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殖民地半封建”与毛泽东思想的建构
2014-07-21康桂英吴卫红卢光山
康桂英+吴卫红+卢光山
摘 要:“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总概括。“半殖民地半封建”对毛泽东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而毛泽东也对“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积极开展“半殖民地半封建”与毛泽东思想的建构研究,既可以深切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内涵,也可以为今天第二个百年梦想的实现提供历史借鉴。
关键词:“半殖民地半封建”;毛泽东思想;建构;学术影响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4)02-0001-04
收稿日期:2013-09-02
基金项目:2013年安徽理工大学引进人才基金:何干之史学研究;安徽理工大学思政研究会2013~2014年度资助课题:“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对毛泽东思想的学术影响研究
作者简介:康桂英(1975-),女,山西大同人,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史学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Semi-colonialism and semi-feudalis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AO Zedongs thoughts
KANG Gui-ying,WU Wei-hong,LU Guang-shan
(Department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
Abstract:“Semi-colonialism and semi-feudalism” is the total generalization of the nature of modern Chinese society, and defin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d by Mao Zedong. As “semi-colonialism and semi-feudalism” had made important academic influence on Mao Zedongs thoughts, Mao Zedongs thoughts also have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semi-colonialism and semi-feudalism”. The a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n the joint construction of “semi-colonialism and semi-feudalism” and Mao Zedongs thoughts not only deepens our grasp of the connotations of Mao Zedongs thoughts, but provides historical lessons to realization of the second hundredth dream.
Key words: “semi-colonialism and semi-feudalism”; Mao Zedongs thoughts; construction; academic influence
毛泽东说,“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故“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1]633。“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总体概括,也是毛泽东思想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立论基础。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用“半殖民地半封建”来描述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并不是从建党一开始就出现的,而是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作为概念形成的过程,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探究“半殖民地半封建”与毛泽东思想的建构,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切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内涵。
一、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
“半殖民地”与“半封建”原本是两个不太相关的词语,在今天,却联结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深刻地表达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它的出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奋斗历程。
文献表明,革命导师列宁最先使用“半殖民地”与“半封建”这两个词语描述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但列宁但并不是将这两个词语“联结起来,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来使用”[2]的,而是用“半殖民地”指代中国的国家政治地位,用“半封建”指代中国的经济和政治现状,且列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也并非专门特指中国,而是将中国与波斯、土耳其等国放在一起说明,认为这些国家都是落后的“半封建”国家,因受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成为“半独立国”,故处于“半殖民地地位”。列宁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描述虽然“只是从理论原则上”指明了中国的社会性质”[3]3,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本质,为后来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和把握提供了基础和方向。
1924年,列宁去世后,苏联政界俨然出现了以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为首的两大派,他们在很多问题上都存在分歧,甚至是严重的分歧,在对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认识上也是如此,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和中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争论异常激烈,直到1929年托洛茨基被驱逐出苏联才宣告结束,但对中国的影响却仍在继续。
1928年,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以党的文件的形式确认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以陈独秀为首的托派分子却提出了中国的封建势力在“大革命的扫荡中已经“变成残余势力之残余”[4]79的观点。为了驳斥陈独秀的错误言论,正本清源,1929年12月,当时的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李立三撰写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系统地批判了陈独秀的观点,充分肯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与半封建性特征。endprint
与此同时,国民党学者陶希圣在《新生命》杂志上陆续发表了《中国社会到底是什么社会》、《中国之商人地主》等一系列文章探讨中国社会的性质,认为中国封建制度崩坏于春秋战国时期,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商业资本主义社会。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派别也都提出了对中国社会性质的不同认识。几派观点争执不下,逐渐引发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性质问题论战。
在“论战”中,他们各执一词,唇枪舌剑,令人莫衷一是。最终,经过近十年的论争,马克思主义者主张的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获得了胜利。参与“论战”的何干之曾总结说,等到1937年“论战”接近尾声的时候,“试任意执住一些肯和实际问题接近的青年,问他们中国是一个什么社会,我想除了极少数头脑已经僵化的不算以外,一定会回答是:帝国主义支配下的半殖民地化的半封建社会”[5]183。这也意味着这场“论战”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由两个不同的词语而逐渐演变成为一个相关的词语,在一定程度上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形成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由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许多特点以及各阶级的相互关系,也未作全面的考察、分析和论述”[3]104,也未能“全面系统阐明中国的国情,并与党在革命斗争中一系列的战略精神和策略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完整地形成关于中国革命的科学理论”[3]105,故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探讨仍在继续。
随着中国革命实践的发展,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中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认识传播到了延安。毛泽东充分吸收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中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积极成果,在已有认识和思考的基础上将之融会贯通,强调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的斗争策略、党的建设、文化工作等内容,赋予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更为深刻的内涵,使这两个词语联结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到1939年,“半殖民地半封建”已成为延安学术界描述中国社会性质的普遍用语而成为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总概括,它作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立论基础,为成功指导中国革命实践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毛泽东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思考
当列宁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作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概括后,毛泽东就循着这样的思路开始了自己的思考。从总体上看,毛泽东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思考过程伴随他对中国革命的把握同步进行,并逐步赋予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以深刻的理论内涵,成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总概括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立论基础。
以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对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为分界点,在此之前,是毛泽东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初步认识和思考时期,侧重于从“半殖民地”的角度来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着重强调了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国家入侵中国后造成中国国家主权不能自主的现状,阐述了反帝的革命任务。而在此之后,则是毛泽东对“半殖民地半封建”认识的深化时期,着重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中国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具体的革命策略,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最终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
在前一时期,毛泽东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认识和思考主要基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期而对中国国情作出的判断。毛泽东认为,“大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更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仍然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以此为前提,他逐一分析了“半殖民地”与“半封建”形势下社会各阶级对革命的态度,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可以依靠的力量。他还以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6]98为基点,分析了红色政权能够继续存在的理由以及革命形势低潮下中国革命斗争应采取的策略,鼓舞广大革命战士的革命信心。而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中日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形势,毛泽东又以日本帝国主义“要把整个中国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有份的半殖民地状态改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状态”[6]143为国情,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态度,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提出了“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6]151,积极开展抗日斗争的要求。这些体现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等文的认识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内涵,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在后一时期,毛泽东着重以“半殖民地半封建”为理论起点,结合中国革命的形势,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更为全面地制定了中国革命的纲领和策略,并将“半殖民地半封建”形成为一个全党上下皆知的概念,成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总体把握。
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运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度” [6]171来描述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半殖民地”与“半封建”两个词语就成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性质的高度概括,并以此为基点,对中国革命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在1939年10月发表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毛泽东这样说,“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半封建占优势而又土地广大的国家,这就不但规定了现阶段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基本的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在一定的时期中,一定的程度上,还有民族资产阶级的参加,并且规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1]604。在随后发表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中,毛泽东的认识和思考更进了一步:“自从一八四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自从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1]626。这一段文字表述,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论最终形成的标志”[7]。其后,在《新民主主义理论》中,毛泽东完全沿用了这一说法,即“自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中国社会又逐渐地生长了资本主义因素以来,中国已逐渐地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在的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时中国的国情”[1]664-665。至此,“半殖民地半封建”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总体判断。endprint
正是由于毛泽东对“半殖民地半封建”进行了如此深入的思考,结合革命形势逐步赋予其鲜活的内容,从而使“半殖民地半封建”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性质最精确的表达。直到今天,仍然闪烁着科学的光芒。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对毛泽东思想的学术影响
以上对毛泽东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认识思考过程的梳理,既为我们了解毛泽东丰富和发展“半殖民地半封建”作出的贡献提供了线索,又为我们探究“半殖民地半封建”对建构毛泽东思想所起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帮助。
简言之,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进行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包含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军队和战略思想、思政政治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由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实现了第一个百年梦想。而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基础之上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更是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可以肯定的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内涵,而“半殖民地半封建”也对毛泽东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尤其是在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中,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探究从学理上夯实了毛泽东思想的学术基点,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提供了事实论证基础、科学内涵,并为促成“半殖民地”与“半封建”成为联结在一起的术语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何干之是参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对“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思考较为深入,曾对毛泽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关这个观点,很多学者撰文纷纷予以表达。主要有:刘炼:《何干之的革命一生和思想》,《史学史研究》1982年第1期;洪认清:《何干之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性质的探讨》,《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李红岩:《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论的来龙去脉》,《北京日报》2004年3月8日;王思瑞:《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由来和历史命运——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思想交锋》,《炎黄春秋》2004年第12期;王志刚:《何干之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理论的意义》,《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1934年,何干之就在其《中国经济读本》一书中,明确表示要“以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这个主题为经,以真实的材料为纬,使理论与实际纵横交错,把中国经济的真相,和盘托出”[5]31,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采用了大量的调查资料和数据资料,深刻剖析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现状,指出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以及民族经济无法发展的实际,得出了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化的半封建社会”的结论,赋予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浓厚的学术色彩。他还用“半殖民地”与“半封建”来描述中国社会经济的性质,有意识地将“半殖民地”与“半封建”联结在一起。认为,“半封建性不过是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半面,除了这半面以外,还有一个半面,就是半殖民地性”[5]214。此外,何干之还解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半”字之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挖掘。认为,“半殖民地”主要是指“中国中央政府的基础,不论如何脆弱,形式上,它总是一个半独立的政府,多少有半自主的权利,所以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干涉和统制,也有半独立的可能性”[5]199,而“半封建”则是“一种过渡形式,融合着封建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应死的不能立刻死去,应长的不能自由生长起来”,而且“半殖民地”与“半封建”这两种性质互为因果,“因为中国处在半殖民地的地位,所以中国停留于半封建的阶段,同时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又促着中国向全殖民地化的途径迈进”[5]200。
以上何干之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思考由表及里,从表面深入到了其内部,从而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内涵和外延更为广阔,这就预示着“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描述中国社会性质的词语“在一切革命的(或进步的)人们头脑中愈来愈明确起来,认为这是科学地论证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唯一正确的概念”[3]102。1937年抗战爆发后,参加论战的何干之到达了延安,他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析论证也传递到了延安的学术界,加深了毛泽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如前所述,虽然之前毛泽东对中国社会性质早有思考,但真正的成熟“至少在1938年3月”,“这年3月20日,毛泽东对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第三大队毕业生学员做过一个简单演讲,专门论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论的意义和价值,是他这方面思想已经成熟的标志”[8]83。此后,毛泽东以“半殖民地半封建”为起点,以反帝反封建为革命目标,陆续在《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中,对中国革命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科学而认真地分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有的放矢地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策略,最终系统地建构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而“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描述中国社会性质的术语就成为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总概括,用科学的理论夯实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根基,并随同新民主主义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一起成为照耀时代的光辉亮点。
时光荏苒,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提出距今已有几十年的时间,而反帝反封建的中国革命也已经完成了六十多年了。但我们永远不会忘却“半殖民地半封建”从其“出生”到“成长”所经历的一切,更忘不了毛泽东为丰富和发展其内涵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毛泽东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的革命理论,它的理论立足点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正因为这个理论立足点科学而符合中国的国情,所以它成功地建构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石。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陈金龙.“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形成过程探析[J].近代史研究,1996(4):65-69.
[3] 周子东,杨雪芳.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
[4] 高军.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资料选辑)(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 刘炼.何干之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 任俊伟.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论的认识与思考[J].理论学刊,2007(6):58-62.
[8] 李红岩.中国近代史学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责任编辑:范 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