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交往对话”方法有效性条件分析
2014-07-19邢陵霞
邢陵霞
【摘 要】“交往对话”的方法是新时期德育实践中一种充满人文关怀意蕴的德育方法。实施“交往对话”方法,确保德育有效性,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尊重的交往关系的建立;受教育者的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的培养提高;自由、宽松、和谐的对话氛围的营造。
【关键词】德育 交往对话 有效性 条件
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转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从“灌输”走向“对话”。作为一种体现人文关怀的德育方法,交往对话的方法日益被人们接受和采纳,并逐渐成为新时期德育实践的主要方法。那么,如何保证这一科学方法的有效运用呢?依据哈贝马斯沟通有效性三要素理论,我们认为,德育“交往对话”有效运行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一、确立对话主体平等、尊重的交往关系
对话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间的沟通,这种交流应该建立在平等交往关系基础上。教育者需要认识到,对话的过程既是表达个人真实想法的过程,又是倾听他人心灵之声的过程,是对话双方的“精神相遇”。因此,对话时,既不应有知识上的权威控制,亦不应有地位上的高高在上。“我们的任务不应是向人民谈说我们的世界观,也不是把这种世界观强加于人民,而是要与人民对话,讨论彼此的世界观,反映了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处境。教育和政治如果没有批评地意识到这一处境,不是在冒‘灌输的危险,就在在冒沙漠中空谈的危险。”[1]
德育对话的过程应充分体现双方人格的平等。即每个人都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在具体的交往实践中,德育者应该具备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尽量避免把自己预置于道德权威者的位置,因为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今天,受教育者已不再是“单纯”的无知者,他们希望与教育者通过平等对话寻求共同真理,共同探讨人生。诚然,德育者或许占有“在先闻道”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者就是知识权威,人的“终身发展性”决定了教育者也是在不断的成长,也要通过对话获得新的发展。倘若德育者不是使学生心悦诚服地认可德育内容,而是一味地压迫、强制受教育者接受德育,受教育者即使知晓这些知识,也不可能内化为德性并外化为德行。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德育教师只有“精诚所至”,受教育者才能“金石为开”,坦诚地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让教育者深刻了解其内心世界。
二、培养提高受教育者的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
德育对话要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需要对话双方具备适当的对话能力。有效对话的达成,不仅需要以平等、尊重的人性观为基础,其着力点更在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对话意识和对话意愿,发挥较强对话能力向对方传递真实全面准确的信息,实现对话的有效性。
对话的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体现在驾驭语言、理解、沟通、领悟和互动等多个方面。首先,教育者要培养受教育者开放的交往意识。要善于引导受教育者“基于个人理性的自主与自治的原则,乐意与他人一道,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共同追、探索知识与真理,摒弃认识上存在自我中心倾向”。 [2]二是要注意培养受教育者关心生活、理解生活的能力。德育只有回归生活才有生命力。只有当德育植根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受教育者才会有人际交往、沟通的直接动力,才会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产生交往、沟通的直接需要。三是要让受教育者尽可能多地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能力。因为一个人知识越丰富,对知识世界的介入越深,就越能成为潜在的强有力的对话者。四是要通过实践锻炼对话能力。对话能力的提升,不是通过头脑中的想象做到的,而是必须植根于现实的实践锻炼,离开实践,能力提高只是一种幻想。德育者要在对话实践中,帮助受教育者学会感受自己与他人的情绪、情感,及时准确领悟和理解对方的思想;一方面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一方面认真倾听对方的表达和倾诉。
三、营造自由、宽松、和谐的对话氛围
学者夏正江指出:“真正的对话式教学中的对话,发生在对话双方自由的探究中或自发的讨论中,发生在对话双方精神上的真正的相互回应与相互碰撞中,发生在双方认知世界的真正融合中”。 [3]“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德育中交往对话,重在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感染对话双方,激励他们自由表达,畅所欲言。
德育以人为本,强调主体间通过思想对话和精神交融,生成主体间性。主体间性的生成首先源于主体精神的自由表达。在“交往对话”过程中,“一切等级压制、思想强迫、话语霸权,人格歧视都让位于平等的对话、深入的理解和真诚的合作,渗透在这种自由交往中的真正的个性,交往对话的空间是一个充满自由、民主和活力的公共领域”。只有出自由、宽松、和谐的对话氛围,交往中人的自由才能得以体现,人性才能得到尊重。如果说在灌输式德育方法中,教师把理论“塞”给学生,教的过程只有“付出”,没有“收获”的话,那么,在交往对话的德育方法中,教师的对话式“付出”不仅“收获”了学生信任和学生的进步,而且提高了自身能力,获得了职业成就感,这才是真正的教学相长。此外,德育中的对话不一定要非要达成共识,而是在实现相互理解、宽容和接纳的基础上,启迪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道德智慧和个体德性生成的自由自觉”,辅助其“创造出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和意义世界”。
【参考文献】
[1]冯建军. 道德生命在情景对话中发展. 思想.理论.教育,2003(2).
[2]夏正江. 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关于“人”的问题.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05,309.
[3]王东莉. 德育人文关怀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3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