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014-07-24于芳

中国教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思维数学课堂

于芳

提问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对促进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沟通有着积极的作用。作为一种常见的师生交流方式,提问在课堂上被广泛应用,如何提问、如何提高提问的效率,也是当今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合理的提问能提高教学反馈的有效性,提问的效果直接关系着学生在课堂上能否积极进行思考、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师生能否进行良好的情感交流等,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基础。笔者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从问题设计、提问方式、提问评价等若干环节就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合理有效的提问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一、课堂提问的意义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传授数学知识、技巧,还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其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活跃课堂气氛

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会形成封闭心理,不愿与外界交往。因此,数学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注意积极与学生讨论,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提问的方式能够促进教师积极与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帮助教师建立良好的教学情境。

2.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课堂上通过提问激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仅体现出新课改理念,更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问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因疑而问,因问去学,形成生疑、质疑、解疑的学习习惯。

3.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如果教师从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出发,进行重点明确、层次鲜明、目标清晰、提纲挈领、角度新颖的提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积极思考,可以有效地体现基础、突出重点、传授规律,为学习的深入提供阶梯与桥梁。通过一定坡度的提问,学生的思维指向层层推进,唤起学生内心的求知向往,激活、发展思维。

二、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着不少积极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对提问不重视,或者问题设计不佳,导致了以下几点问题。

1.提出问题过多

新课改建议教师通过提问与学生建立互动,但许多教师把一节课进行多少次提问、与学生进行多少次交流作为构建开放性课堂的标准,设置问题过多,压缩了知识传授的时间。这种课堂虽然看似热闹,但由于提问过多,容易让学生在应付提问过程中应接不暇,没有消化、思考余地,对其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理解带来不利影响。

2.给学生思考总结的时间太短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一些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如果没有得到学生响应,就会将问题进一步细化,或提供一些启示,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剥夺了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而一些问题如果得到了学生的解答,部分教师会立刻提出下一个问题,没有对问题蕴含的数学思想进行解释,对学生的思考结果不进行总结。

3.不重视学生问题求解的过程

课堂上,当学生给出正确答案后,一些教师因为学生正确地回答了问题,就认为他们已经了解、掌握了与问题相关的内容,忽略了学生获得答案的过程。其实很多时候,学生给出正确答案,并不等于真正掌握了问题。因为有时学生是依靠猜测得到答案,有时是按照错误的解题思路、步骤歪打正着获得正确答案。这种忽略问题求解的行为,无疑会造成教学的死角。

4.忽略对学生回答的处理

一些教师过于死板,认为与标准答案不一致的答案都是错误的,如果学生回答的与标准答案有出入,就否定学生的想法、思路,而且对学生回答过程中暴露的错误、问题不适时进行评价、分析。部分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方式也过于单一、流于形式。多数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仅仅是简单地进行重复,没有进行适当的总结与引申,无法做到集思广益、举一反三,处理学生答案时态度含糊不清,追问没有体现出一定的深度、梯度,这就是对学生思考成果的浪费。

三、建议与对策

上述种种问题都体现出当今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缺少有效性,没有体现出提问应有的效果,下面就将针对上述情况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1.通过提问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引入

首先需要通过提问正确引入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个、多组彼此之间具有关联的问题,设计的问题需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规律,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思维积极性。

例如,在教“圆”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是圆的?从这一问题出发,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出一系列相关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从而将圆的概念进行过程化的解释,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整个学习气氛活泼、生动,帮助学生理解圆的本质属性。

2.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比探索思维

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将旧知识灵活运用到新情景中,使新的教学知识和学生原有认识结构进行顺应与同化,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教学实践证明,领悟型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类比思维能力。

例如:在“分式加减法”教学中,在授课前教师需要将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法进行归纳介绍,将其集中到一个整体中进行复习,然后让学生去思考,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直接进行分式加减,进而概括分式可以直接加减的规则;在此基础上,设计领会型问题,例如,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会出现什么问题等。在教学中需要针对教材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领会型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类比思维。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探究型问题让学生进行类比,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这也体现出数学教学的逐渐深化。学生对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新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能够产生新的思维成果,从而体现出数学的灵活性。例如,教师针对同一个数学概念、公式,可以提出不同问题,指导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去运用、理解。

总之,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表明其内在关联,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

3.合理选择问题,对学生回答进行高效评价

设计问题远远不够,教师还应该结合实际教学目标,以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整体化为目标,选择合适的问题,尽量每节课都围绕一个重要问题展开,从而让学生明确课堂目标,把握教学重心,进而在重心问题的基础上选择多个小问题,从而体现出重点与细节的统一,以及层次性和梯度性。此外,问题还应该来自书本,让学生意识到,解决问题时需要认真仔细地阅读课本,并且需要在课本内容基础上进行思考。问题的选择还应当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让学生可以品尝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让一般学生受到鼓励,并且给优秀生一定的挑战,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提高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学习信心。

教师还应充分肯定那些回答正确或者提出创新答案的学生,在肯定的基础上进行追问,让学生尽量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对回答出错的学生,教师也应该肯定其努力,并且给出一定的提示,合理地引导。

四、总结与展望

新课改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培养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在今后,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并完善各方面的水平,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检验理论,赋予初中数学教学新的活力与思想。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颐和中学)

(责任编辑:张迿)

猜你喜欢

思维数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写字大课堂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