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师特质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4-07-21李南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月薪消极特质

李南

目的:探讨幼儿教师的特质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以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测评337名幼儿教师特质应对方式。结果:幼儿教师积极特质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均高于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薪<1000元的幼儿教师和非在编幼儿教师的消极特质应对方式分数高于同组其他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月薪<1000元=2.39,t非在编=-2.07,P均<0.05)。≥40岁、中专学历和月薪>3000元的幼儿教师积极特质应对方式分数低于其他教师(F≥40岁=1.85;F中专学历=3.26;F月薪>3000元=3.96,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月薪和编制被纳入消极特质应对方式的回归方程(t月薪=-2.63,t编制=2.07;P均<0.05)。结论:幼儿教师的特质应对方式较一般人群消极,月薪和编制情况是影响幼儿教师特质应对方式的主要因素。

幼儿教师特质应对方式月薪编制特质应对方式,是指个体人格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稳定的特质属性。有文献认为,心理健康状况与个体的特质应对方式相互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体易于采取积极特质应对方式,而有心理障碍的个体则倾向于采取消极特质应对方式;积极特质应对方式可促进心理健康,而消极特质应对方式能加重心理障碍。由于学龄前幼儿自理、自控能力差,安全意识普遍薄弱,易出现突发安全事故,这使得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精神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相关研究表明,强烈、突然或持久的生活事件作为精神紧张刺激源,不仅可损害其社会功能,还易导致个体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发生。因此,作为一种高压力工作群体,幼儿教师的特质应对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园教学工作的完成和幼儿保育质量的提高。目前,国内对幼儿教师特质应对方式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通过对不同类型幼儿教师特质应对方式的调查,以便发现影响其特质应对方式的相关因素,从而有效减少幼儿教师心理问题的发生。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山东省公立幼儿教师350名作为研究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337份,有效率96.3%。其中,<25岁84人(24.93%),25~29岁152人(45.10%),30~39岁70人(20.77%),≥40岁31人(9.20%);本科学历的51人(15.13%),专科182人(54.01%),中专104人(30.86%);月薪<1000元95人(28.19%),1000-2000元165人(48.96%),2000-3000元62人(18.40%),>3000元15人(4.45%);未婚163人(48.37%),已婚174人(51.63%),在编233人(69.14%),非在编104人(30.86%)。

1.2调查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由两部分组成。问卷一为自编问卷,包括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工资情况等;问卷二使用了由姜乾金编制的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coping style questionaire,TCSQ),该问卷用以评估个体在生活中对各种事件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应对策略,它分为消极应对(NC)与积极应对(PC)两个项目,各包含有10个条目,采用1~5級计分,1表示肯定不是,5表示肯定是。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

2结果

2.1幼儿教师特质应对方式的一般情况

在被调查的337名幼儿教师中,特质应对方式总均分为(62.69±6.09)。其中,消极应对总均分为(29.4±4.94),积极应对总均分为(33.29±4.47)。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因子均分均高于常模(P<0.05)(见表1)。2.2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幼儿教师特质应对方式分析结果

幼儿教师消极应对方式均分在月薪和编制情况两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应对方式均分在年龄、学历、月薪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影响幼儿教师特质应对方式的多元回归分析

分别以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作为因变量,以被试的一般情况(年龄、学历、月薪、婚姻、编制)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月薪和编制被纳入消极特质应对方式得分的回归方程中,见表3。

3讨论

特质应对论认为,个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有可能影响身心健康,且特质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相互影响,心理健康促进积极特质应对方式,心理障碍可导致心理功能退缩,引起消极特质应对方式。

本研究发现,幼儿教师消极特质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常模(P<0.05),这说明幼儿教师的特质应对方式较一般人群差。由于学龄前儿童安全意识差,对自身行为缺乏自制力,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对幼儿在园出现的突发状况作出及时有效的行为反应。因此,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较大,常常因心理负荷增加而造成心理疲劳,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出现消极特质应对方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婚姻状况的幼儿教师消极特质应对方式不存在显著差异,且均高于常模均分。这说明幼儿教师平时的工作强度大,精神高度紧张,普遍出现了消极特质应对方式。月薪<1000元的幼儿教师和非在编幼儿教师的消极特质应对方式分数高于同组其他教师,原因在于,在公立幼儿园中,年资较低的教师和没有编制的教师数量众多,她们和其他年资高的教师以及在编教师从事着相同的工作,工作量相当,但在工资方面和待遇方面却和其他教师差距明显,工资低、待遇没有保障这些负面因素,加重了她们的消极情绪,使得她们在工作中更易引发焦虑、抑郁、易怒等负性情绪,造成心理障碍,导致消极特质应对方式。幼儿教师特质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也表明,月薪和编制是幼儿教师消极特质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还发现,≥40岁和中专学历的幼儿教师积极特质应对方式的分数较低。这可能是由于≥40岁的幼儿教师既要承受着来自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的工作竞争压力,又要承担着繁重的家务负担;而对于中专学历的幼儿教师而言,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学前专业师资的学历水平在不断提高,中专学历教师面临着需要学历提升的紧迫形势以及来自高学历幼儿教师的竞争压力,这些原因导致了≥40岁和中专学历的幼儿教师积极特质应对方式分数低于其他幼儿教师。而月薪>3000元的幼儿教师积极特质应对方式的分数低,原因可能是这个工资级别的幼儿教师大多是年资较高的教师、班主任或是教学管理人员,她们在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担负着班级管理或指导年轻教师的工作,工作压力大、强度高,易出现烦躁、易怒等负面情绪,积极特质应对方式得分低于其他幼儿教师。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的特质应对方式较为消极。月薪和编制是影响其特质应对方式的主要因素。对幼儿教师,尤其是薪酬低、非在编、年龄≥40岁、学历层次较低的幼儿教师,要为他们开展积极地心理干预和支持,疏导她们的心理压力,同时,幼儿园管理方也要尽量避免这些教师在工作中出现同工不同酬的情况,增加她们的积极情绪体验,提高其积极特质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赵娟,张理义,汪卫华.军队驾驶员特质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0):1510.

[2]欧颖,蒙华庆,覃青.交通频繁肇事驾驶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人格的关系[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04):351-354.

[3]Leandro P G,Castillo M D.Coping with stres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ersonality dimensions,anxiety, and depression[J].Procedia Soc Behav Sci,2010,(05):1562-1573.

[4]庄颖,陶芳标.蚌埠地区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特质应对方式影响因素及与抑郁、焦虑相关性研究.2011.

[5]李秧,房武宁.256名军队汽车驾驶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32(03):219-220.

[6]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55

[7]彭美娣.护理本科毕业生特质应对方式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10):2567.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J13WH85)。

猜你喜欢

月薪消极特质
从消极隐私保护到积极隐私保护:元宇宙中的隐私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谁的月薪更高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定个小目标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论消极治理与农民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