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民社会视阈下研究生入学教育的文化突破

2014-07-19王栋华

文教资料 2014年6期
关键词:公民中华民族研究生

王栋华

(山东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0)

公民社会视阈下研究生入学教育的文化突破

王栋华

(山东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0)

研究生年龄跨度较大,与社会联系更密切,是构建公民社会的中坚力量。研究生入学教育应契合公民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现代公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发展指导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参与研究生公民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公民社会 研究生入学教育 民族性 世界性 现代公民

作为改革开放的一项伟大成就,中国公民社会正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而迅速崛起,并对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产生日益重大的影响。公民社会发展的内在条件有赖于公民素质的提升。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研究生的年龄跨度较大,但主要集中在22岁到30岁的青年时期,与社会联系更为密切,是构建公民社会的中坚力量,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转型期,公民社会的深入发展对研究生入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寻求突破,培养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现代公民成为研究生入学教育的新课题。

一、我国公民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在我国,公民教育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提出了“现代公民”思想,开了我国公民教育思想的先河。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于1912年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首次在法律上规定了公民权利,为公民教育奠定了法律基础。这一时期尚未明确提出公民教育思想,主要形成了“采合中西道德,以为德育之方针”[1]等以培养公民道德为核心的中西合璧的德育观。随着西方公民教育思想的传入,以“公民资格”为主题的公民教育主张被明确提出。如朱元善提出:“既为共和立宪之国,则教育之方针自当以新国家之本质为主眼,而置重于共和立宪国民之养成”,为此,“非实施公民教育不可”[2]。五四时期,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传入带来了我国公民教育思想的巨大改变。公民教育的范围开始扩展到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相互关系和民主精神的培养成为公民教育的目标。但由于受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约束,近代的高等教育侧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授,公民教育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几近空白。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为我国现代公民教育思想掀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现代公民教育思想经历了“以政治为中心”的社会时期、“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时期和“以人为本”的社会时期三个阶段[3]。与之对应,我国高校的公民教育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52年至1956年,大多数高校开设了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和政治经济学三门课程。至20世纪90年代,已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及《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思想品德课。2005年,教育部进一步整合了高校开设的德育课程,依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进行系统的公民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二、研究生公民教育的文化突破

多年来,我国高校公民教育往往被简单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领域更多指向社会的政治生活,核心在于政治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公民教育的内容则更加宽泛,它所涉及的领域不仅指向政治生活领域,而且包括日常生活领域。现代公民教育主要包括三个领域:一是国家意识教育,重在培养公民的爱国心和民族性;二是社会意识教育,重在培养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三是主体意识教育,重在培养公民的自由精神、平等意识和独立人格。公民素质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性的当代状态,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为起步之中的中国公民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4]。公民社会视域下研究生入学教育的文化突破,主要表现在要实现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现代公民的培养目标上。

(一)现代公民教育中的民族性

现代公民首先必须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传统、文明文化、风俗习惯,热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研究生入学教育兼有培养国家公民和培养世界公民的双重任务。培养中国世界公民的前提是培养国家公民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其充分具有本民族的文化自觉能力。研究生公民教育培养现代公民的民族性的文化基础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化教育。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一心趋善,热衷求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古往今来,从孔子的仁学,到墨子的“兼爱”、老子的“无为”,再到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历代人都自觉地将“以天下为己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作为自己的历史责任。到了现代,这种朴素、真挚的爱国情感发展成为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国土、民族、文化、历史、语言、风俗的深厚情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是自强不息

《易传》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鼓舞着历代人民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自强自立,反抗压迫,抗击外敌,突破困境,推动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这种民族精神极大地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到了近现代不断被发扬光大,演变成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

3.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是正道直行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熏陶下,“正道直行”、“重义轻利”成为中华民族主流的价值取向。中华民族刚正不阿的气节观和义利观鲜明地体现在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上。“天道酬勤”,勤劳是立国兴家之本,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勇敢是人们坚持正义,追求真理,不畏强权的品格。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动力。

(二)现代公民教育中的世界性

现代公民教育中的世界性在于世界公民的培养。世界公民教育提倡在各国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以新型的“伙伴”政治文化取代传统的“统治”政治哲学,建立“双赢”价值体系,培养“和而不同”的君子,在文化和价值观上既有自己的追求和特色,又以平等姿态进行对话,互相理解,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1.知识素质培养目标

世界公民的知识素质培养目标是要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世界文明知识,了解各类国际组织、国际会议的职能及其运作,了解各种国际法、国际条约的内容,了解全球发展与本土发展的系统关联等知识,具有接受他国文化并与其沟通交流的能力,具有从不同视角、观点出发看世界的能力,具有分析全球问题时独立进行批判思考、调解分歧、欣赏差异、有效争论、合理行动的能力。

2.价值素质培养目标

世界公民的价值素质培养目标是要能够尊重不同民族、种族、宗教、文化、文明的尊严,接受差异,热爱民主、自由,提倡平等、正义,以和平、团结、宽容的心态看待世界,能够理性思考个人与世界的关系,为减少世界上的贫穷和不公平而行动,具有强烈的国际责任感和国际正义感。

3.政治素质培养目标

世界公民的政治素质培养目标是要关心世界和平和发展的进程,关注国际法、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关注本国及他国政府机构的工作,关心当前国内国际热点问题,主动参与社会生活,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民主精神和全球视野思考和处理问题,遵纪守法,维护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三、研究生公民教育的基本思路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尚在探索阶段,缺乏与国际接轨的经验,一些研究生的公民意识淡薄,难以应对转型期人才强国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发展指导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参与研究生公民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把握现代公民教育的内容

辅导员参与研究生公民教育,首先需要正确把握现代公民教育的内容。公民教育的核心在于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是在现代法治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具体体现为视自己和他人为拥有自由权利、有尊严、有价值的人,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和价值的意识,这种意识还包含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包含对国家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5]。它主要包括公民身份意识教育、国家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公德意识教育以及世界公民意识等方面。其中,公民身份意识教育是基础,通过对公民资格、公民身份的了解,研究生应自觉以“社会人”的身份参与公共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实现个人价值。国家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提高研究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强感。法律意识教育是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辅导员应引导研究生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依法履行义务,维护权利。公德意识教育可以使研究生了解公共生活秩序,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世界公民意识教育是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使研究生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活跃的思维处理好个人、国家、世界的关系,承担对外友好交流的重任,实现中国梦。

(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

多年来,我国的公民教育往往重理论灌输,轻实践培养。课堂教学内容单一,形式僵化,对研究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辅导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等课程,与时俱进地更新现代公民教育的内容,使其兼具知识性、思想性、时代性、生动性。同时,灵活运用头脑风暴、角色扮演、课堂辩论、多媒体教学等形式,有效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现代公民教育还应落实到实践环节,使研究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会现代公民的角色意义。一方面,辅导员可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资源优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现代公民教育更加贴近研究生生活。另一方面,可以组织研究生走出学校,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社区工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岗位体验等,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公民身份与责任,增强公民意识。

(三)发挥新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为公民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受众的广泛性、人际交流的互动性、资源的开放性、话语权的平等性等方面具有超越性的优势,更契合全球化时代现代公民成长的需要。因此,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正在改变传统的公民教育方式。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并研究新媒体的特点,积极迎接挑战,把握机遇,由对网络进行“封”、“堵”的被动参与模式,转变为“疏”、“导”的主动参与模式,构建公民教育的新媒体平台,实现开放、平等、双向的师生互动交流。QQ、SKYPE、FETION、微信、来往等即时通讯工具可以为辅导员开展公民教育提供便捷的沟通渠道。研究生是博客、微博、人人等社交网络活跃的用户群体,辅导员可以将公民教育的内容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吸引研究生的关注和点击,引导研究生对国家大事和全球时事进行理性评论,增强他们的现代公民意识和世界公民意识。

总之,面对中国公民社会的迅速发展,研究生入学教育应该立足中国,胸怀世界,与时俱进,培养兼具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现代公民。使研究生既拥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文化品格,又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世界情怀,构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公民社会的科学发展。

[1]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72.

[2]朱元善.今后之教育方针[J].教育杂志,1916,8(4):5-6.

[3]朱小蔓,冯秀军.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J].教育研究,2006(12):5-6.

[4]王啸.论全球化时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定位[J].全球教育展望,2010(8):24.

[5]李建军.公民教育:高校德育创新的重要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09(15):51-52.

本文系山东大学2013年学生工作研究课题《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与工作体系研究》、山东大学2014年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高校共青团组织在优秀公民素养教育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公民中华民族研究生
论公民美育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公民选举权的平等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