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形成的影响
2014-07-19庞辉
庞 辉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8)
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形成的影响
庞 辉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8)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它是一个人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人格的形成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不同的家庭环境塑造了儿童不同的人格特质。
现代家庭环境 人格 父母 儿童
在现代家庭环境中,对儿童的早期的智力投资十分重视。然而,却忽视了对儿童人格在家庭环境中的培养和教育,诸如:如何培养孩子广泛的学习兴趣?通过什么教育方式促使孩子形成顽强的意志力?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质需要哪些条件?等等,都没能很好地摆在家庭教育的重要位置上。其实,不同的家庭环境塑造了孩子不同的人格特质。在儿童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家庭环境因素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一、何谓“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1]人格是伴随着人的一生不断成长的心理品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格起着近乎决定性的作用。[2]人格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人格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各个因素对人格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其中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的形成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间不仅有自然的遗传因素,而且有社会的“遗传”因素。这种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有其父必有其子”,是有一定道理的。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孩子,使他们逐渐形成某些人格特质。
二、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人格形成的影响
儿童人格的形成受到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父母的人格、父母的文化修养、父母所创造的家庭氛围、家庭结构都对儿童人格形成、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奠基作用,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针对性强,并且具有长期性。
1.家长的教养方式影响儿童人格的形成
家长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人格特征具有不同的影响。Kagiticibasi(1990)依据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独立—依赖”关系,归纳出了三种典型的家庭教养方式:[3]
X型: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在物质与情感上的关系都是相互依赖的,亲子关系的取向是顺从,属于集体主义教养方式。如韩国与日本的母亲总是热心于保持与孩子的交互作用,她们认为母子的亲密关系是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家庭教养中,母亲总是力图创造一种“关系上的协调”,却难以培养孩子的心理独立性。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Z型:家庭中两代人之间在物质和情感上都是相互独立的,亲子关系的取向是独立,属于个人主义教养方式。如美国和加拿大的母亲认为母子间的分离与个体化是孩子人格健康发展的条件。母亲尽力把自己与孩子分离开,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母亲在家庭关系中创设的是一种“个体上的协调”。但是,这会带给双方情感上的孤独与失落。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无理、胡闹等。
Y型:将上述两种教养方式综合在一起,强调在物质上的独立,在情感上的相互依赖。中国与土耳其的家庭近似这种教养方式。如土耳其的研究发现(Phalet&Claeys,1990),土耳其青年既忠于家庭,又注重本人才能的自我实现。在具有集体主义文化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在大规模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背景下,家庭人际关系可以向Y型转化。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乐于合作、思想活跃等。
2.家庭中父母的文化程度影响儿童人格的形成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家长的文化程度提高了,家长不惜智力投资,期望子女一心一意读书。但在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问题上,有些家长缺乏正确的认识,只希望子女读书,不要求他们全面成长。为了读书,可以“肩不担担,手不提篮”,认为给子女创造较好的生活条件,使他们生活得舒舒服服,甚至连一些举手之劳的自我服务劳动也包了。不让孩子玩,不给孩子一点自由,担心孩子玩了,学习会不行,安全会有问题,等等。父母对孩子过多关注和宠爱、高期望和高标准的要求往往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3.家庭结构影响儿童人格的形成
由于离异、丧偶、未婚生子等,现代社会出现了很多单亲家庭,在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儿童,其人格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会受到负面影响。家庭环境中父母的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会对儿童的心理造成消极的影响。一个健康发展的儿童需要经常处于一种三维交往关系的网络之中,即同父母、长辈交往的纵向关系;同同龄伙伴交往的横向关系;同兄弟姐妹交往的斜向关系。纵向关系主要表现为一种家庭关系,而横向关系和斜向关系则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关系。家庭环境多为儿童提供横向与斜向的交往机会,有利于健康的儿童人格的形成。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其家庭结构的缺失导致了人格发展的不健全。
4.家庭氛围影响儿童人格的形成
平时,我们常听到不少年轻的父母抱怨孩子脾气不好:任性、自私、娇气、神经质等,并常为此责难甚至打骂、惩罚孩子。其实他们完全冤枉了孩子,因为孩子性格与父母的教养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父母在家庭中过于溺爱、娇惯孩子,孩子多任性、娇气、脆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心;父母在家庭中对孩子管教过严、期望过高,孩子多拘谨、畏缩、不合群、呆板、怯懦,或倔强执拗;在家庭环境中父母过渡照顾、过于保护,孩子多软弱、幼稚、依赖性强,难于集体生活,难于与伙伴友好相处。[4]只有在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才能使儿童形成独立、爽直、互相帮助、健康、向上的人格。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的一切欲望,给予孩子一切需要,这就是爱。这些存在于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良好的家庭气氛包括整洁、卫生、宁静的家庭生活环境等,家庭生活环境首先通过视觉在孩子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家庭环境的整洁和宁静易于形成孩子稳定的、协和的、有计划、有组织、轻松的人格特征。此外,还包括家庭中父母之间的关系及对孩子的教养态度等。
5.家庭中子女的出生顺序影响儿童人格的形成
现代的孩子,由于家中兄弟姐妹少,长期处于无挑战者的家庭地位,不知居安思危,缺乏应付各种矛盾的心理准备。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家长对孩子的生活照顾越来越细微周到,对他们的爱更加集中。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过多的爱反而使他们不懂得爱,过多的照顾反而使他们缺乏起码的生存能力。此外,由于独生子女所处的环境束缚,加之家长过多的替代,往往会剥夺孩子自主、独立的活动机会。对儿童能力过多的替代只能使他们失去能力发展的机会,导致他们在性格和行为上缺乏自立意识和独立能力。然而,培养儿童的自主意识与独立精神,这是儿童人格构建的重要内容。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必然会遇到不少困难、压力,只有从儿童时期就培养战胜困难的能力,长大后才会独立承受各方面的压力。家长应当为孩子创造这种磨炼机会,注意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经常性地、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自主性活动的机会,让孩子有机会亲身实践,亲自尝试,并能依靠自己的判断和能力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结语
家庭环境因素确实对儿童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不同的家庭环境塑造了孩子不同的人格特质。儿童人格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从与他人接触中产生的简单的习惯行为开始的,是从与社会作用的发展过程中,根据自我体验而对社会作用内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一过程最初始于家庭。家庭中人格构建环境的失衡,人格构建内容的扭曲,人格构建方法的不当,正是造成儿童人格偏异的重要原因。所以,优化儿童人格构建的家庭环境,是改善儿童人格教育的有效对策。
[1]彭聃聆主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P440.
[2]莫雷,颜农秋.大学生心理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3]彭聃聆主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P465.
[4]李建华,阳春.家庭教育对儿童性格形成的作用[J].曲靖师专学报,19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