为“个人意志”而造成严重损失。现实中,一些项目明显违反程序要求而成为“个人喜好”,由此造成了损失就应当给予党纪政纪处罚,甚或法律的制裁。若非如此,“短命工程”的现象就始终难以遏制。
短命的“文化长廊”能否有一颗“救心丸”?一方面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对“短命工程”行为要有所鉴别和区别对待;另一方面,要明确并实施刚性的问责机制,对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不能听之任之。
【原载2014年6月20日《燕赵都市报·时评》】
插图 / 短命工程 / 刘道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