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靠抓什么引领学生解读文本
2014-07-23李文举
李文举
语文教师要想使上课效果更好,策略之一就是正确地解读文本。教师依据文本提供的信息引领学生解读文本,文本解读好了,上课的效果不言而喻。特级教师李蒙钤就对上好一节课谈过自己的看法:“这法那法,吃不透教材就没法。”这种看法可谓一语中的。那么,教师要靠抓什么引领学生解读文本呢?笔者以为,解读文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 抓住课题解读文本
课题是文本的眼睛,透过课题,我们能够看到文章的宗旨所在。有些标题常常是已经明示或暗示了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看法及主观倾向性。抓住了课题,我们能较快进入对文本内容的解读,至少可以为深层次解读文本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语文三年级上册《军神》一课,教师可以扣住文章的课题设计问题:谁是“军神”?(刘伯承)为什么称他是“军神”?(因为他在做手术时表现得非常顽强。)课文是如何写出他是“军神”的?(沃克医生给他做手术时,在他眼睛上刮了七十二刀他都没有吭一声。)三次追问以后,教师再相机引领学生往下解读文本:“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书中怎样写刘伯承是一位军神的。”(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读书。)
再如执教二年级上册《猴子种果树》一课时,教师可以扣住课题这样设计问题:猴子种了几次果树?(四次)猴子是怎样种果树的?(种了一种树没过几天又种了另一种树。)这只猴子为什么啥树也没种成?(因为它没有耐心、没有主见。)师:“接下来我们看看这只猴子是怎样种树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对于三年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我们又可以这样抓住标题设问:“谁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王维为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那天,王维看到家家户户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王维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亲之情?”(他通过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思亲之情。)“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王维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亲之情的。”……
由此看来,教师在引领学生品读课文时,可以牢牢抓住课题切入课文,深入研读,这对引领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 抓住关键词解读文本
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教师牢牢抓住这些关键词,引领学生解读文本时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比如笔者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三顾茅庐》一课时,就抓住文中的“诚心诚意”一词来布局:
师: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你从哪里能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
生: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
生:“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生: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侍侯。
生: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生:“刘备站在台阶下等候。”
生: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
由此看来,教师抓住了“诚心诚意”一词,就能串起整篇课文,可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再如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白杨》一课:
师:(教师用手指着题目后面的那个最大的问号)作者是单纯写白杨树的吗?请大家读一读最后一节,边读边想。
生:(自由读最后一节)“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学生读书的时候,老师板书:又……沉思。)
师:作者在“沉思”前为什么加了个“又”字?
生:因为课文前面用过“沉思”这个词,所以这里加了个“又”字。
师:说的对。这叫“前后照应”。请你读读前面带“沉思”的句子。
生:(读)“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
师:作者写的时候前后照应,我们读的时候就要前后联系。我们先看看,课文中的这位叔叔第一次在想什么。
生:第一次在想白杨树。因为书上写了“他望着……出神。”
师:说得有根有据。他在想白杨的什么呢?
生:他在想白杨的高贵品格。
师:对,想白杨的品格,同时也在想自己。让我们再把第14小节背诵一遍,不会的同学可以看书。(全体齐背第14节。)
师:最后,他又在想什么?请默读最后一节,仔细想一想。(学生默读最后一节。)
生:他还在想白杨树。
师:是吗?还在想白杨树?
生:是的,这次是在想小白杨树。
师:有门儿!你再读读最后一节,特别注意第一句话。看他到底在想什么?
生:(默读课文后)是在想他的孩子,孩子能不能在新疆生活。
师:(异常高兴地)对呀!他是在想孩子们能不能像他这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能不能?答案找到没有呢?
生:孩子们也会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说一说根据。
生:他看到铁路两旁有几棵小白杨正在成长起来。他想,他的孩子也会像小白杨一样,在边疆成长起来。
……
在于老师的课例中,他仅仅抓住“沉思”一词,就将整篇课文串联了起来,课文也上得简洁高效。可见,抓住了课文的关键词语,就能直指课文的中心,既从整体上统领了课文,又能省时省力,集中火力突破课文的重难点。
三、 抓住重要句子解读文本
教材中有些句子对表现课文的中心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类句子概括性强,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与全文有着至为密切的联系,对文本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时,我们如果能抓住文中这些重要句子引导学生质疑,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比如三年级上册《军神》一课最后,有这样一个句子: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在第二课时上课伊始,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话切入新课:“同学们,刘伯承在手术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勇敢,连德国老军医沃克先生也不禁失声赞叹。他是如何赞叹的?”(学生读沃克医生的这句话。)教师紧接着往下引导学生读课文:“那么,课文哪个地方写出了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一位军神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词语和句子读一读,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加上批注,写出你的感受。”(学生开始读课文,相机做批注。)
再比如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一课中,第二自然段中有这么一句话:“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师投影出示这几句话,学生将这个句子读了几遍后,教师问:“此时此刻,李白和孟浩然都不愿意分别,用文中的词语来说就是——”生:“依依惜别。”师:“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文,找出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的词语和句子,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出你的感受,一会我们共同交流。”生默读批注课文,深入体会李、孟二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四、 抓住课后问题解读文本
课后问题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代替教师的分析和讲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一般来说,课文后面的练习题往往直指课文中心,也寄予了编者的良苦用心。
比如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一课,课后练习中的最后一题是:“联系课文内容,说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我们知道,本文是一篇“文包诗”,课文的内容就是对诗句的解释,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在,教师可以抓住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解决课文的教学重点。
再如四年级上册《雾凇》一课,课后练习的最后一题是:“默读第二自然段,说说雾凇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也是课文的中心所在,抓住并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完成了课文的主要任务。
因此,在备课时我们一定不要忽视课后练习中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对我们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作用极大。
【责任编辑:陈国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