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年级化学质量检测(二)

2014-07-23崔雅南

试题与研究·中考化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硫酸铜方程式试管

崔雅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O-16S-32K-39Na-23Ca-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本质不同的变化是()

A.食物腐败B.玻璃破碎

C.酿造酱油D.钢铁生锈

2.下列各组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排列的是()

A.氮气、石灰石、纯碱

B.液氧、苛性钠、天然气

C.水、干冰、铜

D.合金、甲烷、空气

3.以下是林林对有关溶液及相关原理的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都是溶液

B.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

C.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在溶液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离子

D.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一般速率比较快,是因为水参加了反应

4.要改正下列错误操作,不需要再补充仪器的是()

5.CeCu2Si2是一种高温超导材料。CeCu2Si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铈(Ce)元素的化合价为()

A.-4B.-2

C.+2D.+4

6.某同学观察演示实验后做的下列笔记不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里燃烧,发出白光

C.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7.磷酸二氢铵(NH4H2PO4)可增强农作物的抗旱能力。这种化肥是()

A.钾肥B.磷肥

C.氮肥D.复合肥

8.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涉及四种原子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示意图中虚线框内的原子应该是“”

D.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9.下列各组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设计实验一实验二实验目的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少量MnO2和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将铁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将银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C将5g氯化钠加入20mL20℃的水中将5g硝酸钾加入20mL10℃的水中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D将植物嫩叶浸泡在10mL蒸馏水中取10mL蒸馏水,通入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再将植物嫩叶浸泡其中模拟酸雨的危害10.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1.“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多食水果和蔬菜,给人体补充维生素

B.牛奶、豆浆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C.大米、玉米是富含糖类的物质

D.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多喝碳酸饮料

12.用下图装置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方法是:将足量的某铁粉用水均匀地粘在试管内壁上,将试管倒立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缓慢上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水能进入试管的最大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1/5

B.该铁粉在试管内发生了氧化反应

C.这一实验可以检验空气的组成不是单一的

D.如把该铁粉改为木炭粉,两者的现象完全相同

1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方法可行的是()

A.Na2CO3固体(KCl):加水溶解过滤

B.CaO固体(CaCO3):加稀盐酸

C.FeSO4溶液(CuSO4):加过量铁粉过滤

D.KCl溶液(HCl):加碳酸钠溶液

14.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可以为人类解除水危机,故人类不必再为淡水危机而烦恼

C.太阳能、水能、风能等资源的利用能有效缓解能源危机

D.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是有效防治水污染的方法之一

15.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少量硫酸和硫酸铜。小军同学取适量废液放入盛有一定量锌粉的烧杯中,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少量滤渣和滤液。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液体的酸性减弱,pH变小

B.实验所得滤液是纯水,可直接排放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锌

D.发生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

16.从Ca、S、H、Na、C、O六种元素中选择,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1)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

(2)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

(3)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氧化物:。

(4)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

17.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后,饮水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给灾区提供尽可能卫生的饮用水,需要对水源进行如下处理。

(1)处理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

①煮沸②加明矾③消毒④过滤

(2)为了除去水中有异味的杂质,可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其具有性。

(3)如果长期使用硬水会给生活、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区别硬水和软水的常用试剂是。为了了解净化后水的酸碱度,可以使用进行测定。

18.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在℃时,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3℃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3)若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取的结晶方法提纯A。

(4)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19.A与B有如下的反应:A+B→C+D。

(1)若人体的胃液中含少量A,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是,A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A、B两溶液刚好发生中和反应时,则此时溶液的pH(填“<”、“>”或“=”)7;写出A、B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A的固体是一种干燥剂,C是蓝色沉淀。则A为,C为。写出A物质的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

20.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

(2)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填“正确”或“不正确”)。

(3)因为氮气具有的性质,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

(4)菜农定期会向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作用。

21.右图所示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只写一种);属于合金的是。

(2)在钢瓶表面涂油漆的作用是。

22.冬日里的一天,某学校五楼学生寝室中一名同学违规使用电褥子,因短路引发棉被着火燃烧。就此事件请你回答:

(1)根据棉被着火燃烧,可以推测棉被属于燃烧条件中的。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大声呼救,导致火势迅速扩大。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3)同寝室的同学在睡梦中惊醒,此时他们自救逃生的措施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②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

③立即跳楼逃生

④藏在衣柜里或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队员赶到现场,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这种方法灭火的原理是。

23.同学们以盖房子的方式总结出了如下物质间的关系。A、B、C均为纯净物,且上、下相邻的物质间均可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若B是氧气,A是“西气东输”的清洁燃料,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B是氧气,B与C的反应现象为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则C是。

(3)若B是一氧化碳,B与C的反应可用于高炉炼铁,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高炉炼铁得到的是(填“生铁”或“纯铁”)。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24.(5分)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实验A中的实验现象是。

(2)由实验B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元素组成的。

(3)实验C中水的作用是。

(4)实验D中燃烧匙中所盛药品为红磷,实验中红磷要过量,其原因是;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可能会使测定的结果(填“偏高”或“偏低”)。

25.(7分)已知,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粉末,可用作呼吸面具里的供氧剂,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放出氧气,供给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某同学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装置①中CO2的制取方法有多种,若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加热NaHCO3固体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选填下图字母)。

(2)装置③中盛装的试剂为,作用是。

(3)④为O2的收集装置,可选用装置或(选填上图字母)。

26.(8分)漂白液是家庭生活中常用的洗涤剂。小明在一次使用漂白液时发现效果不好,怀疑可能是漂白液失效了。于是他将剩余漂白液带到学校,与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制取漂白液的原理为:Cl2+2NaOH=NaCl+NaClO+H2O,其有效成分是NaClO;

②漂白液的漂白原理:NaClO在空气中很快发生反应2NaClO+H2O+CO2=Na2CO3+2HClO,生成的HClO能使有色布条(含有机色素)褪色;

③HClO不稳定,易分解,分解后丧失漂白作用。

【提出问题】剩余的漂白液是否失效?

【实验探究】该小组的实验报告如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适量该漂白液于烧杯中,该漂白液完全失效小组同学对失效后漂白液的主要成分很感兴趣,纷纷提出猜想并作进一步探究。

【提出猜想】小立的猜想:NaCl;小英的猜想:NaCl、Na2CO3;小洁的猜想:NaCl、Na2CO3、NaOH。

【设计方案】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用足量的稀盐酸就可以验证的猜想成立。

为验证另两位同学的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操作预期实验现象实验目的或预期结论步骤①:取适量该漂白液于试管中,加入,静置,观察产生白色沉淀目的:步骤②: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观察结论:的猜想成立,否则另一位同学的猜想成立最后,他们综合小组同学的设计,经实验得出了结论。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1分)

27.(4分)已知,某有机物A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将A和氧气置于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充分反应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如下表所示:

AO2CO2H2O反应前质量/g16a00反应后质量/g004436(1)表中a的值为,有机物A中碳元素的质量为g。

(2)有机物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8.(7分)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取8.5%的过氧化氢溶液40g倒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0%的硫酸铜溶液6.6g,使过氧化氢完全分解。计算:

(1)产生氧气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

一、1.B2.B3.C4.D5.D6.A

7.D8.C9.C10.A11.D12.D13.C

14.B15.D

二、16.(1)Ca(OH)2(2)SO2(3)H2O2

(4)Na2CO3(或NaHCO3)

17.(1)②④③①(2)吸附(3)肥皂水

pH试纸(或pH计)

18.(1)t1(2)3∶10(3)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4)C>B>A(或C、B、A)

19.(1)稀盐酸Fe+2HCl=FeCl2+H2↑

(2)=HCl+NaOH=NaCl+H2O(3)NaOH

Cu(OH)2CO2+2NaOH=Na2CO3+H2O

三、20.(1)0.94%(2)不正确(3)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4)光合

21.(1)塑料(或油漆)钢(2)防锈(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22.(1)可燃物(2)空气进入房间,房间内氧气浓度增大,使燃烧更剧烈(3)①②(4)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3.(1)CH4+2O2点燃CO2+2H2O(2)铜(或Cu)(3)3CO+Fe2O3高温2Fe+3CO2(或4CO+Fe3O4高温3Fe+4CO2)生铁

四、24.(1)底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2)氧(3)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4)使瓶内氧气全部消耗,减少实验误差偏低

25.(1)CaCO3+2HCl=CaCl2+CO2↑+H2OA(2)NaOH溶液除去二氧化碳(3)CE

26.【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放入有色布条布条没有明显变化(或不褪色)【设计方案】小立

实验操作预期实验现象实验目的

或预期结论足量的CaCl2(或BaCl2)溶液检验并除去Na2CO3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或不变色)小洁(或小英)(其他合理方法均可)

五、27.(1)6412(2)25%

28.(1)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0g×8.5%=3.4g

设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

2H2O2CuSO42H2O+O2↑

6832

3.4gx

6832=3.4gxx=1.6g

(2)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质量为:6.6g×20%=1.32g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0g+6.6g-1.6g=45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1.32g45g×100%=2.93%

答:略。

猜你喜欢

硫酸铜方程式试管
化合价归零法配平复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初 春
蓝色泳池水潜在危害的研究
试管难题
冬季的故事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如何安全高效配制硫酸铜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条件探究
离子方程式设错方式透析
冒险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