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的压疮发生及风险因素调查与分析
2014-07-23季兰芳陈如意
张 焱,季兰芳,陈如意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浙江金华 321017)
截止2009年底全国失能老人已达940万,部分失能老人1 894万,预计到2020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口将达2 185万。这些老年人大部分在社区中生活,主要在自己家中接受长期照护[1]。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由于罹患多种疾病、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等,其家庭获得性压疮已经成为居家护理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压疮是骨隆突部位的软组织因长时间受压而出现的局部损害[2]。压疮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更可显著增加其病死率、造成巨大的医疗卫生资源浪费[3]。目前对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压疮的研究大多为住院前后的回顾性分析及追踪观察,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旨在描述这一人群的压疮发生现状并探究影响因素,为社区及居家护理实施压疮预防干预、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寿命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纳入标准:年龄≥60岁;需要长期照护且居家护理时间≥3个月者;对本调查知情同意并自愿配合调查者。排除标准:各种皮肤病患者及灼伤患者。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从金华市市区和农村各随机选取3个社区的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909名为调查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压疮分为压疮组和无压疮组。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1.2.1.1 一般人口学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居住地、体重指数、学历、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以及主要照顾者情况。
1.2.1.2 卧床时间与分级 根据卧床情况分为卧床时间≤3个月、>3个月;卧床分级:A 级为室内生活一般能自理但无人扶持则不能外出;B级为大部分时间卧床,离床时间<4h/d;C 级为全天候卧床[4]。
1.2.1.3 压疮分期 压疮分期采用美国压疮顾问小组(the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推荐的经典四期分期标准[5]。Ⅰ期:皮肤完整,可出现温度、硬度、感觉等改变,表现为局部持续红斑或发紫;Ⅱ期:表皮、真皮或包括两者在内的部分皮肤破损、溃疡表浅,表现为皮肤磨损、水泡或凹坑;Ⅲ期:全层皮肤破损,皮下组织受损或坏死,但不穿透皮下筋膜,表现为较深的凹坑可伴有临近组织的损害;Ⅳ期:全层皮肤破损,深组织坏死,肌肉、骨或肌腱、关节或关节囊等支持性结构受损,可出现临近组织破坏和窦道形成。
1.2.1.4 自理能力评估 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6](Barthel指数)和Lawton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量表[7]对长期照护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ADL 量表包括:修饰、进食、穿衣、大便、小便、用厕、转移、活动、上下楼梯、洗澡10项内容,根据是否需要帮助及其程度分为2或4个层级,对应0、5或0.5、10、15分,满分为100 分,得分越低显示功能障碍越严重。IADL量表用于测量在社区独立生活的能力,包括外出活动、上街购物、食物烹调、家务维持、洗衣服、服用药物、使用电话能力、处理财务能力8个方面内容。满分24分,表示完全独立,<24分则为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得分越低失能程度越重。
1.2.1.5 压疮危险评估 采用1962年Doreen提出的Norton量表[8-9]评估压疮危险,量表共5条目:一般身体状况、神志、活动度、移动度和失禁。总分为20分,得分越低,提示压疮风险越大,常用临界值为14分。
1.2.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评估相结合的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课题组成员担任调查员,采取与研究对象面对面的方式收集资料后填写,对于智力障碍、意识不清及无法配合完成问卷的老年人,均由其主要照顾者代替回答。调查问卷填写后当场回收以保证问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2.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压疮发生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2 结 果
2.1 问卷回收及分组 本研究共发放909 份问卷,回收问卷907份,有效回收率99.78%。按有无发生压疮分为压疮组234例,无压疮组673例。
2.2 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压疮发生情况 234例(25.8%)发 生 压 疮433 处,I期78 例(33.3%),Ⅱ期116 例(49.6%),Ⅲ期和Ⅳ期分别有35 例(15.0%)、5 例(2.1%)。 压 疮 总 面 积≤2.0cm2152 例(65.0%),2.1~5.0 cm274 例(31.6%),>5.0cm28例(3.4%)。压疮发生部位排位排在前3位的是骶尾部185处(42.7%),髋部84处(19.4%)和足跟48 处(11.1%)。发生压疮的老年人中有195 例(83.3%)使用了减压辅具,39例(16.7%)未使用任何减压辅具。
2.3 两组老年人的一般人口学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人一般人口学情况比较
表1(续)
2.4 两组老年人不同卧床时间及卧床分级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老年人卧床时间及卧床分级比较
2.5 两组老年人ADL 量表及IADL 量表得分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老年人ADL量表及IADL量表得分情况比较分
2.6 两组老年人Norton量表得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老年人Norton量表得分比较 分
2.7 老年人压疮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以压疮是否发生作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婚姻状况、卧床时间、卧床分级、ADL 得分、IADL得分、Norton 量表评估得分等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引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中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压疮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3.1 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与压疮发生相关分析 Takahashi等[10]调查发现美国需长期照护男性老年人压疮发生率明显高与女性,本调查结果与其一致,其原因可能是男性体表的疼痛敏感性低于女性,而对疼痛的耐受性高于女性,对过度压迫的疼痛刺激较女性感受弱[11],因而不会自主更换体位或者要求更换体位;年龄越大压疮发生率越高,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皮肤容易干燥、抵抗力下降以及大脑反应逐渐迟钝、感觉减退、痛阈降低有关[12],但本次调查得出90 岁以上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压疮发生率为39.22%,并不符合与年龄成正比的趋势,可能与本次调查纳入90岁以上的调查对象例数过少,样本量不足,未能充分体现这一年龄段的压疮发生率有关;体重偏轻者压疮发生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超重及肥胖者,Baumgarten等[13]在同类研究中得出的结果显示,低体重(BMI<18)患者压疮发生率是其他患者的1.6倍,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但曹珊等[14]在调查分析患者压疮危险因素时发现,体重指数与压疮发生无明确相关(P>0.05),由此可见,体重指数在压疮发生中的影响还不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未婚老年人压疮发生率高于其他婚姻状况者,这可能与未婚的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没有配偶和子女,缺乏良好的照顾,导致其压疮发生率较其他婚姻状况者显著增高,本调查中16例发生压疮的未婚老年人均在卧床后由其他亲属或社会服务人员照顾,照顾者对老人的照顾仅限于最基本的生活照料,缺乏压疮防护的基本知识,使其发生压疮。
3.2 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的卧床时间和卧床分级与压疮发生相关分析 相关研究[15-16]结果表明,卧床后缺乏活动是导致老年人发生压疮最重要的因素。本次调查显示卧床时间、分级与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压疮发生有关联,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全天候卧床的老年人压疮发生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卧床分级者,再次证实因为卧床使机体活动减少或缺乏是导致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压疮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究其原因可能与卧床分级为B级、A 级的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有部分时间是处于坐位或坐于轮椅上有关。因此,在护理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时,应充分重视卧床时间与分级对压疮发生的影响,鼓励老年人加强自身活动,及时帮助老年人改变体位,尽可能让全天卧床的老年人转为部分时间卧床,并逐步增加外出活动时间、减少卧床时间。
3.3 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压疮发生相关分析 本此调查结果显示压疮组ADL、IADL 得分均低于无压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因为年老本身造成活动乏力导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加之罹患多种慢性疾病,进一步造成身体功能障碍和活动能力降低,日常活动需要依赖他人完成,使身体活动和移动等都减少,增加了皮肤受压等危险因素而发生压疮。在社区及居家护理中,需要对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及时进行评估,并且为其创造、提供便利的生活设施及居住环境,如穿着简便的衣裤、安全的沐浴设施、如厕及行走辅助器等,同时尽量保存和改善其残存的自理功能,特别是使用电话、进食、服药等工具性生活能力,通过不断强化保持其功能,对洗漱、穿衣、如厕等可以试着让老年人分解动作来逐步完成,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提高老年人自身的自理及活动能力,预防压疮发生。
3.4 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Norto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得分与压疮发生相关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压疮组老年人Norton量表总分及各条目得分均低于无压疮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Norto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和居家长期照护的老年人压疮发生相关,Norton评分越低,发生压疮危险性越高,危险程度越大,与商良妹[17]对212例压疮高危患者的研究报道一致。因此在社区及家庭护理中,应加强压疮危险因素评估[18],及时发现压疮高危人群,制定有效的预防干预策略,对老年人进行个性化护理以降低压疮发生率。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大多行动受限,自理能力较低,主要依靠照顾者完成日常生活,其照顾者能否掌握相关压疮知识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对长期照护老年人的照顾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培训,指导其掌握压疮防护的知识,及时对老年人压疮风险进行评估,完成预防压疮的日常工作。
[1]张秀伟.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特点与居家照护的护理学思考[J].全科护理,2011,9(15):1384-1386.
[2]冯志仙,邵乐文,章梅云.持续质量改进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3,12(6):592-594.
[3]Ready M,Gill SS,Rochen PA.Preventing pressure ulcers:a systematic review[J].JAMA,2006,296(8):974-984.
[4]陈茜,叶敏.老年卧床住院患者便秘的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9):805-807.
[5]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1-87.
[6]候岩芳,刁振明.应用ADL量表实施分级护理对基础护理及分级服务满意度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0-62.
[7]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
[8]曹海萍.Norton评估表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5):55-56.
[9]王彩凤,巫向前.3种压疮危险评估量表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3):13-16.
[10]Takahashi PY,Chandra A,Cha SS.Risk factors for pressure ulceration in an older community-dwelling population[J].Adv Skin Wound Care,2011,24(2):72-77.
[11]彭慕云,杨晓苏.疼痛性别差异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19(11):690-692,697.
[12]邵美红.老年病人压疮形成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J].全科护理,2008,6(28):2559-2560.
[13]Baumgarten M,Margolis D,Van Doorn C,et al.Black/white differences in pressure ulcer incidence in nursing home residents[J].J Am Geriatr Soc,2004,52(8):1293-1298.
[14]曹珊,杨荣,卢丽华.老年住院患者压疮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2B):35-36.
[15]Fletcher K.Immobility:geriatric self-learning module[J].Medsurg Nurs,2005,14(1):35-37.
[16]Lindgren M,Unosson M,Fredrikson M,et al.Immobility-a major risk factor for development of pressure ulcers among adult hospitalized patients:aprospective study[J].Scand J Caring Sci,2004,18(1):57-64.
[17]商良妹.诺顿评分在压疮预警干预中的应用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1,10(7):605-606.
[18]蔡仁美,金钰梅.国内外老年长期护理的发展及现状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2,11(7):62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