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教育与会计人才培养
2014-07-21陈倬苏
陈倬苏
浅谈中职教育与会计人才培养
陈倬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包括了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导致企业单位对专业会计人员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这无疑给职业院校会计人员增加了就业机会,但同时也给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当前中职教育的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展开分析和研究,并且针对会计人才培养的问题提出一些可实施性的建议。
中职教育;会计人才;培养方式
在我国设立的中高职会计专业院校中,会计人才培养水平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会计人才培养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从教学目标、师资等多方面进行优化,努力培养一批具有良好职业素养以及专业知识技能的专业性人才。
一、中职教育会计人才培养的问题
(一)缺乏针对性教育
大多数中职院校由于师生比例失调,造成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仍然停留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缺乏针对性教育。学校缺乏对学生思想状况、道德水平、知识水平等的了解,仅仅按理论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造成了当今中职会计院校培养人才的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此外,中职院校在设置课程上,不够有针对性的突出专业技能,导致学生的会计技能不够扎实。
(二)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过低
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跟不上理论知识的进度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受传统教学方法影响较深,无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部分院校甚至忽略实践教学,仅仅在学生的理论知识上严格要求;其次,中职院校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需求,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企业单位需要的知识技能脱节;最后,师资力量过于单薄,缺乏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教师团队。
(三)师资队伍相对较落后
中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相对于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而言,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不少中职会计教学的老师学历普遍不高,就职后继续深造的会计教师更是少数。此外,部分会计教师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能力不足,与企业单位的联系较少,导致“双证型”教师队伍的缺失,大多数教师仅限于课堂上的教授,而忽略了走教室,深入到会计相关企业单位中,了解会计行业现状,接受新知识。
(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突出
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环节不够重视。会计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以理论教学为主,为学生灌输大量的专业知识,因此忽略了职业道德的教育。对于会计行业而言,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制约企业单位的财务部运行正常与否,由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而造成的企业财务出现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为了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会计人才,中职院校的会计培养环节中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指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中职会计人才培养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中职会计院校应该明白,与传统的会计人员相比,当今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已经从单一的人才需求转向复合型人才需求。会计工作也从传统单一的记账员转变为解读财务知识、企业财务管理、解决经济问题的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培养现代化会计人才,中职学校的教学理念、教育重心必须脱离传统应试教育,转向现代化教育。
为避免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学以致用,当出现新政策、新法规时,应及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时刻了解到最新的相关知识信息。教学的目的之一在于让学生时刻与会计行业接轨,保持新鲜感,对会计信息具有敏锐度,对会计行业的发展了解深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企业单位需要的会计人才。
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突出职业教育,符合会计教学的目标。理论课程精简、透彻,实践教学要加强力度。首先,学生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但目前的教学现状是课程体系过于繁杂,部分课程存在重复和交叉的状况,既造成了课时的浪费,又造成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反感。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学校应根据社会需求优化课程设置,编排出符合当前社会实际工作的课程教学内容。其次,学校要加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的操作能力,财务软件、会计相关的办公软件都应当熟练运用。最后,学校应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会计职业证书考试,认真辅导学生通过考核并拿到证书,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改变传统教学,提高学习主动性。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育显然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对知识能力的掌握,更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专业能力去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可以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方法。
建立校内会计实习基地。对于部分有条件的中职教育院校,可以在校内设置会计实习基地,这样能让学生及早适应会计工作环境,熟悉会计工作流程,为毕业后的就业提供一定的基础经验。在模拟会计工作环境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整理某个周期的会计业务,业务难度从整理原始票据、填制凭证到制作财务报表、凭证审核以及分析财务状况、解决财务问题等,从简单到深入,逐渐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全面人才。
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策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一批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会计人才,会计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策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实践经验证明,“校企合作”是一种成功的教学策略,值得向广大中职教育会计院校推广。
(三)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提升都离不开师资力量的扶持。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是中职院校教育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举措。良好的师资队伍包括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团队,以及结构完善的教学模式,具体建立的方式有以下几点:首先提升教师的学历,学校鼓励教师不断学习以提升自身的学历和素质。其次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鼓励教师走出教室,走进企业单位,切实提高实践能力。最后院校适当从企业单位引进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既可以为院校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环节指导,又能直接为即将就业的会计专业学生提供符合实际的就业指导。
(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职业道德
为了让院校培养的会计人员具有强大的社会竞争力,除了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外,还应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会计人员的素质修养和职业道德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许多企业的财政问题都是由于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过低,才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财政后果。因此中职院校要为学生灌输正确的道德准则和敬业精神,在常规教学管理中规范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习惯,给学生正确的指导,使学生在良好的行为习惯中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总之,为了给企业单位输送更多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中职教育要建立以“教学,人文素质,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把握现在社会的人才需求,结合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者的要求,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1]王京芳.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路径选择:基于职业能力的需求与协同效应[J].大学教育,2013,9(1):58-59.
[2]黄文颖.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3,12(23):58-59.
[3]傅培群.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9(11):145-146.
(作者单位: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