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融合”与受众的“回归”——浅谈中国动画教育
2014-07-19邵珠春
邵珠春
(枣庄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一、中国动画教育历程
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诞生了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虽然影片明显受到迪斯尼动画风格的影响,但作为中国的第一部动画其意义非凡。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万氏兄弟又创作出中国第一部动画有声立体长片 《铁扇公主》,并以此奠定属于中国动画人的东方风格。而我国高校正式开设动画专业是在1952年,当时的北京电影学院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第一个动画专业,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动画艺术家。动画的形式广泛借鉴民间美术的剪纸、皮影等多种形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动画风格。改革开放以后,日美动画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加之当时以经济为主导所产生的影响,导致中国本土动画逐渐萎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开始关注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并给予大力的扶持力度,使得中国的动画教育迅速升温,动画专业一夜成为高考的热门专业,不仅各类高校纷纷开设动画专业,社会上的各类培训机构也开始进行动画培训。截止目前,全国大多数院校相继开设了动画专业,单纯从数量上看,中国的动画教育已经大大超过发达国家,但是动画片的质量明显缺少中国风味,受众对国产动画的满意度逐渐降低,同时由于对技术的过于重视,中国动画与传统艺术及受众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
二、中国动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动画教育的问题很多,但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课程设计重复与单一。很多院校的动画专业所沿用的都是国外的教学模式,并且不能兼顾地方文化和艺术的特色,不能将地方传统的民间艺术与文化融合在动画教学之中,从而很难有民族化风格的突破,在国际动画市场竞争中很难保持独立和优势,也不能适应中国动画产业对动画人才的需求。中国动画的历史证明,只有坚持民族化的创作之路,才是中国动画的最终出路。
(二)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在当代社会,只有重视民族文化才能使动画在创意与设计中突破西方文化对动画创作的影响,技术的应用应当服务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同时,对于民族化的创作不能只是简单地模仿民间美术的形式,更应该抓住民间艺术的精髓,民间艺术中所蕴藏的文化是中国动画创作取之不竭的创新之源。
(三)学生长期以来深受日、美动画的影响。尤其是时下接受日、美动画成长起来的大批年轻人,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会受到日美动画的影响,进而模仿日、美等国的动画形象。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由于国家片面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文化的创新,二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教育弊端造成的动画人才的缺乏。因此,只有改变动画教育的现状才能从根本上开启民族动画的创新之路。
(四)中国动画受众的偏儿童化现象。大多数中国人一直认为动画是儿童的专属,同时中国的动画制作人过于缩减动画的受众群体,导致很多动画的设计制作幼稚而说教,缺乏思想深度和精神内涵,说到底这和动画教育脱不了关系。
三、中国动画教育的民族化改革
国产动画要重振中国学派的东方气韵,必须将动画技术与中国各地的民间艺术形式相融合,只有具备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动画片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动画片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在当代社会应当充分发挥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作用,承担起民族文化的传播任务。
(一)高校的动画专业应当充分借鉴本土艺术文化发展民族特色。高校动画专业的开设不能一窝蜂地向一个方向发展,更不能走模仿日、美动画的路子。就像中国的地方戏剧,每一个地方都有相对独立的一套戏剧种类,中国动画也应当借鉴戏剧发展的形式,充分借鉴地方传统与文化,发展具有中国色彩的动画风格。尤其是地方高校,在承担地方文化传承的同时,将地方文化融入动画专业的教学之中,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动画的民族化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在民族化品牌树立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而在中国每个地方都有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这种种文化构成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在建设民族化动画的过程中应当从地方文化入手,充分发挥驻地高校的优势,在动画专业的创作指导过程中重视本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比如,本土传统的民间艺术,在动画形象创作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越是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作品,往往民族色彩越是浓厚。同时,在故事题材的选取中也可以借鉴地方的故事传说,越是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动画往往越能带来视觉上的新鲜感,从而为中国动画学派的成长夯实基础。
(二)在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加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学习。古代的绘画在思想上更多的是受到儒家、道家和禅宗哲学思想影响的三位一体的表现方式,今天则更多的是受到西方现代哲学影响的将现实、批判和表现相结合的表现方式。现当代艺术中对于苦难现实的描绘一是受徐悲鸿提出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影响,二是西方绘画方法的传入导致写实主义的盛行,三是由于古典文化与哲学思想的缺失,三者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艺术现状。当然,“随着人类思想意识的不断觉醒,更多年轻的艺术家开始探求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民族文化思想的关照”①。国产动画的发展在经历的对美、日动画的模仿之后,当代社会逐渐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与思想的重要性,转而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民族动画的新鲜血液。因此,高校动画专业的开设应当加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教育,只有了解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才能明白中国民间艺术色彩与形式的构成关系。
(三)应当努力培养中国动画的受众群体。中国动画应当从各个层次建立民族动画的受众,只有拥有广泛的受众才能改变中国动画的市场面貌。这就需要中国动画的教育应当抓住中国文化的精髓,找到动画与受众相连接的关键点,也就是能唤起受众情感、思想等方面共鸣的民族符号。“从艺术创作与欣赏的角度来看,一件艺术品要想获得认可,不仅需要艺术家,同时更要有观众的参与,并且其艺术作品和观众的期望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接触点,否则,观众不仅会对他们的艺术作品感到困惑不解,而且还会表现出厌烦和漠不关心”②。动画的创作同样如此,在动画创作的过程中,应当上升到艺术的角度探讨设计的思路,用好的动画艺术迎接受众的“回归”,改变中国动画片说教色彩和儿童色彩过于浓厚的局面。
(四)开设中国民间美术和本土民间美术课程。中国历史悠久,很多传统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往往存在于民间美术的形式之中,并与西方的文化艺术具有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观念。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母体艺术,拥有自身所特有的文化艺术符号,而这些恰是动画专业的每一个学生所应当熟悉和知晓的。这是动画创作民族化道路的源泉,在熟悉中国民间美术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本土民间美术的形式将为动画民族化打开更多的创新之路,同时对各地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依托地方高校建立动画艺术品牌。高校动画教育要实现自身的民族化建设,就应当建立高校的动画品牌。高校动画艺术品牌的建立既要依靠本土文化,又要依赖这种文化所生存的土壤。因此,地方高校建立动画品牌,不仅能为教学提供方便,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为学生提供可供学习借鉴的优秀本土动画形式,这种承载着地域文化特色的动画艺术并非原封不动地照搬民俗文化,而是结合当代审美和时代要求进行合理的借鉴和吸收,并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的特质和审美风尚。高校在创立动画品牌的同时应当充分考查本土文化艺术的种类,并对这些文化艺术形式进行有目的的传承和发扬,在引入本土文化形成民族动画品牌竞争的同时,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文化传承作用,从而使创作出的动画作品更有文化和精神内涵。
(六)建立高校动画展示与交流的平台。高校应为当下动画专业的学生搭建一个作品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并利用这个平台与社会和市场建立一定的联系,改变教学和实际应用相对分离的状态,为动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高校亦要利用此平台吸纳社会资金的注入,实现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品牌共享和共赢,使各项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四、结语
以地方高校为主体建立地方特色动画艺术品牌,能有效使高校的艺术教学和本土民间艺术有机“融合”,并有利于高校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这种动画品牌的传播也有利于中国动画受众的“回归”,从而为中国动画培养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并且,利用本土文化创作民族动画的同时,还能推进中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之对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步入本世纪10年代以来,国家极度重视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以实现中国梦为理想的民族复兴。中国高校动画专业应当借此机遇,充分利用驻地传统艺术与文化的优势,在高校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充分体现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将传统艺术的精华渗入动画创作中,凸显中国动画的东方之韵和民族之风。
注释:
①邵珠春.浅析中国古代绘画中苦难现实类作品稀少的原因[J].名作欣赏,2014(3).
②邵珠春.论民间美术在当代的生存之道——培养民间美术的受众[J].美术大观,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