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个无性系茶树品种的抗寒性鉴定与评价

2014-07-19毕彩虹范开业沈凌言刘相东庄大伟

茶叶 2014年3期
关键词:浙农福鼎抗寒性

毕彩虹 范开业 沈凌言 刘相东 庄大伟

(1.临沂市果茶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临沂市林业局,山东 临沂 276000)

8个无性系茶树品种的抗寒性鉴定与评价

毕彩虹1范开业1沈凌言1刘相东1庄大伟2

(1.临沂市果茶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临沂市林业局,山东 临沂 276000)

为提高茶园抵御冻害的能力,选择抗寒性强的茶树品种资源,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对8个无性系茶树品种进行抗寒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农113、舒茶早、龙井43此3个品种表现强抗寒性;劲峰、乌牛早、安徽3号、福鼎大白茶4个品种表现中抗寒性;迎霜品种表现弱抗寒性。

茶树;无性系;抗寒性

茶树(Camelliasinensis)属山茶科山茶属,原产我国西南地区,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0℃以上时芽开始萌动,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临沂属于茶树次适宜生长区,冬季极端最低温度可达-10~-20℃,且低温持续时间长,冻害严重,春季倒春寒频发,加之冬春季空气十分干燥、有效降水少,严重影响茶树的安全越冬和春茶生产[1]。2011年冬至2011年春临沂气温持续偏低,个别茶区最低达到-18℃,茶树受冻严重,莒南、临沭、临港、沂水等地部分茶园根部冻死,从而导致茶树整株死亡。茶树品种不同,抗冻的能力也不一样,本研究旨在对临沂地区茶树无性系品种的抗寒性进行试验比较,从中筛选出抗寒性强的品种,以期为今后抗寒茶树品种选育奠定基础,为北方茶园茶树种植提供参考。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于2011年2月在莒南县玉芽茶园进行。

1.2 试验材料

莒南县玉芽茶园的8个无性系品种,主要有龙井43、浙农113、迎霜、安徽3号、乌牛早、舒茶早、劲峰、福鼎大白茶,均是4年生茶树。

1.3 试验方法

茶树的抗寒性鉴定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每个品种随机抽取50株茶树,采用5级评分法调查各品种越冬的抗寒性,根据其成熟叶片受冻害的程度确定其抗寒性分值[2-3]。评分标准具体见表1。

Xi—代表各级别分值,Ni—代表各级别的株数,ΣNi—代表总株数,ΣXi—代表最高分值。

根据抗寒性指数将抗寒性分为:强抗(抗寒性指数≥0.8),中抗(0.5≤抗寒性指数<0.8),弱抗(抗寒性指数<0.5)。

表1 茶树抗寒性评分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树抗寒性田间调查结果与分析

茶树是木本植物,最基本、最可靠的抗寒性鉴定方法是通过较长时间的田间栽培试验鉴定,即“直接鉴定”[4],方法比较简单、能直观的评价茶树的综合抗寒性能。据研究报道,冻害发生后各类茶树品种表现为开始是部分幼叶叶片和顶芽呈水渍状,随即顶芽转变为褐色, 叶片自上而下部分或大部分转变为浅褐色,并失水向背面卷缩,继而叶片部分或全部脱落,枝梢由细到粗逐级脱水枯萎干缩,严重者直至整株死亡,导致茶园减产,农民经济利益直接受损[5]。表2知,调查的8个茶树无性系品种中,浙农113、舒茶早、龙井43此3个品种受冻害程度较小,对树势和产量基本无影响,抗寒性指数大于0.8,表现强抗寒性;劲峰、乌牛早、安徽3号、福鼎大白茶4个品种对树势有损害,产量受到一定影响,抗寒性指数介于0.5~0.8之间,表现中抗寒性;迎霜品种受冻害相对严重,抗寒性指数小于0.5,表现弱抗寒性。

表2 茶树各品种抗寒性田间自然鉴定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茶树冻害受到许多因子的影响,低温是冻害发生的主要因子,气温低于0℃时,乔木型或半乔木型的大叶种茶树会受冻,灌木型的中小叶种茶树在- 10℃时也会出现冻害。茶树叶的抗冻能力最强,茎次之,根最弱。但在露地栽培的条件下,主干叶对茎、茎叶对根有保护作用,所以在越冬期树冠上部、中部与根部周际的温度总是由上而下依次递增。因此在生产实践中,茶树的冻害往往表现为先顶部枝叶,再到茎部,只有在极度严寒的情况下,根部才受冻害[5]。另外,茶树的树龄、树势、立地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地势、土壤条件、施肥水平、寒潮来势的缓急、降温时的风力、湿度以及冻后解冻的天气条件等等也是影响茶树冻害的因子。

茶树的抗寒性是茶树长期适应低温胁迫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而逐步发展和形成起来的一种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6,7]。近年来,临沂茶园遭受异常低温冻害的影响,造成茶叶减产,严重影响了茶叶产业的发展,选择抗寒性茶树良种是茶园防冻减灾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田间自然鉴定法简单、直接,试验结果表明,浙农113、舒茶早、龙井43此3个品种表现强抗寒性;劲峰、乌牛早、安徽3号、福鼎大白茶4个品种表现中抗寒性;迎霜品种表现弱抗寒性。抗寒性强的茶树品种可以推广,抗寒性稍弱的品种可以进行保护地栽培,这为茶树良种的选择、种植提供参考。

1 张丽霞,赵淑娟,王桂雪等.泰安茶树种植条件分析.中国农业气象,2006,27(3):244-248.

2 童启庆.茶树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304-305.

3 张翠玲,侯君合,王芝云,等.青岛地区茶树无性系品种抗寒性比较试验.山东林业科技,2008,175(2):30-31.

4 骆颖颖,梁月荣.茶树抗寒性间接鉴定.茶叶科学技术,1998,(3):1-7.

5 房用,李秀芬,慕宗昭等.茶树抗寒性研究进展.经济林研究,2004,22(2):69-72.

6 HUANG Hai-Tao,YU Ji-Zhong, WANG Xian-Bo, ZHOU Tie-Feng, AO Cun, ZHANG Wei. A study 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 of fresh tea leaves in different cold-resistant varieties.茶叶,2013,39:259-263.

7 刘祖生,赵学仁.优质抗寒绿茶良种—浙农113选育研究报告.茶叶,1989(1):12-15.

Assessment of cold resistance of 8 tea clonal cultivars

BI Caihong1,FAN Kaiye1,SHEN Lingyan1,LIU Xiangdong1,ZHUANG Dawei2

(1.Technology Extension and Service Center of Fruit and Tea, Linyi City,Linyi 276000, China;2.Linyi Forestry Bureau,Linyi,276000)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cold disaster prevention of tea gardens and to screen tea cultivars with cold resistance,the cold resistances of 8 tea clonal cultivar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method of natural infection.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Zhenong 113, Shuchazao, Longjing 43 showed strongest cold resistances, and Jinfeng, Wuniuzao, Anhui 3, Fuding Dabaicha showed stronger cold resistances than that of Yingshuang.

Tea plant; clonal cultivar; cold resistance

2014-07-21

毕彩虹(1979年-),女,山东青岛人,农艺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茶叶研究及技术推广工作。

S571.1;S42

A

0577-8921(2014)03-146-02

猜你喜欢

浙农福鼎抗寒性
浙农股份:将使命书写在抗疫答卷上
浙农投资庆祝成立十周年
山峦叠嶂
福鼎茗洋村:红是我们的底色
枣树抗寒性检测方法的筛选
永顺園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巴梨的抗寒性试验情况初报
马铃薯普通栽培种杂交后代抗寒性分析
不同品种大花萱草抗寒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