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2014-07-21孙旭生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党组织师生

孙旭生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引领者,随着国家、社会发展进程的快速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经验和成果。面对当前社会转型期,高校基层党组织对于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着亟需加强的问题。因此,分析影响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对于加强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和高校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实效性因素分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者,应该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加强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但是在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教育过程中又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影响着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一、国际因素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冲击

全球化的经济模式,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各个国家的政治、文化、社会形态及意识形态。通过全球一体化经济这把双刃剑,不仅可以有效地整合全球的资源,推动经济的协同发展,同时又加剧了各国的经济摩擦,特别是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文化渗透搭建了一个便利的平台。高校的基层党组织虽然作为思想教育的直接教育者,但是面对多元文化的交融,特别是在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上的差异影响,很容易导致高校中的群体出现政治立场动摇与政治意识淡薄。高校的师生因受到“糖衣炮弹”的蛊惑,而出现了理念信念背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象。

(一)国际文化思潮的渗透

近些年,西方国家不断通过多种形式与方式,将本国的价值观念通过书籍、影视媒体、网络新闻等传递给高校师生,在“佯装”文化交流的同时,将他们一些本国人民都摒弃的思想传递给高校师生,而部分高校师生由于忽视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让这些西方腐朽思潮有机可乘,高校基层党组织面对这种外来文化的侵入有的时候又是防不胜防,进而导致了高校师生对于理想信念的动摇。

(二)经济全球化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冲击

从一定程度上说,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民族意识产生了削弱效应,这种效应的延伸在一定意义上已经开始直接挑战爱国主义精神。现实的经济效益是目前高校师生做出相关抉择的首选参考条件之一,经济效益已经导致高校中相当一部分群体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校中的基层党组织作为思想引导的构筑者,当与实际的经济效益发生正面冲突时,有的时候会略显不占有利优势。一切经济利益为首要目标的思想交错复杂地在高校校园生活中延伸与扩散,这必然会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理想信念教育产生巨大冲击。

二、国内因素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冲击

(一)改革开放进程中对于高校师生价值观念的影响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积极影响中,带领着高校师生不断进取,并在高校的改革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社会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促使当下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格局,多元化的社会格局促使价值评判标准的多元化,高校师生在多元价值评判选择中形成了复杂、多元的价值取向。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又不得不面对高校师生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错综复杂的思想价值观念。缺少切实有效的精神文化建设,使得高校基层党组织对理想信念教育显得势单力薄,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二)少数不良的社会风气冲击着理想信念教育

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并带领着中华民族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但是不良的社会风气,特别是党员干部的不正之风、腐败问题的出现,高校师生愤恨至极。而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面对社会不良风气有时,又显得“无能为力”。特别是面对悬殊的贫富差距、看病贵、就业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时,又使高校师生在理想信念上产生了困惑甚至动摇,甚至一部分师生开始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了质疑,这些无形中都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做好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挑战。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因素分析

面对当前理想信念教育缺失的现状,高校基层党组织不仅需要考虑分析客观环境,同时也要对自身的实际工作进行反思。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对教育主体及教育理念存在认识偏差

传统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对高校师生开展思想教育时,通常会将讲授人当成主体,听教育的人被视为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产生了明确的界限划分,即无论教育者讲得的内容是什么,受教育者必须全盘接受。这种模式,即所谓的单方面的思想灌输。事实上,从教育的内涵理解,教育是双向的,即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才是真正的教育主体。一直以来,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通常是被理解为通过高校的基础党组织向广大师生灌输既定的思想理论、政治态度、行为约束和道德规范等方面,使高校中广大师生被动的接受基础党组织传递的理想信念。从一定意义上讲,单方面的思想灌输只能称其为是一种工具主义的教育,高校中广大师生根本没有被看作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仅仅是被理解为信息的接收者。因此,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应该对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进行总结,促成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向致力于培养和提升人的主体性的现代理想信念教育转变。除此以外,高校基层党组织中全员育人的理念存在缺失,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人员单纯的认为,教育是讲授者的事情,与个人无关。有的教育者单纯地认为,我只需要完成我本职工作岗位上的业务流程即可,至于工作的实效与氛围的构建却不放在心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明确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真正意义。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脱离实际

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对于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往往存在这样几个方面的现象:

第一方面,即是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趋向稳定,不能够与时俱进。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精神,保证教育内容的一脉相承。但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却出现了绝对化,甚至不考虑讲授内容的时代背景,全盘的讲述给高校师生,不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形势和人们思想意识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这就导致部分高校师生从主观上开始抵触理想信念教育,从而导致部分高校师生存在理想信念的缺失,严重影响了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方面,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内容缺少与社会重大问题的有效融合。当前,对于高校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就是单纯的讲授理论,虽然能够为广大师生构建一个美好的愿景,但是一旦面对社会现实时,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时又使得很多人不知所措,又失去对理想信念的认同。因而在高校基层党组织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妥善的把握理论精髓,有效的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使理想信念教育更为生动。

第三方面,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方面还缺乏针对性。高校师生总体上对于基本的社会准则和价值规范有着明确的认识,但是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多样性发展的影响,高校师生不免会在思想行为选择和价值观取向方面存在特殊差异,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个体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也势必会影响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的教育的实效性。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教育方法落后

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将会促进问题的解决,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如果不采取先进的方法,将不利于高校师生理想信念的养成。因此目前,高校师生理想信念缺失的因素之一也与教育方法的落后有着关联。在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教育过程中,全面接受与完全排斥是经常出现的现象。一些基层组织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全盘接受过去理想信念教育的模式方法,对于外来的,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策略方式择全盘的否定。要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方法只是一种手段,只要在教育中把握住精神实质,无论是什么样的方法,只要有良好的效果就应该被采用。另外,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教育中缺少一定的实践活动,理想信念虽然是思想层面的认知,但是要想思想与行为一致必须需要实践,加深对于理论的认识。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摒弃落后的教育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四)高校基层党组织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理想信念教育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工作队伍,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高校基层党组织教育工作者人员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而当下,高校采取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课堂与讲座报告。针对课堂这一方面,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待加强。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方式认可度不高,很多学生因为几次课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厌倦感。归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任课教师的水平不高,不能够很好的将教育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传授给学生。另外,部分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研能力不足,不能够很好的理解领会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核心,从而导致了教学效果一般。高校基层党组织如果不能够有效的把握课堂这块阵地,很难对高校师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启迪与引导。因此,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选取有能力、有方法、有学识的人员,组建一支有效的工作队伍,切实地做好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

四、高校理想信念受教育者自身因素

目前,很多高校师生除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外,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是导致高校基层党组织难以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广大师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主观认识不够,不能够很好地明辨是非,功利心理极强,特别是主观意志薄弱,一旦一些高校师生面临困难挫折时,就会变得不堪一击。一些受教育者面对在理想形成过程中所遇到的多种矛盾与困难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外界因素,而不从自身考虑,甚至出现危害社会的行为。自身知识储备的贫瘠、主观能动性的缺失、敢于承担困难的认识缺少,都加剧了高校师生理想信念的迷茫和动摇。因而,高校师生自身的改变,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很好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伍处文.高校要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创先争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5).

[2]张梅.论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7).

[3]康玲玲.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误区及对策[J].学理论,2011,(11).

本文系2013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项目编号:GXDJ2013—B113。

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党组织师生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清华党组织公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麻辣师生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