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拟态环境

2014-07-23梁锋

新闻前哨 2014年5期
关键词:李普曼拟态传播媒介

梁锋

美国学者瓦尔特·李普曼(WalterLippmann)在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PublicOpinion,也译作《舆论学》)一书中,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拟态环境是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拟态环境有如下特点: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另一方面,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

拟态环境并不是真实环境,它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人们对真实环境做出反应时对真实环境形成的影像。它含有真实的成分,并不是完全虚假的环境,而人们在行动的时候,则将它当作真实的世界。

在李普曼看来,拟态环境是由传播媒体在人与现实环境之间插入的信息环境。它并非客观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经过传播媒体选择、加工(如采访、编辑)以后向人们提供的模拟环境。因此,它具有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pseudo)的特点。但由于传播媒体的选择、加工往往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如报社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而把这种拟态环境当成了真实的客观现实环境来加以接受,并据此做出行为反应。而要害在于,人们所接受的拟态环境虽然是模拟的,非绝对真实的,但他们所做出的行为反应却是现实的,绝对真实的。

按李普曼的观点,欲得到关于现实环境的真实图景是枉费心机。现实环境如此巨大、复杂而又稍纵即逝,根本不可能被直接感知。人类在这个环境中生存和行动,必须将其构成一个更为简单的模式。大众传播媒介营造了一个介于人类和现实世界之间的拟态环境。对我们而言,在制约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方面,媒介环境常常比现实环境显得更加重要。

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

李普曼基于其理论预设得出了一种关于社会舆论的令人可悲的宿命——受众无法摆脱的被宰制与被歪曲的关于这个世界的意义与想象。

拟态环境实质是大众传媒构建的环境,因此传播媒介应该说是拟态环境主要塑造者。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巨大和复杂化,对超出自己经验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效性对于突发事件报道是极为重要的,大众会希望第一时间接收到事件信息,这就对于媒介在有效的时间里全面向人们提示的真实环境增加困难,在建构拟态环境时,难免出现与现实环境偏差的现象。

1968年,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认为在拟态环境中,起初不具代表性和普遍性的观念、价值、行为方式等,在经过大众传播后具有了重要性,而与拟态环境存在一定距离的真实世界,在大众传播的作用下越来越向拟态环境靠拢。藤竹晓指出,大众传播提示的虽然是拟态环境,与客观环境有很大差异,但由于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大众媒介的信息来判断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的结果作用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及新型传播方式出现与日益普及带来了新闻传播革命式的转变。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的,以网络为平台的个人网站、网页、bbs平台、个人博客等等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个人传播方式以其极低的技术门槛、极宽松的自由环境、极广阔的传播范围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界限与范围。在互联网传播媒体的时代,任何以宰制性权力为后盾的意图掩盖事实真相、编织谎言、愚弄公众的做法在互联网媒介以及众多普通民众传播者面前已几乎不再可能。<\\Y8\本地磁盘 (F)\2011-新闻前哨\2014-1\BBBB-.tif>(湖北日报传媒集团)endprint

猜你喜欢

李普曼拟态传播媒介
章鱼大师的拟态课堂
模仿大师——拟态章鱼
公众舆论:能否从悲观论转向乐观论——互联网时代对李普曼《公众舆论》的新思考
反腐报道中的大众传播媒介
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研究
过于理想化的拟态呈现:《非你莫属》节目塑造的求职环境
公众 民主 媒介:李普曼与杜威论战刍议
李普曼新闻传播学说在中国的早期接受
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及传播媒介的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