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德育于作文教学之中

2014-07-23郑丽敏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评改选材审题

郑丽敏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在作文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悟道,有机地渗透德育,这对于提高人才素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至关重要的。从“在审题中,确定德育导向;在选材中,把握德育契机;在评论中,强化德育效果”几方面展开论述,阐述了寓德育于作文教学之中的观点。

【关键词】作文教学 德育 审题 选材 评改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它除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外,还要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因此,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站在育人的高度教书。这对于提高人才素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至关重要的。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多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悟道,有机地渗透德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作法是:在审题中,确定德育导向;在选材中,把握德育契机;在评论中,强化德育效果。

一、在审题中,确定德育导向

审题是作文的关键。学生能否正确审题,决定作文的成败。审题正确,写出来的文章就扣题;反之,审题有误,写出来的作文就离题。所谓德育导向作用,就是指在审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要求,弄清为什么写,即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或是赞扬一种精神,或是说明一个道理,或是吸取一个教训,或是给人一种启迪。教师在指导中的坚定、鲜明的政治态度,就体现了社会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具有导向作用。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长于形象思维。因此,他们容易从直观的角度去审视题目的具体意义,而对题目的含蓄、隐蔽、深刻的本质,往往不善于作深入的分析,不能准确地把握题目中重点词语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小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少,知识经验贫乏,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往往会出现思维的片面性和肤浅性,偏离题目要求,当然也不会写出中心明确的作文来。所以,我在指导学生审题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目的。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家乡一处你所喜爱的景物,要抓住景物特点细致描写”这次习作中,我首先让学生思考这次作文提出几点要求?学生思考后回答:“这次作文要求可以分为三点:(1)写家乡一处景物;(2)要抓景物特点细致描写;(3)这处景物必须是你所喜爱的”。可见,学生从“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三个方面较为正确地理解了题意。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文为意而发,意在文之中。”我觉得在这三点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弄清楚为什么写。于是,我要求学生不仅要说出写哪一处景物,那处景物有什么特点,而且一定要说出为什么喜爱这处景物。有的学生说:“我想写家乡的松花江。松花江的特点是江面宽、江水急、江上来往船只多,江岸游人络绎不绝。我是喝松花江的水、吃松花江的鱼长大的,松花江是我家乡的骄傲,所以我要写松花江。”有的学生说:“我想写家乡的森林公园。森林公园的特点是树的数量多,树的种类多,每到夏季那里就是绿色的海洋。家乡的森林公园,不像原始森林那样天然形成,它是林业工人叔叔亲手栽植的,它绿化、美化了我的家乡,它防风、排涝,成为家乡的绿色屏障,所以我要写森林公园。”有的学生说:“我想写我家门前的小花园。小花园的特点是花多、草多,还有一座假山。这座小花园虽比不上大公园美丽,但是这里的花是我亲手栽,草是我亲手种,假山是我亲手堆。清晨,我在花下晨读;傍晚,我在草地上乘凉。我对小花园有特殊的感情,她是我心目中的乐园,所以我要写小花园。”从几个同学的发言中,已经不难看出,他们的字字句句都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这里没有刻板的训导,没有牵强的说教,然而学生已经在学作文中悟出了“道”,正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在选材中,把握德育契机

如果说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那么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则是文章的血肉。学生作文,不仅要学会审题立意,而且要学会选材,这样,才能写出有灵魂、有血肉的好作文。

选材的生命力就在于材料的真实性,越是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材料,越富有表现力、感染力。从目前小学生作文现状来看,主要是“假”“空”“抄”现象严重。“假”是说假话,口是心非;写假事,胡编乱造。“空”是内容空洞,无具体事实。“抄”是东拼西凑,抄作文选。这样不仅严重地影响作文的思想质量,而且助长了一种不正确的文风。

叶圣陶老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小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也都是社会中的人,社会上各种思潮在他们的思想上或习作中必然会有种种反映。学生在作文选材中敢于说真话,写真事,这就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契机”。所以,我在指导学生选材时,鼓励学生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或亲耳所闻、亲眼目睹的有真情实感的材料,及时把握德育契机,把作文与育人逐步统一起来。

例如,语文教材中有一个基础训练,要求学生写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第一次作文,全班绝大多数同学都写了自己做的一件好事,而且我也从中了解到个别同学的作文选材不真实。

为了真正做到寓教于文,以文悟道,第二次我要求学生写一件自己做过的错事,并且声明不告诉家长,不秋后算帐。我觉得这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批评、正确评价自己、明辨是非的极好机会。“是”和“非”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对“是”和“非”,有的孩子能分清,有的孩子分不清。如果“是非不分”,或把“是”写成“非”,或把“非”写成“是”,那样文章的思想质量就无从谈起。因此,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是写好作文的首要问题,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同学们明确了要求,解放了思想,纷纷动笔成文。别看有的同学会把无中生有的好事安到自己头上,但他们决不会轻易把别人做的坏事写到自己名下。于是,一些鲜为人知的错事便一件件跃然纸上了。有的学生写:自己为了玩电子游戏机,撒谎向妈妈要了5元钱。当妈妈询问要钱做什么时,自己胡编说交给老师了,妈妈问老师收钱干什么,自己又答不上来,只好支吾说不知道。现在想起来真惭愧,既对不起妈妈,又对不起老师。有的学生写:自己在家门前玩,发现一辆没上锁的自行车,便骑走玩了几圈,回来发现还没有人来取,又骑走玩了半天。后来,整整骑一周才送回原处。虽然没见到车子主人,但可以想象失主多么着急,悔不该当初干这样的事。有的学生写自己和父母顶嘴,有的学生写自己考试打小抄,有的学生写自己欺负同学,甚至有的学生写出自己作文时抄袭别人的范文等。全班40多人,虽然都写错事,但选材无一相同。从一篇篇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情实感的作文中,我看到一颗颗诚实的种子正埋入他们的心田。孩子们在文题面前的反思,在选材中所表现出来的求真求实,正说明了他们在作文中逐步学会了识别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正在不断增强抵制错误思想影响,弘扬正确思想的能力。

三、在评改中,强化德育效果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作文教师改的现象。叶圣陶先生曾一再呼吁“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这也是叶老语文教学思想“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作文教学上的体现。

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实际上是培养学生评论、鉴赏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篇文章无论写得好还是坏,它总要反映作者对某件事、某个人的看法和思想感情。所以,评论一篇作文,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小作者的道德品质、行为表现、认识能力、褒是贬非、扬善抑恶、爱美憎丑、留真去假的评论过程。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注意通过评改作文,让学生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熏陶,产生强化意识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强化德育效果,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文明行为,真正做到“文如其人”。

例如,结合语文基础训练,我给学生出了一个作文题目《我长大了》。应当看到当代的小学生思想活跃,聪明开朗,但也应看到独生子女增加,家庭娇惯,生活条件优越,也使部分学生依赖性强,不关心他人,轻视劳动等。因此,我出的这个作文题和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密切相关,他们觉得有话可说。作文前,我领着学生重温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作文时,我要求学生要选择真实、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自己长大了。作文后,我开始组织学生评改。有的学生写道:我已经12岁了,可是在爸爸、妈妈眼里,我总是小孩。他们什么事也不让我自己做,我几乎过着一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姐生活。有一次,老师开会,我们早放学一会儿,不等妈妈来接,我自己背着书包穿过4条马路来到妈妈单位,把妈妈吓了一跳。妈妈惊奇地问我怎么来的?我自豪地说:“我自己走来的,我长大了!”这位同学读完作文后,其他同学立刻从选材、立意、构思、语言等几个方面进行评论,同学们认为用“独立背书包过马路”这件极为平常的小事向妈妈证明“我长大了”,选材好,以小见大,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家长对我们太不放心,把我们看作蛋壳里的鸡雏;二是我们依赖性太强,12岁了才第一次自己独立过马路。

原文的小作者也参加了评论,她说:“确实如此,但是从那件事之后,妈妈开始对我有了一种信任感,妈妈也承认‘我的女儿确实长大了。”接下去,有的同学写自己能收拾屋子,有的同学写自己能洗衣服,有的同学写自己能刷碗,有的同学写自己能钉钮扣,有的同学写自己能给爸爸妈妈做饭……同学们在作文中大声疾呼:“我们不要做‘小皇帝,我们要做生活的‘小主人”。通过互评互改作文,孩子们的心灵在互相交流中受到熏陶,思想在互相启迪中得到升华。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情实感,表现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不良风气的抨击。为了把“作文与做人”进一步统一起来,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家长听,而且要求家长把孩子在家的真实表现反馈给老师,以便我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强化德育效果。

叶圣陶先生曾说:“写东西全都有所为”。这一精辟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揭示了“教作文与教做人”的辩证统一关系。作文教学的难度就在于它是一种作者思想、生活、知识、文学等各方面的综合训练;作文教学的深度就在于它反映在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做所为的相互渗透之中。实践证明,作文教学为德育工作、教书育人提供了基础,以文悟道、相机渗透,又推动了作文教学。这就是寓德育于作文教学之中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猜你喜欢

评改选材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三招”学会审题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作文要厚积薄发
培养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试论作文教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