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中优秀护理专业学生人格特质初探

2014-07-21张黎逸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人格特质人格护士

张黎逸

在当今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转变的过程中,对护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标准。从医学院校中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格特质为着眼点,对其优秀的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格特质进行了研究。选取重庆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学生272名,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680名,共计952名。根据学业成绩和老师评分,筛选出优秀护理专业学生120名,一般护理专业学生832名。利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试、艾森克人格测验(EPQ)进行测量,发现优秀护生在乐群性、稳定性、怀疑性、实验性、自律性这五个人格特质上,显著高于普通护生。说明优秀护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得外向、热情、乐群,情绪稳定而成熟,更富于创造力,思维活跃开放,自律严谨。

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人格特质1问题的提出

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标准。职业心理素质,作为护士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今护理研究的热点。但此类研究大多是围绕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性格或气质类型等进行的个体特征描述以及护士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鲜见对在校护生人格特质的研究。

在当今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护理模式也正在由以疾病为中心的“疾病护理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护理的着眼点是整体的人。护士作为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医疗工作的先行者,其人格特质与她们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息息相关,同样也构成了护患关系的重要一环,影响着护士对患者的服务态度。护士作为一种职业群体,在长期的护理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稳定的、独有的特质模式,即护士的职业人格,护士的工作态度、行为方式及成就的获得都与人格特质有某种联系。

而在护理专业学生这个群体中,我们尤为关注的是学习业绩好、老师评价高的优秀护理专业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为优秀护士不可或缺的条件,而我们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通过稳定的人格特征展现,所以优秀护理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人格特质是优化护理职业研究的一个重点,而其中优秀护生的人格特质的维度若能深入的量化,找出针对优秀护士特别敏感的特征,这将为护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提供可靠的和科学的依据。

2研究方法

2.1研究目的

探明针对优秀护生尤其敏感的人格特质,可为医学院校中的护理专业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职业指导提供依据。

2.2研究对象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学生272名,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680名,共计952名。根据学业成绩和老师评分,筛选出优秀护理专业学生120名,一般护理专业学生832名。

2.3测量工具

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试。共187道题,每一题都备有三个可能的答案,三级记分:0、1、2。但聪慧性(因素B)是2级记分。使用计分模板得出16种因素的原始分,再将原始分按常模表换算成标准分。

艾森克人格测验(EPQ)。共88道题,为是否项选择,包括三个维度,即P(精神质)、E(内外向)、N(情绪稳定性)和测谎题L(掩饰倾向)。

2.4研究程序

2.4.1筛选出优秀护生组和一般护生组

方法:

(1)学校的学业成绩考核(是否获得奖励、证书等);

(2)授课教师的评分。

2.4.2人格问卷测量

对重庆市医科大学和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共计952人,进行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和艾森克人格测验(EPQ)的测试。分析优秀护生组和普通护生组在各项人格特质上的差异。

2.4.3统计分析

分析优秀护士组和普通护士组的人格特质差异性。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护生组《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Catell 16 Personality Factor Test)结果比较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乐群性、稳定性、怀疑性、实验性、自律性这五个因子,优秀护生组与普通护生组存在显著差异。优秀护生组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敏感性、自律性上得分高于普通护生组;恃强性、兴奋性、忧虑性、紧张性差异不明显。

3.2不同护生组艾森克EPQ-人格测试结果比较分析(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优秀护生精神质得分低于普通护士,说明优秀护生更合群,能更好的适应环境。内外向因子得分优秀护生高于普通护生,差异明显,优秀护生人格外向,喜好交际。

4讨论

4.1结果

本研究通过卡特尔16PF和艾森克EPQ人格问卷的测量,发现优秀护生在乐群性、稳定性、怀疑性、实验性、自律性这五个人格特质上,显著高于普通护生。说明优秀护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得外向、热情、乐群,情绪稳定而成熟,更富于创造力,思维活跃开放,自律严谨。

4.2本研究的创新

(1)针对优秀护生人格特质维度的专门研究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尚未见到;本研究筛选出乐群性,稳定性,怀疑性,实验性,自律性五个维度。

(2)以此研究为基础,可进一步对优秀护士的职业人格特质做相关性的研究,找到二者的联系之处,可为我国的护士选拔提供依据,促进“人—岗”匹配原则。

(3)本研究对优秀护生的人格特质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今后进一步对优秀护生的人格特质维度的确定,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佳琳,李继平.护士职业人格特征研究进展.中国护理管理,2004,4(01).

[2]张俐,任辉,刘玉馥,张友红,王仙园,许汝福,刘伶俐,张燕.优秀护士人格特征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0,16(02).

[3]黄希庭.人格心理学.台湾华东书局,1998.369.

[4]L.A.珀文.人格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Asenath Petrie & Muriel B.Powel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demographic variables,job stressors,burnout,and hardy personality in nurses:An exploratory study,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7,35(04).

[6]刘薇群,钱娟,李武平.优秀护士若干心理特点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02).

[7]黄丽婷,刘晓虹,张伟,阎成美.优秀护士“Y-G人格测验”特异性指标的研究.心理科学,2004,27(02):318-320.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教改课题基金资助项目(基金号1203160),2012重庆市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改课题基金资助项目(基金号 2012-1-3)。

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人格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人格特质对抑制表现的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