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2014-07-19吴茜
吴茜
【摘 要】根据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环境适应能力弱、人际交往中造成焦虑、孤独、情感上的困扰、学业上的迷茫等问题。深入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及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原因 对策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中有抑郁、焦虑、失眠、孤独、迷惘、消沉等等不良心理问题,甚至逐渐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多发人群。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渐渐显露台面,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不仅仅因为他们是社会的栋梁,更多的是对未来一代人的希望。“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对清华毕业班学生所做的研究表明约有60% 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心理压力,而且大部分学生对压力的处理没有信心。”种种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日趋严重,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就越来越趋向严重的大学生心理疾病,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提出看法以求对当代大学生的心智健全成长有所推动。
一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1. 环境适应能力弱
在独生子女众多的当下,他们性格上的娇弱与被动是形成这种适应力弱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大学与高中的学习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一时难以适应,学习方法上的不对,以及对时间观念上无概念,都会导致学生在环境上的难以适应。造成了学生一学期以来“挂科”几门都是时有发生的事。在这样的适应环境、心理调适的过程中,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
2. 人际交往中造成焦虑、孤独
大学生,特别是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他们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以及同学们,面临着一个重新认识、确立新人际关系的过程。部分新生因性格内向不主动与人交流,造成人际交往中因欠缺方式与方法无法深交朋友而产生的孤独感与缺乏安全感,出现焦虑不安、情绪低落、失眠等症状,这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的环境中不断在困惑与消极之间恶性循环。长久以来妨碍和影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往来。更有少部分学生因自我封闭,少言寡语,甚至因环境和人际交往的压力而造成失眠,孤独和情绪压抑等。
3. 情感方面的困扰
情感对于人类来说是必需品,与人交往就会产生情感,好的坏的自然的不自然的。父母情、师生情、朋友情,我想当中最重要的还是恋爱感情。而当代大学生面对这一份恋爱情感大多数是不成熟的、无法正确应付的、甚至还有看到周围宿舍的同学纷纷交友而自惭形秽的。种种引发的许多心理问题的出现,迷惘、困扰、消沉甚至轻生。
4. 学业上的迷茫
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他们对如何在新环境下怎样学习以及如何学习好都是比较迷茫的。高中的学习环境因为应试教育大部分孩子是被老师家长们不断给予压力这样一步步过来的,但是大学的学习环境却完全不同,没有人逼迫他们一天要写掉多少份试卷,完全的宽松的自主学习的环境。从这样紧张的学习环境到如此宽松的,一部分新生无法适应也没有控制能力就会放任自己的学业,渐渐地越来越迷茫。
5. 对未来的不确定
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大一或是大四的学生,他们对未来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不确定性,甚至有一些对未来有一种恐慌。他们不知道即使读完了本科他们又能够出去找到怎样的一份工作,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不知道怎样规划自己大学四年的比比皆是。
二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1.客观方面
(1)在独生子女众多的当下,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社会影响结果是,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明显提高,他们从小被父母当成“天之骄子”呵护在手心,凡事都有父母张罗,造成了性格上的娇弱与被动的个性,导致独生子女的依赖性强,进入大学后难以适应。
(2)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他们在顶住了一系列高考压力下进入大学,马上就要面临转瞬四年过后的就业压力。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地当下,大部分大学生已经感觉到就业较之以前已经越来越困难了,这就导致大学生在即将走出校园之前便对前途忧心。长而久之,造成他们精神压力过大、身心疲惫。心理问题就是如此产生的。
(3)社会上的信息通过种种媒介进入校园。学生在应付一堆学习生活还要分出一部分精力面对从社会上流入校园的各种好的坏的信息,对于学生来说,社会阅历基本是零,分辨是非能力低,在接受一些有益信息的同时,也会吸收一些不良的信息。
2.主观方面
(1)社会阅历低,导致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目前我国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3岁之间,这一时期正是成人初期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正在逐渐向成熟的过程,从高中时期的基本没有社会阅历渐渐发展到慢慢接触社会走向成熟。正是在这一阶段的过程中,由于经历少阅历低而导致很多心理疾病问题的产生。
(2)人际交往能力差,带来心理困扰。新生入学后面临陌生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而怎样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个课题则是相当的重要的。这个过程对大多数新生来说并不困难,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性格上有弱点比如内向不爱说话,自主观念强烈,唯我独尊等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往往在这样的情况下,心理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
(3)择业的难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带给学生更多的择业机遇,但同时也增加了择业难度,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加上受传统观念影响,性格内向,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大学生来说,是难以解决的现实矛盾。恐惧、焦虑、烦躁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使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对处境无能为力更有甚者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
(4)恋爱方面引发的问题。大学期间成双成对出入是大学里常见的事,高校也没有明文规定不允许大学生谈恋爱。但是在18-23岁这个时间段,是青春的、张扬的、不顾一切的。大学恋爱也是美好的,但是有美好就肯定有挫败。那些因失恋引发的心理问题数量比例也不低。endprint
三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1.积极建设好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疾病积极建设好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首先招收“高素质、专业化”心理老师,心理老师具备较雄厚的理论功底、生活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针对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处理技巧,为高校的学生提供一个更专业的咨询平台。帮助有需要的大学生做好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其次广发宣传,普及知识让每一位大学生都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活动
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差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学”等选修课、必修课或讲座,帮助大学生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具体内容应包括:学习心理教育、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及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心理健康教育课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心理素质拓展。心理素质拓展是通过户外体验项目活动的情景设置,使参加者们充分体验所经历的各种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并且通过总结每一项活动的想法,以及自己在当中充当的角色来看清楚自己在面对外界刺激时的反应,进而更深层次地学会控制与超越。针对新生适应问题,可以开设一些针对新生如何正确人际交往、情绪的表达与控制等内容正能量地安抚新生远离家乡到新环境产生的情绪。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在每个高校都是显而易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仅是代表了高校对学生教育的重视,更是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关注。摒除沉重的学习压力、竞争激烈的择业难题,校园文化活动就是放松身心、缓解精神压力的重要举措。在这样压力满天的环境下,高校应该积极创造这样的条件,为广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校园氛围。
【参考文献】
[1]姜金林.论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美与时代,2003.
[2]余强基.当代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汪慧.渴望登上健康快车[J].青年探索,2003(5).
[4]徐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2(3).
[5]杜淑冰.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剖析与对策[J].青年探索,2003(3).
[6]李兵宽,李国涛.大学生挫折心理成因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3(7).
[7]王建中.简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J].中国高等教育,2004(19).
[8]曲素艳.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及心理障碍成因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1).
[9]李文玉.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1经济师,2003(2).
[10]刘期彪,谭德明.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与维护对策[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0(1).
[11]刘翠梅.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教育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2).
[12]李化树.论新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现代化,2003(1).
[13]梁芹生.地方性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策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4).
[1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