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

2014-07-21袁晨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量表

袁晨

本研究旨在研究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在本次调查中选取了397名大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了大学生主观幸福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验。结果表明,大学生应对方式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显著,其中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结论是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幸福感。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压力与烦恼,我们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进行应对,效果各有不同。我们可以通过培养自己的积极情感,增强自身的主观幸福感,使我们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

1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综述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主要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主观幸福感(SWB)的哲学基础就是快乐论。快乐作为一种幸福的观点,在现代幸福感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应对(coping)一词的原意为:有能力或成功地对付环境挑战或处理问题。在这里应对的概念还停留在比较单一的层面上,即能够随应激事件并妥善的处理它。应对,是从应激到适应的中介心理机制,是个体面临应激情景时为减少压力或伤害而做出的认知或行为努力。

1.1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国内一些研究表明,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存在密切的关联,较多地使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类应对方式的个体幸福感水平高,而较多使用退避、不良情绪和发泄应对方式的个体幸福感水平低,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李金钊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消极应对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杨海荣等人的研究表明,初中生生活满意度及心理健康各维度均与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呈显著相关;毛艳霞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应激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相关,应对方式是应激源和心理健康的重要中介变量。

1.2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将分析应对方式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中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本研究探讨了不同应对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可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理解,完善主观幸福感体系。

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因为只有了解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一般特点,以及主观幸福感同应对方式的相互作用,我们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进而使我们能够从容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健康成长,帮助我们走向成功。

2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的抽样方法,从临沂师范学院大一到大四各取了400名在校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412份,回收有效问卷397份,有效率为96.3%.

3研究工具

3.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

根据《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编制,共41个项目,分为8个维度。

3.2应对方式问卷

选用解亚楠等人参照国内外应对研究的问卷内容以及有关“应对”的理论,根据我国文化背景编制而成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该量表包括20个条目,共分为2个分量表。

4研究程序

对个体进行面对面现场施测,向被试说明问卷开头部分的实验指导语,测试前主试向被试介绍实验目的,消除被试的顾虑,并且重申对结果进行保密,鼓励其真实作答。

对于已经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在对全部问卷质量进行审核的基础上,剔除无效问卷,在SPSS13.0软件中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

5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相关关系显著。其中,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自身各个维度的相关性比较显著,自我满意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29*),消极情绪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r=-0.479**),社会性行为也与积极应对方式呈现显著正相关(r=0.485**),人际关系与积极应对方式呈现显著负相关(r=-0.494**)。

6分析与讨论

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倾向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人,在遇到压力或挫折时,会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注意指向的是问题本身的解决,而不是由压力事或挫折所引发的负面情绪,有效地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积极从外界环境中寻求支持,如向别人或相关的人员讨论,使问题公开化,随年龄增长求助对象从父母亲等人转向同伴。他们更善于调动外部资源,集中注意力,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伴随着问题的解决,必然会降低由压力或挫折所带来的紧张情绪,体验到较高的幸福感。

7结论

第一,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显著。

第二,大学学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我们大学生提升自身的主观幸福感。

第三,大学生所采用的应对方式对其自身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深层次的原理还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心理学动态,1996,4(1):46-51.

[2]叶一舵,申艳娥.应对及应对方式综述.心理科学,2002,25(6),755-756.

[3]万黎,夏凌翔.试论幸福感与健全人格的关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6).

[4]吉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及应用研究.2006,(4):45-46.

[5]谢亚楠.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中国卫生评定量表手册,1999.122-124.

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量表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