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014-07-24毕思文

中国教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道德素养

毕思文

当下,怎样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学校乃至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一、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需要思考的相关问题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人格,但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教育目标。

1.传统观念

在我国的传统德育中,大致有两种德育模式:一是通过一整套道德规范实现人的时代化;二是以经济性为主的单一发展模式,也就是把人的发展过程变成一种外在的发展,虽侧重培养人的认知能力,但忽视人的内在发展(即忽视道德和精神),以期把人变成增长经济、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工具。这两种德育模式不利于学生个体思想道德的培养。

2.顺应时代

由于人的发展须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相一致,所以,德育的内容要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相一致。具体有两点:一是人的个人价值充分发展、完善;二是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3.赋予新意

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在发生变化。例如,价值观、人生观的淡化,注重眼前利益,追求物质享受等,甚至出现“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金钱至上”等不良的思想倾向。于是,有些人希望把“忠孝”“本分”“规规矩矩做人”和“老老实实干事”等思想灌输给小学生。当然,继承优良的传统美德是正确的,但在继承的同时也应赋予传统美德崭新的内涵,即把中国的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

4.形成自律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德育的实施过程即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当然,要真正使学生从他律发展到自律并不容易。本来,小学生就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再加上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小学生需要在教师、家长的正确引导下逐渐形成自律,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

二、注意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不利影响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有三种情况会对学生良好道德观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应引起教师、家长的注意。

1.教师认识的缺乏

从理论上讲,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点大多数教师都明白,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不少教师对以学生为主体缺乏足够的认识,这样,学生的勤学好问精神就难于培养。

2.家长观念的影响

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好坏、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家长观念的影响分不开。在家庭中,父母的观念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不少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自然受到家长的宠爱甚至溺爱,这样,不仅不利于培养他们独立做事的能力,更易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例如,孩子变得懒惰,不爱动脑筋,甚至事事依赖家长,等等)。另外,也会使学生形成一种观念:一切都是现成的,无须费力就能得到,这样,学生的竞争意识便无法树立。

3.教育方法的欠妥

教育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果教育方法得当,学生自然受益匪浅;如果教育方法欠妥,学生就会受到不利影响。例如,有的家长用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或手段对孩子进行奖罚(学生质量较好地完成作业,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家长就给予金钱的奖励),这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道德认识。例如,一些教师过分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忽视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终究会影响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增强竞争意识

要让学生具备竞争的能力,教师就要在学习和活动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以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例如,教师给学生创造机会、搭建平台,既鼓励他们与伙伴公平竞争,又督促他们为了实现目标而勇于坚持,这样,学生的竞争意识会逐渐增强,并逐步树立知难而进的思想。

2.处理人际关系

如今,生活节奏加快,各种竞争激烈,社会现实、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因此,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并适当引导他们,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交往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未来的生活。

3.培养合作精神

如今,在竞争的大背景下,合作精神越发重要,因此,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好机会。

4.塑造学生性格

学生性格的好坏与他们今天学习、日后工作的成败息息相关,因此,教师有责任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既使他们自学、自护、自理、自律和自强,又令他们善于服务、乐于助人和勤于求真。

四、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

1.提升道德素养

情感体验通常与学生的道德观念密切相关。当小学生运用课本中所学的知识或已形成的道德认识评价自己或他人时,就会产生自觉、概括和稳定的道德情感体验。当这种道德情感体验经过多次实践,被证明是正确的之后,便能内化为观念,既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又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

(1)换位体验

换位体验,即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体验和感受,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某些不当行为而愿意自我纠正和约束。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换位体验,以使学生亲身感受、身临其境,这既有利于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又能激发他们的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在教学“同情帮助残疾人”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设置情景并提问(一个腿部残疾的人在过马路时遭到别人嘲笑和戏弄,如果你是那个腿部残疾的人,在遭到别人的嘲笑和戏弄后,你会怎么想?腿部残疾的人走路不便已经很痛苦,如果别人不同情,反而嘲笑和戏弄,那么,这个腿部残疾的人会不会更难过?),以使学生体验腿部残疾的人的内心感受。当学生换位体验后,就会自觉地同情残疾人。总之,诸如此类的换位体验,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对比体验

对比体验,即将正确的道德形象与错误的道德形象进行对比,以使学生在对比中运用已有的道德观念评价与体验,从而获得崭新的评价与体验,最终逐步形成道德素养。例如,在教学“爱护花草树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先给学生讲解爱护花草树木的意义,当学生明确这些意义后,再列举一组对比图片(图1:一个小朋友正认真、小心地为花坛里的花浇水;图2:两个小朋友在花坛里拿折断的花当武器打闹)。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便能深入理解爱护花草树木的意义,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3)实践体验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课内、课外的教育契机,既为学生创设活动的平台,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以使他们主动、愉快地进行实践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例如,在教学“当好‘妈妈的小助手”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和鼓励学生做家务(整理衣服、打扫卫生等),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他们就对所学内容感受更深,从而提升思想道德素养。

2.营造和谐氛围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特点与教材特色,创设和谐氛围,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具体方法有三个。

(1)设计环境

要使小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就要训练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最佳方法就是设计环境。例如,在教学“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展示当地改革开放前后的图片,通过对比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扮演角色

要让小学生领悟所学知识的思想内涵,就要引导他们进行角色扮演,从而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教学“集体力量大”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轮流扮演其中的角色,以使学生充分体会“齐心协力”的意义。

(3)以情施教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情施教。例如,在教学英雄事迹时,教师可先以精湛的语言让学生动情,再以生动的讲述让学生明理,最后以充满激情的结束语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雪野镇南栾宫小学)

(责任编辑:梁金)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道德素养
选择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跟踪导练(五)(2)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道德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