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后进生“批评”之我见
2014-07-19顾婷
顾婷
【摘 要】后进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和保证。本文从后进生的特点以及如何针对其表现进行批评教育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后进生 教育
后进生是大部分不良现象和错误行为的发生者,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的过程中,批评教育这一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要使批评收到良好效果,对待后进生一定要讲批评的方式方法。一般来讲,许多犯错误的同学是懂道理的,但懂道理与接受道理、按道理办事之间还有一段距离。缩短这段距离需要靠情感来沟通。老师的批评,要从关怀、关心学生的心态出发,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预防学生违纪,教会学生做人,培养良好素质的角度考虑,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巧妙地运用批评,把自己的一片真情通过言语和行动表露出来,让后进生感到老师的批评教育是真心诚意的,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我的体会,在对后进生批评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育的措施
1. 坚持正面教育。要经常利用班会、团会、谈心、板报等形式教育学生遵守中职院校“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学生守则”,遵守校纪校规,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使学生要学会做事,先学会做人。
2. 面向未来,振作精神。教育学生认清形势,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未来,有技能走遍天下,无技能寸步难行。在校期间只有扎扎实实学好技能,练就过硬本领,才能顺应社会的进步,才能找到适应的工作,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3. 培养兴趣,发展特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短处,每个学生也都有自己的长处。比如有的学生平时自由散漫,上课好动,但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有些学习基础差,学习吃力,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有文艺、绘画等特长。老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长处,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自我价值,树立进取信心。
二、批评的方法
1. 对自尊心较强的后进生,要用“温和式”的批评。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学生犯了错误通常比较害怕、后悔,希望得到老师的谅解。所以,对自尊心较强的学生批评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在人多的地方批评,不要在班会上批评,这样会使他们感到下不了台,在同学面前没面子。而应采用“温和式”的谈心方法,个别交谈,指出其错在哪里,对在哪里,应该怎么做。在学生受挫时,引导学生恰当地发泄自己心中的苦闷;在学生承受巨大压力时,引导学生科学缓解自己的压力;当学生悲观无助时,鼓励学生乐观面对,从而体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帮助学生克服消极、颓废情绪,培养自信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2. 对脾气暴躁,自我意识强的后进生,要用“商讨式”的批评。对脾气暴躁,自我意识强的学生批评时,老师一定要态度冷静,且不可硬对硬,这样容易形成对抗,造成两败俱伤。老师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坐下来心平气和的商讨对问题看法,引导学生修正错误、发扬成绩。
3. 对反应敏捷,有一定自觉性的后进生,要用“提醒式”的批评。对反应敏捷、有一定自觉性的学生批评时不用花费太大的精力,要用“提醒式”的方法,点到为止,即可收到一定效果。
三、批评时应注意的问题
1. 老师在生气或情绪激动时,切忌批评后进生。老师和其他人一样,由于工作、家庭等原因也有生气或情绪激动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容易把情绪带到学生面前,有可能出言不逊,言语过重,把学生当做撒气桶。这样不但达不到批评教育的效果,而且事与愿违。班主任情绪失控,将直接导致低效的教育行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育者的情绪状态是影响教育过程及其效果的一个重要变量。因此,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既是班主任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自己教育素养和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当自身情绪不好时,要学会控制冲动。不在气头上批评学生,遇事冷静是一种心态和修养,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才能做到处乱不惊,遇事不怒,冷静、理智地对后进生进行批评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2. 在未弄清事实真相前不批评后进生。在批评后进生前一定要弄清事实真相,在此基础上,指明错误,提出批评,陈述道理,提出改进意见,并观察学生的后继情绪和行为反应。这样才能使后进生心服口服,接受批评,真正改正错误。
3. 对后进生不可过分苛求。后进变先进,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次谈话,一次教育,一夜之间就变成先进。所以,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定要有耐心、细心和恒心,不可过分苛求,要持之以恒,正面引导,表扬鼓励,日积月累,素质养成,就会变成一个先进生。
总之 ,批评教育后进学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 ,找到批评的最佳切入口,灵活运用不同的说法、语气、方式 ,进行有针对性的批评,使学生主动地接受批评,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批评”这一教育手段才能发挥它的最佳效果,才能把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王志南.由一则案例谈班主任的新型角色[J].教学与管理,2006(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