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移动网络生活现状分析

2014-07-21张荣娟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大学生生活

张荣娟

随着移动网络的广泛普及应用,移动网络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南京某高校部分学生为例,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移动网络生活的现状,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移动网络现状建议一、移动网络概念

移动网络是以智能手机、掌上电脑或其他便携式的智能设备等作为移动终端设备,并以移动通信宽带技术为基础,可提供话音、传真、数据、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互联网服务的新型网络模式,实现了在移动中可高速上网的网络,已成为当前国家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移动设备中尤以智能手机最为普及。

二、移动网络应用的特点

1.即时性

在移动网络覆盖的区域内,不受地域、时间限制,移动网络用户可以使用移动设备快速地接入运营商通信网络、WIFI无限网络等移动互联网,用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和发送各类网络信息,充分体现了移动网络的即时性。

2.定位性

由于移动网络覆盖的广泛性,无线定位技术融入领域,实现了更加方便和智能化的定位通信服务,移动设备的使用者可以通过接入移动网络,随时随地定位自己所处位置,并可以通过一些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社交软件如陌陌、微信等实现移动社交。

3.便捷性

由于移动设备携带的方便性,决定了其获取资讯的高效性,诸如开启智能手机移动网络,随时随地可以获取资讯,了解信息,它具有普通计算机网络无法比拟的高便捷性。特别是3G数据业务与WLAN(无线局域网)等业务的快速发展,让网络覆盖无处不在,获取资讯更为方便、快捷。

三、大学生移动网络生活现状

通过对190个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测试,并辅以访谈法与学生、教师进行交流。问卷主要涉及到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使用移动网络的目的;二是大学生使用移动网络的时间;三是大学生使用移动网络的费用;四是大学生使用移动网络的安全意识;调查时统一发放问卷、统一回收,全部有效,问卷全部上机汇总和统计。

通过对问卷分析,得出大学生移动网络生活现状如下:

1.移动网络使用目的以娱乐生活为主导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使用移动网络的主要目的是社交聊天、查找学习资料、浏览新闻、网上购物,所占比例分别是83.7%、74.4%、55.8%、39.5%(图1)。从上面各项目所占的比例来看,移动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娱乐、生活的重要工具,其中社交聊天所占比例最高,很多同学视网上交友为无聊时的消遣,虚拟交友数量超过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缺少与身边同学的沟通交流。所占比例位列第二位的是查找资料,说明大学生能够利用这种新的网络资源作为辅助学习的一部分。而浏览新闻和网上购物所占比例分别是第三、第四位,可以看出在课余生活中,学生使用移动网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娱乐放松,寻找快乐。

2.移动网络使用过度频繁

上网时间是衡量大学生过度上网或网络依赖的重要指标之一,西方发达国家将每天上网4小时称染上网瘾。从统计的问卷数据来看,大学生每天使用移动网络时间在5个小时以上的占7.14%,每天使用时间在3~5小时之内的占据52.4%,每天使用时间在1~3小时的占据38%,1小时以下占2.46%(图2),使用时间在3~5小时的同学占大多数,部分学生在上课期间以及课余时间都在使用移动网络,自控能力比较差,沉醉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际交往能力差,染上了网瘾,时刻离不开移动网络。因此,对于每天过度频繁上网的学生,应适当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干预。

3.移动网络使用消费较高

大学生没有稳定收入来源,大部分学生的生活费用都是由家长支付,而学生使用移动网络所产生的费用来自于家长支付的生活费,仅有少部分学生是自己在课余时间兼职所赚取的费用;在每月移动网络开支费用上面,平均每月花费在30元以上的同学占44.2%,花费在25~30元的占27.9%,花费在10~25元的同学占总数的13.9%,花费在10元以下的同学占13.9%(图3),从统计数据来看,大部分学生使用移动网络平均每月消费较高,且大部分学生依靠家长所给的生活费来支付。

4.移动网络使用安全意识薄弱

移动网络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大学生正处于汲取知识的年龄,学习能力非常强,他们能够迅速地掌握新的科技手段,但是,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不够成熟,安全意识薄弱。根据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喜欢使用移动网络发布自己的真实材料,如经常上传个人真实照片,喜欢用自己的学号、姓名、身份证号码、生日等来设置自己的密码,认为网上所说的病毒、木马、黑客等与自己不相干,没有意识到网络安全问题,安全意识非常薄弱。

四、大学生移动网络生活建议

1.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当代大学生在课余时间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校园文化生活,他们认为某些课外活动诸如各院系开展的团日活动、社团活动等没有吸引力、乏味无趣,而网络世界巨大的信息量满足了他们获取信息资源的好奇心,很多同学将移动网络作为课余时间娱乐生活的主要方式,沉溺于其中。因此,引导学生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走到现实的人际交往和娱乐中来,需要不断去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开展一些不流于形式、能适应当代大学生欣赏水平的娱乐活动,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充实自己的课余时间。

2.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

作为高校辅导员,要正确认识移动网络带给大学教育的新机遇和挑战,移动设备携带的便携性、获取信息的快捷性、沟通交流的方便性受到了学生的追捧,但是很多学生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在移动网络的娱乐功能上,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大学生的

学习和生活。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合理分配上网时间,正确利用网络资源,针对沉溺于移动网络世界的学生,可以开展一些心理访谈类的活动并通过学生间形成互相督促机制,使学生逐渐从网络世界的虚幻当中走出来,增强自控能力,合理的利用移动网络资源。

3.加强移动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随着手机移动网络高速化发展的同时,近年来大学生移动网络安全问题频发,凸显出当代大学生移动网络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匮乏等问题,有些大学生行走在移动网络危险的边缘而不知,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移动网络安全教育,如通过开展移动网络安全系列讲座、举办移动网络安全知识大赛、开设移动网络安全课程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移动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移动网络使用技能水平,谨防不法分子利用黑客、病毒、木马等手段进行网络犯罪。

4.加强移动网络道德建设,维护健康网络环境

大学生由于学习能力强,在网络信息时代对于新事物的出现接受非常快,但大学生普遍社会经验不足,自控能力较差,对于网络上出现的形形色色的诱惑难以抵挡,容易误入歧途。因此,树立正确的移动网络认知观对于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移动网络自律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等,提高学生接受、识别和选择信息的能力,过滤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另外,要加强校园网络的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维护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吴仕云.手机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影响研究[J].学术研究,2012,(18):21.

[2]赵丽央,孙秀丽.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调查与分析[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5):80.

[3]王希华,刘辛丹.大学生上网状况及其心理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2009,10(1):52.

[4]周琳辉.如何养成大学生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J].学术纵横,2011,(02):137-138.

[5]陈三保.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4):73-74.

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大学生生活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大学生之歌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