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京软中带硬回击西方

2014-07-23

环球时报 2014-07-23
关键词:乌军黑匣子坠机

● 本报驻俄罗斯、德国特约记者 柳直 青木 ●本报记者 刘洋 ●陈一图片说明:22日,载有马航MH17航班遇难者遗体的火车抵达乌克兰政府军控制下的哈尔科夫。载有282名MH17航班遇难乘客遗体的列车昨天抵达乌克兰东北部城市哈尔科夫,对探寻真相至关重要的黑匣子也被乌分离武装交到马来西亚军方手中。在联合国安理会21日一致通过决议,要求对坠机事件进行公正、彻底调查后,事件似乎出现些许转圜的苗头。但西方舆论对分离武装“不尊重遗体”的谴责以及对普京个人道德水准的炮轰提醒外界,事态仍处在螺旋上升的紧绷之中。这两天,从总统普京到军方将领再到俄常驻联合国代表,莫斯科多管齐下加大对西方谴责的反击力度。外界尤其关注俄军方摆出大量证据,显示事发时不仅乌军战机出现在MH17附近,乌地面火控雷达也有异动。在莫斯科扣动“证据战”的扳机后,白宫宣称俄已“孤注一掷”,欧盟国家外长则聚在布鲁塞尔商讨如何更新制裁。对于真相,有关各方都显得异常渴望,但显然,真凶也正在他们当中。普京:俄将尽全力配合调查“俄将为实现全面、深入、透明的调查尽一切所能”,22日在克里姆林宫召开的俄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总统普京这样说。当下美国与西方舆论对俄施加巨大压力,指责其庇护“对击落MH17航班有重大嫌疑”的乌东部分离武装。普京表示,“我们被要求向东南部武装施加影响,我们当然会全力这样做,但仅仅如此绝对不够”。他说,正当乌分离武装向马来西亚移交黑匣子时,乌军却对顿涅茨克市发动猛攻,坦克冲入火车站射击,赶赴坠机地点调查的国际专家甚至不敢把头探出车窗。因此,要完成调查,基辅当局必须拿出起码的品行实现停火,起码是短期停火来配合调查。据法新社报道,在普京讲话前不久,乌内政部刚刚宣布政府军重新控制了距顿涅茨克市120公里的战略重镇北顿涅茨克。22日的讲话是普京连续第二天就坠机事件表态。21日,普京发表电视讲话,称有必要尽一切努力确保国际专家在空难地点安全工作,同时表示任何人都无权借坠机事件谋求政治私利。21日,40多名来自非西方国家的媒体记者受邀来到俄联邦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总参谋部作战管理总局局长卡尔塔波洛夫与空军参谋长马库什夫在这里就MH17坠机事件向媒体做了详细说明。“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称,俄军方摆出包括事发时乌军在事发地点周围布防图等关键证据,对乌克兰提出一系列质疑。如为什么MH17坠毁前航线会向北偏移14公里?乌政府军的“山毛榉”导弹系统为何在事发前几日及事发当天出现重大调动?MH17坠机时,一架乌军苏-25战机为何会在距离其仅3-5公里的空域出现,且在坠机前突然转向?卡尔塔波洛夫还就西方媒体流传的一段据称是俄军从乌克兰境内撤走“山毛榉”导弹的视频提出质疑。他说,该视频显示导弹架上少了一枚导弹,因而暗示视频中的导弹发射器就是凶器。“这是造假”,他说,该视频拍摄地是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那里从5月11日起就被乌克兰政府军控制”。凤凰卫视驻俄罗斯记者卢宇光是21日受邀参加俄军记者会的记者之一。他22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俄罗斯军方为这次记者会显然做了充分准备。自俄格战争后,此次事发空域每天都有至少两颗俄侦察卫星对地面动态进行监视。俄军公布的照片显示,乌军在事发地点周边地区部署的山毛榉导弹发射架在事发前几天还在阵地上,在17日当天却消失了。此外,俄军监测到乌军火控雷达15日至17日分别开机7次、8次、9次,18日至19日则分别降到4次、3次和2次。而火控雷达开机是实施导弹袭击的必要条件。卢宇光称,俄军当日提出一个重要说法是监测到乌军苏-25战机事发时出现在MH17前两公里处下方。俄方还称飞机坠毁时美方有一颗卫星飞越该区域,要求美方公布卫星图像数据。卢宇光分析称,俄军实际上是将美国视做“证据战”的对手,对基辅当局提出的一些说法觉得不值一驳,俄军手中似乎还握有更有力的数据,只待美国拿出证据后再放出撒手锏。21日,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配合军方,在安理会大厅对西方发起反击。他指责乌克兰当局造假,“甚至到安理会来欺骗”,且利用国际社会对坠机震惊之机对东部发起围剿。他敦促国际社会在调查结束前不要发表仓促结论和政治性声明,并对调查行动由国际民航机构而非如澳大利亚提议由乌克兰牵头负责表示欢迎。“俄罗斯抛出存在第二架飞机的说法是孤注一掷”,《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国官员21日说法称,乌克兰的苏-25战机无法飞到万米高空,俄方说法是“近乎绝望的宣传”。但俄军方反驳称,苏-25早期型号难以飞上万米高空,但现在服役的新型战机可以做到,俄罗斯飞行员就可以完成,“只是需要耗费一些体力”。西方“道德战”仍在升级“这些盒子将会揭露真相”,21日,“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总理博罗代在将MH17失事客机的黑匣子交给马来西亚军方时这样说,他同时指责基辅当局栽赃分离武装是在发动“信息战”,称分离武装已为配合调查尽了全力,同时重申,“我们根本没有击落客机的技术能力。”“黑匣子交出来了,但数据会不会已被分离武装篡改?”CNN22日提出此问题时称,技术专家认为,不存在这样的可能性,黑匣子的安全性很高,一旦被人篡改,调查人员会立即发现。文章说,分离武装交出黑匣子是事态重大进展,但不代表关键问题全部迎刃而解,(上接第一版) 它能告诉人们飞行员当时是否知道即将遇袭,但不能说出是谁按下了导弹发射的按钮。德国《萨克森日报》说,现在分离武装与基辅都有所谓的证据,“真相战争”已打响。21日,CNN公布了其对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的专访。他在采访中将MH17被击落比做“9·11”和洛克比空难,要求国际社会“做出选择”。他还强调事发时“乌克兰所有战机都在地面上”。《乌克兰真理报》称,波罗申科在采访中还表示,如果对俄的制裁没有效果,乌克兰将转向美国国会,要求给予乌克兰北约以外主要盟国地位,就像以色列、日本、韩国和菲律宾那样。“我认为波罗申科应该先取信于东部地区的老百姓,让他们相信自己不会遭到镇压或变成二等公民。但从目前看,乌克兰一点让步都不想做出”。22日,伦敦前市长利文斯通对“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这样说。在西方社会,这样的声音凤毛麟角。21日,先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指名道姓称“普京必须证明他全力支持公正调查”,同时谴责分离武装没有妥善处理遇难者遗体,是对遇难者的“侮辱”。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22日又点名指责普京没保护好坠机现场,他宣称分离武装对现场证据进行了大规模篡改,重型机械在现场的活动“如同在拆房子”。他还说,“过去24小时普京说得不错,现在要看他做得怎么样”。法新社称,国际社会另一个愤怒点是分离武装虽然交出了遇难者遗体,但在装有遗体的冷藏列车出发前,没有举行庄严仪式。“安抚+咆哮”,美国《纽约时报》称普京正用这样的策略对抗西方,一方面宣称愿配合调查,让分离武装交出黑匣子和遇难者遗体,同时坚决不承认错在莫斯科。该报称,普京21日发表电视讲话时表情苍白,不敢直视镜头,明显是底气不足。该报社论指责俄罗斯不承担责任,反而质疑乌克兰军队与MH17坠毁有关,是“栽赃嫁祸”。该报驻莫斯科记者则在报道中写道,西方的谴责已在俄民众中掀起怒火,30岁的销售经理卢金娜说,“西方说要进行全面调查,为什么调查没开始就说是我们击落了飞机?我们都知道调查会是什么结果,俄罗斯会成为全世界的替罪羊”。俄罗斯国内舆论的愤怒情绪更明显。俄《观点报》题为“华盛顿需要闪电战”的文章说,美国在事发后迅速对普京施加巨大的精神压力,未来如果查明击落客机的是乌克兰军人,已经崩溃的美国霸权将遭受沉重打击。美国想让欧洲人觉得普京像希特勒一样双手沾满欧洲人的鲜血,此次事件很可能是美国情报人员指示乌克兰军人所为。俄《今日报》22日也说,客机是在美国操纵下被击落的,目的是破坏俄罗斯的国际声誉。可以预料,未来美国会不断向普京泼脏水。俄《国防》杂志主编罗特琴科说,美国当年能诬陷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今天就能诬告俄罗斯与坠机有关。“美国人为什么不公布事发地卫星信息,他们在掩饰什么?”欧盟准备对俄武器禁运?“欧盟领导人的表态非常清晰,也很强硬,但如果欧盟国家外长们不能就对俄罗斯实施更严厉制裁达成共识,表态就没什么意义。看到MH17坠落,看到遇难者遗体遭受残忍对待,欧洲必须行动起来,让普京说到做到。”21日,《纽约时报》在其社论中敦促欧洲,因为一天后,欧盟国家外长们齐聚布鲁塞尔,讨论如何进一步制裁俄罗斯。讨论的焦点是是否对俄实施武器禁运。而英国媒体在推动这项制裁时尤其积极。英国《金融时报》22日题为“欧洲应迫使普京三思而行”的社论中说,MH17坠机后,比起美国,欧盟各国政府因担心惹恼重要邻国俄罗斯,在制裁方面态度勉强得多。德国和意大利依赖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法国不愿意失去价值12亿的对俄出口“西北风”战舰的大单。在超过200名欧洲人遇难的重大灾害之后,欧盟不能再无动于衷了。英国首相卡梅伦21日率先提议要求欧盟对俄实施“第三阶段制裁”,尤其是实施武器禁运,他还特意提到法俄军售合同。英国《每日电讯报》称,卡梅伦首先要做的是说服法国总统奥朗德和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不能因为担心得不到俄罗斯的油气令半个大陆陷入黑暗而任由“恶霸”普京欺负。22日,奥地利外长库尔兹在推特上称,欧盟委员会将在几天内决定对俄防务部门实施制裁,包括武器禁运。现在难办的是即将向俄交付战舰的法国。奥朗德已表示,法国将继续向俄交付首艘“西北风”战舰,另一艘战舰是否交付将视俄态度而定。俄新社称,普京22日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表示,乌克兰危机进展令俄不能接受。有消息称,他在会上强调多个要点,包括坚决反击国际最后通牒和制裁;反击法西斯、极端势力和颜色革命;俄罗斯人不管在哪儿,国家必须保护其利益不受侵犯;在克里米亚重建军事设施以应对北约在东欧国家增兵。▲

猜你喜欢

乌军黑匣子坠机
美报告:乌军持续作战能力正在下降
黑匣子究竟是什么
东航失事客机第二部黑匣子抵京
埃塞坠机,157人遇难
乌总统渲染“八万俄军压境”
快递黑匣子
黑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