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Form在汽车顶盖重力变形评估中的应用
2014-07-21王增强赵金龙
王增强 赵金龙
摘要:针对大型面板的重力变形在整车车型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易被忽略的问题,用DynaForm对某车型的顶盖进行重力变形评估,并验证软件评估结果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表明:DynaForm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符合,零件的重力变形评估意义重大.研究结果对于DynaForm在零件重力变形方面的应用和实际生产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汽车顶盖; 重力变形; 同步工程; DynaForm
中图分类号: U463.832; TB115.1
文献标志码:B
0 引 言
自20世纪80年代起,各大汽车公司在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中广泛采用同步工程.[1-2]同步工程的发展使一个全新轿车的开发周期从当时的36~48个月缩短至现在的18~24个月,并且产品开发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冲压同步工程是整车开发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大部分汽车公司冲压同步工程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产品成形性的评估[3]中,然而冲压是从开卷落料到零件入库的全过程,而其间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停线或产品的质量问题,故而,冲压同步工程应该覆盖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即整个冲压工艺流程的同步工程.
某些汽车公司的冲压生产线采用悬臂式的自动取送料装置,见图1.该装置利用吸盘取送零件,在将零件投放到台面的过程中容易引起零件的重力变形.重力变形即板材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永久的塑性变形.重力变形会导致零件尺寸发生变化,影响后续生产,大型零件如汽车顶盖尤其要考虑重力的影响.[4]
3 结束语
在冲压生产的机械臂取送料和手工取送料时均容易引起零件的重力变形,因此在车型开发的同步工程中需要对刚性不足的零件进行重力变形风险评估.
DynaForm软件的重力变形模块可以很好地评估和预测零件重力变形的风险,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非常接近,可以尽早发现实际产品生产制造需求,大大降低制造风险和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1]
熊继源, 杨谊丽, 杜坤. 同步工程在车身开发中的应用研究[C]//200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 2009: 1391-1396.
[2] RAEDER M, FORCELLINI F. Design for lean systematization through simultaneous engineering[C]//Complex Systems Concurrent Engineering-Collabor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London: Springer-Verlag, 2007: 291-299.
[3] 程国良, 谢晖, 杨大宇, 等. 汽车车身冲压模具开发同步工程的关键技术研究[J]. 模具技术, 2008(1): 5-9.
CHENG Guoliang, XIE Hui, YANG Dayu, et al. Research on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simultaneous engineer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body die[J]. Die & Mould Technol, 2008(1): 5-9.
[4] 虞敬文, 李涛, 李金洪. 发动机盖变形研究[J]. 机械工程师, 2009(12): 118-120.
YU Jingwen, LI Tao, LI Jinhong. Research on engine hood deformation[J]. Mech Engineer, 2009(12): 118-120.
(编辑 武晓英)
摘要:针对大型面板的重力变形在整车车型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易被忽略的问题,用DynaForm对某车型的顶盖进行重力变形评估,并验证软件评估结果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表明:DynaForm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符合,零件的重力变形评估意义重大.研究结果对于DynaForm在零件重力变形方面的应用和实际生产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汽车顶盖; 重力变形; 同步工程; DynaForm
中图分类号: U463.832; TB115.1
文献标志码:B
0 引 言
自20世纪80年代起,各大汽车公司在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中广泛采用同步工程.[1-2]同步工程的发展使一个全新轿车的开发周期从当时的36~48个月缩短至现在的18~24个月,并且产品开发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冲压同步工程是整车开发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大部分汽车公司冲压同步工程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产品成形性的评估[3]中,然而冲压是从开卷落料到零件入库的全过程,而其间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停线或产品的质量问题,故而,冲压同步工程应该覆盖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即整个冲压工艺流程的同步工程.
某些汽车公司的冲压生产线采用悬臂式的自动取送料装置,见图1.该装置利用吸盘取送零件,在将零件投放到台面的过程中容易引起零件的重力变形.重力变形即板材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永久的塑性变形.重力变形会导致零件尺寸发生变化,影响后续生产,大型零件如汽车顶盖尤其要考虑重力的影响.[4]
3 结束语
在冲压生产的机械臂取送料和手工取送料时均容易引起零件的重力变形,因此在车型开发的同步工程中需要对刚性不足的零件进行重力变形风险评估.
DynaForm软件的重力变形模块可以很好地评估和预测零件重力变形的风险,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非常接近,可以尽早发现实际产品生产制造需求,大大降低制造风险和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1]
熊继源, 杨谊丽, 杜坤. 同步工程在车身开发中的应用研究[C]//200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 2009: 1391-1396.
[2] RAEDER M, FORCELLINI F. Design for lean systematization through simultaneous engineering[C]//Complex Systems Concurrent Engineering-Collabor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London: Springer-Verlag, 2007: 291-299.
[3] 程国良, 谢晖, 杨大宇, 等. 汽车车身冲压模具开发同步工程的关键技术研究[J]. 模具技术, 2008(1): 5-9.
CHENG Guoliang, XIE Hui, YANG Dayu, et al. Research on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simultaneous engineer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body die[J]. Die & Mould Technol, 2008(1): 5-9.
[4] 虞敬文, 李涛, 李金洪. 发动机盖变形研究[J]. 机械工程师, 2009(12): 118-120.
YU Jingwen, LI Tao, LI Jinhong. Research on engine hood deformation[J]. Mech Engineer, 2009(12): 118-120.
(编辑 武晓英)
摘要:针对大型面板的重力变形在整车车型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易被忽略的问题,用DynaForm对某车型的顶盖进行重力变形评估,并验证软件评估结果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表明:DynaForm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符合,零件的重力变形评估意义重大.研究结果对于DynaForm在零件重力变形方面的应用和实际生产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汽车顶盖; 重力变形; 同步工程; DynaForm
中图分类号: U463.832; TB115.1
文献标志码:B
0 引 言
自20世纪80年代起,各大汽车公司在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中广泛采用同步工程.[1-2]同步工程的发展使一个全新轿车的开发周期从当时的36~48个月缩短至现在的18~24个月,并且产品开发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冲压同步工程是整车开发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大部分汽车公司冲压同步工程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产品成形性的评估[3]中,然而冲压是从开卷落料到零件入库的全过程,而其间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停线或产品的质量问题,故而,冲压同步工程应该覆盖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即整个冲压工艺流程的同步工程.
某些汽车公司的冲压生产线采用悬臂式的自动取送料装置,见图1.该装置利用吸盘取送零件,在将零件投放到台面的过程中容易引起零件的重力变形.重力变形即板材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永久的塑性变形.重力变形会导致零件尺寸发生变化,影响后续生产,大型零件如汽车顶盖尤其要考虑重力的影响.[4]
3 结束语
在冲压生产的机械臂取送料和手工取送料时均容易引起零件的重力变形,因此在车型开发的同步工程中需要对刚性不足的零件进行重力变形风险评估.
DynaForm软件的重力变形模块可以很好地评估和预测零件重力变形的风险,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非常接近,可以尽早发现实际产品生产制造需求,大大降低制造风险和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1]
熊继源, 杨谊丽, 杜坤. 同步工程在车身开发中的应用研究[C]//200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 2009: 1391-1396.
[2] RAEDER M, FORCELLINI F. Design for lean systematization through simultaneous engineering[C]//Complex Systems Concurrent Engineering-Collabor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London: Springer-Verlag, 2007: 291-299.
[3] 程国良, 谢晖, 杨大宇, 等. 汽车车身冲压模具开发同步工程的关键技术研究[J]. 模具技术, 2008(1): 5-9.
CHENG Guoliang, XIE Hui, YANG Dayu, et al. Research on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simultaneous engineer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body die[J]. Die & Mould Technol, 2008(1): 5-9.
[4] 虞敬文, 李涛, 李金洪. 发动机盖变形研究[J]. 机械工程师, 2009(12): 118-120.
YU Jingwen, LI Tao, LI Jinhong. Research on engine hood deformation[J]. Mech Engineer, 2009(12): 118-120.
(编辑 武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