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意志品质的思考
2014-07-21尹军杰
尹军杰
主要介绍了当代大学生意志品质现状,探讨了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提高意志品质的影响,提出了体育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意志品质的途径,从而使大学生能健康成长。
体育教育意志品质培养途径意志是人心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人的心理活动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意志具有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和自制力等品质。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坚强的意志是不可或缺的能力。随着世界多元化及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复杂,即使身处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也不可避免。因此,研究和分析当代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特点提出具体的应对方法,提高他们坚强的意志力,必将促进大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一、当今大学生意志品质现状
当今大学生也就是我们社会上常说的“90”后,是在家长的“溺爱”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的特殊以及改革开放社会的富裕使他们从小就享受着比以往任何一代都多的关心,同时,随着社会变革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崛起,他们的性格非常的鲜明,被称为“最有个性的一代人”。
身处知识变革时代、信息化时代,他们思想新颖,活泼好动,接受新事物较快。他们聪明,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足够的智慧,见多识广,感情丰富。但是由于自小生活条件的优越,在家庭的溺爱和教育的偏颇下成长,家庭和社会大包大揽,没有复杂的成长经历,顺风顺水的成长,他们又有着我行我素、自制力差、贪图安逸、意志力薄弱的特点,他们中的大多数经不起挫折与失败,缺乏挑战困难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一旦碰到挫折就惊慌失措。他们惰性较强,优柔寡断,自信心缺乏,不敢承担责任,缺乏恒心,怕苦怕累,缺乏进取精神,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他们缺乏团结协作的意识,迫于外界压力去行事,主动性不强,“宅男”“宅女”盛行。
二、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提高意志品质的影响
1.高校体育教学特点
高校体育教学是以锻炼身体为主要手段向学生传播运动技能、体育知识以及积极生活方式的一种意向引导的教育过程。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增进学生健康、强壮学生体魄,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使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成为适应社会要求、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可以说,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的最佳途径之一。
2.对大学生提高意志品质的影响
(1)勇于拼搏,锻炼坚强品质
体育教学的内容大多数是通过竞技运动的手段化来实现的,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不低头,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困难,体会成功的喜悦,磨练意志。利用年轻人较强的好胜心理和不服输、勇于进取的特点,通过游戏比赛、教学比赛、测验比赛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从而锻炼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2)敢于竞争,提高抗挫折能力
竞技本身就是要分出高低,分出成功和失败。体育教学是培养人敢于竞争不怕失败的最佳途径。当今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激烈。因此,高校体育教育要掌握好这一特点,在教学中通过比赛培养学生敢于竞争、不怕失败的精神,使他们能正确对待失败,正确处理失败和成功的关系,提高抗挫折能力,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
(3)注重合作,增强团队意识
在社会活动中,团队合作配合能力是未来衡量一个合格人才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合作能力是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社会的发展需要全方位的合作配合,而在体育教育中,团体性的活动如足球、排球、篮球等都能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朱勇团队协作,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4)勇于承担,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體育锻炼可以磨练人的耐力,特别是竞技类活动,更能提高心里承受能力,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头再来,一分一分拼搏,咬紧牙关从头再来,使人的心理承受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体育的魅力之一就是拼搏去争取那一点一点的胜利,所以可以通过竞技比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5)调节大脑,增强创造力培养
在激烈竞争的未来社会里需要具有个性,有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而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体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充分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在一定的时空内学习动作技术,而完成这些技术动作需要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顽强的意志力,这对我们充分挖掘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力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多做示范,采用动态的图片、影视等,并采取类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确所学技能的表象特征和内部关系,为培养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6)改善环境,提高与人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学生走向社会后,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帮助大学生建立广泛的社会性联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又可帮助他们缩短通向成功的里程。未来的社会活动、工作都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际能力。大学体育的开放性能为大学生创造较多的交际机会,同时也能引导大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大学生意志品质的途径
1.提高重视,改变大学生对体育的看法
由于我国教育制度的失衡,只重视学习而忽视体育锻炼,从小学教育开始,就不重视体育教育,使高校学生对体育缺乏重视,随着电脑、互联网的普及,“宅男”“宅女”盛行,高校学生普遍不愿意进行体育锻炼。因此,要通过宣传、组织活动的办法改变大学生对体育的看法,使他们能积极参于到体育活动之中。
2.提高学校重视,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活动
体育文化艺术节活动是一项新型的校园文化组织形式,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时较长,参与面广,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营造浓郁的体育锻炼氛围。多设置一些竞技性的比赛活动,要充分考虑广大学生的参与性,避免过于竞技性和少数人感兴趣的现象。大量引进趣味性强,时代性强,具有特色,操作简单的体育娱乐项目,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收获。
3.加强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能力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起模范作用,因此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意志品质。同时,也要提高体育教育方法,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习惯,一是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不愿意参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没兴趣,传统的体育教育就是跑步、做操等活动,缺乏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就能很好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二是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实践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要重视体育教育过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三是注意发挥体育社团,俱乐部功能。体育社团和俱乐部参与的自主性和活动的灵活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的锻炼氛围,学校要重视,因势利导,利用社团和俱乐部功能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