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专业群的机制、模式与体系建设
——以会计类专业群建设为例

2014-07-20李国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年1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方向职业

李国辉

论高职专业群的机制、模式与体系建设
——以会计类专业群建设为例

李国辉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与大学生源数量的减少,高职教育在走完示范建设之路后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发展革命,尤其是在专业设置与招生方面,开展了诸多改革举措。本文以此为背景,立足专业群建设,分别从专业群的管理机制、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群的课程体系设置三个方面着手,并结合会计专业实践进行了分析。

专业群;机制;模式;体制

一、专业群的管理机制

一般认为,专业群是就是由相近或类似专业共同组成的集合。专业技术是专业群的基础,专业岗位群的面向是专业群的联系纽带,专业群的成长既是专业集合的发展,也是群内各专业的发展。专业群的发展需要建立群自身的内在联系与组织结构,建立有效的专业群管理机制。专业群管理机制是为实现专业群的良性发展和各组成专业的共同进步,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实施组织管理,改进专业之间的资源配置,在专业群内部实施各方面的制度统筹。具体来说,专业群的管理机制内容包括专业群内部的组织机构、组织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专业经费等五个方面的制度统筹。

(一)组织机构的统筹

许多高职院校都以专业间的各种联系为纽带建立了若干专业群,但很多“群”都只停留在名称上统一,专业群内各专业(方向)仍然是独立的。从某个角度来说,保留专业(方向)这个群内组织单元是必要的,但必须突破这个组织单元的局限,建立专业群组织机构,统筹专业(方向)“相对独立”局面。专业群组织机构可以实施总负责人领导下的组长负责制。专业群设置总负责人,下设常规教学、实践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团队建设、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管理等若干分组,并委派分组组长。总负责人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把握专业群发展方向,统筹协调各分组工作。各分组是群内最活跃的组织单元,以此为基础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学生管理团队是专业群发展的主要力量。专业(方向)之间的资源并不是独立,需要在专业群内实施共享,并为学生选择不同专业方向的学习提供课程的多方面资源服务。

(二)组织管理的统筹

专业群中各分组组长分别为专业(方向)教研室负责人或专业带头人,他们是专业教师骨干,了解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专业群机构设置把他们由单一的专业(方向)成员提升为专业群的项目负责人,在整个专业群内实现了交叉化管理。为此,在专业群组织管理中要进行制度化统筹。具体包括:一是管理制度化。理顺专业群中各个分组之间及分组与专业(方向)之间的关系,明确相关职责,以制度的形式予以确认。二是管理程序化。在专业群建设中,各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力量组织、课堂教学实施、实践活动开展、考核评定,要有一套系列化安排和执行操作步骤。三是管理公开化。对专业群建设中的各项工作运行所有相关信息,都要纳入专业群或全系(院)管理体系,在全体教师内予以公开。

(三)师资队伍的统筹

专业群建设是由专业群中的各个专业(方向)组成建设过程。如在专业群建设中往往由许多相互独立的专业、课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建设内容组成。在专业群建设中,根据师资的不同特点,将其组合成一个个独立的“工作组”,每一个工作组负责一项子项目,由各组长负责,并由项目管理人员负责其中的衔接,最后项目主管将各个独立的子项目统筹起来。这样不仅使专业群内的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更使专业群建设周期大为缩短,提升了专业群的竞争力。

(四)教学资源的统筹

教学资源是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泉,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中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教学资料库和实践教学条件。教学资料库包括课程建设成果、教材资源等内容,实现教学资料库的统筹,一方面使专业群内的教师可以共享教学资料;另一方面整合后的优秀教学资料,凸显了专业群的示范与辐射效应。实践教学条件包括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实践教学条件的统筹,用相对较少的投入,就相关相近专业建成一个较完整、较先进、较稳定的实践教学条件,并逐步形成系列化的实训项目、实训教材、校企合作单位、社会服务内容等。

(五)建设经费的统筹

高职院校专业群内各专业(方向)之间,必然会有重点建设和支持的专业(方向),而专业建设资金的有限性与不平衡性是专业群内普遍存在的特征。实现建设经费的统筹,是将为专业群建设中缓解资金有限与不平衡问题提供一种新思路。建设经费统筹的核心内涵是最大化资金的使用效率。专业群通过统筹内部经费的资本结构、财务预算和各专业建设特色,使建设经费在师资队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流向更有效益的建设项目,弥补了由于专业(方向)之间的经费差异而引起项目不平衡发展的不足,提高了经费的使用效率。

通过近几年来的建设与调整,我院会计专业群已初步成型,将原来独立的三个专业以会计技术为基础组建了会计大类群,下设三个方向,学生招生按照会计大类进行、分方向培养。虽未设立专业群组织机构,但在组织管理中,已经分设了常规教学、实践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素质教育、学生管理等团队。以原会计专业为核心,在专业群内实现了师资、教学资源、专业建设经费的统筹。

二、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对专业群的定义是由相近或类似专业共同组成的集合。因此,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集合了群内各专业的共性特征,也不局限于某个具体模式,而是由其涵盖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集合,即充分体现出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内涵,又体现了专业(方向)之间共性与个性融合的特点。

(一)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引领下,以社会需求和培养目标为导向,依托自身可利用的办学条件,在特定时限内为受教育者达到一定规格要求所预设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较为稳定的施行范式。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适用性,受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影响。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式与内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单一的某个被称作模式的模式,只能算作是一种方法或途径,不能称为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和课程模式的总称和集合体。

(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原则

1.实践性。高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不是凭空而论,是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具体体现。在确定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不能只根据学校自己情况来设计,而需要与用人单位相互沟通合作,吸纳企业人员参与,并总结自己和别人的实践经验,全方位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模式。实践是模式形成的基础,只有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模式,才是培养出社会适用的人才。

2.系统性。高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要素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不断地作用于模式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从而形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全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离开了的系统性,就无法把握模式,难以建构起模式,也难以称之为“群模式”。

3.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是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各行各业多层次、多规格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对专业群说,没有哪一种特定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完全适用于所有专业。虽然专业群内各专业以课程基础为纽带,有着诸多相似的内容,但人才发展的个性需求与岗位操作层面的多层次行,必然要求各专业(方向)不同的特色,探索和构建出不同的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

(三)会计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我院会计专业群包括了企业会计、企业税务、信用管理等三个方向,是这三者共同依托会计专业技术基础,根据会计职业岗位的设置与需求而形成的集合,形成了“文化、专业、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文化、专业、实践’三位一体”是指在高职会计专业群三年人才培养中,通过实施“职业成长、专业成才”育人工程的系列措施,始终贯彻“用文化塑造人、用专业培养人、用实践锻炼人”的理念,让学生实现“在职业熏陶中成长,在专业培养中成才,在学业进步中成功”目标。

“文化”能够提升人才培养的素质涵养,包含了传统文化、道德文化、职业文化、制度文化、校园文化等内容。“专业”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职业面向,包含了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专业实践等内容。“实践”支撑了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包含由丰富实践教学项目共同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施“职业成长、专业成才”育人工程,包含了八大系列活动,为学生的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使得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间,有章法、有路径、有层次、净化了学风、搞活了教育,从多个方面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其中系列活动一:推进学生演讲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系列活动二:以赛促学多头并进,提高专业竞技能力;系列活动三:大力支持创新教育积极,提高创业创新能力;系列活动四:成功实施订单培养,提高职场竞争能力;系列活动五:工学结合优良运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系列活动六:开展才艺展示活动,提高职业才艺水平;系列活动七:专家指导职场礼仪,提高职场礼仪水平;系列活动八:形势政策专题讲座,提高社会认知能力。

三、专业群的课程体系设置

(一)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成

依托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同类职业岗位面向而设置的专业群,反映在课程内容上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技能基础。因此,可充分考虑“基础、特色、方向”三者的结合,解决专业群内各专业的针对性问题,确实保证专业群内各门课程的有效实施。

首先,要根据专业群对高职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各专业技术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而设置,由公共课和职业技术基础课组成。公共课针对所有专业,按照培养社会人的要求,突出培养现代社会所要求的最基本素质。职业技术基础课为专业群内各专业共同必须的职业基础知识和职业基本技能,按行业内职业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开设课程。其次,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而设置的体现专业(方向)特色的课程。学生在修完“基础”课程后,获得专业群共同的职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具备在行业内从事专业群所包含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根据专业(方向)特色人才培养的要求,依据工作岗位内容的进行专业能力深化培养。

(二)会计专业群课程体系设置的实践

我院会计专业群在长期实践中,根据专业群特征设置了由公共课程、校本课程、系本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等六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必备的文化素质类课程,包括教育部门要求的“基础”、“概论”、形势与政策课程及高数、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等课程。

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课程,我院是供销系统下属院校,设置了浙商文化概论、合作经济专题等体现主管系统特色的课程。

系本课程。系本课程是以从学校二级单位出发,体现会计专业群职业技术和职业基础的课程,包括会计基础、财经法规、财会基本技能、财经应用文写作、经济法基础、财务会计实务等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是体现专业(方向)核心能力要求的核心课程,使学生能获得专业群共同的职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具备在行业内从事专业群所包含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专业拓展课程。专业(方向)能力拓展课程是深化专业核心能力类课程,实现按不同职业方向进行深层次能力培养,解决专业(方向)针对性问题。

专业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是根据核心能力设置技能训练的课程,即结合核心能力与拓展能力,开设专业实践课程。

课题名称:

本文为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带头人专业领军项目《高职会计专业内涵式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LJ201309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1]李国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及选择原则.职业技术教育,2008.7.

[2]沈建根,石伟平.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机制.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1.11.

(作者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方向职业
2022年组稿方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职业写作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我爱的职业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