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视角探索城市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模式
2014-07-19李朋朋左乐川
严 铭 李朋朋 左乐川
(河海大学 企业管理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视角探索城市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模式
严 铭 李朋朋 左乐川
(河海大学 企业管理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本文以常州市历史建筑为例,在对其历史文化进行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常州市近年来的保护现状,探讨了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出现的问题,强调了历史文化建筑是城市的一个名片,并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视角提出了一些保护模式的建议。
文化传承 历史建筑 常州 保护模式
1.古代常州名士聚落的形成和城市文化发展
常州位于古代吴国的中心区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吴王封其弟季札于延陵,成为常州2500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真正开端。季札曾三让王位,多次出使中原,被尊为常州文化的始祖。他观乐知礼,是对美好道德的追求,是对国计民生的热切关注,这一切都融入常州的传统文化之中。
京杭大运河苏南段的开通,加速了南北文化的沟通交融。伴随着繁荣发展,常州吸引了更多文化人南迁,使得城市人文氛围日盛。唐宋时期,古文运动重要人物王安石等就曾任常州知州,他同本地文人一起强调文以载道,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后重建州学,使得常州教育事业跃居江南前列。据统计,宋代常州籍进士共700余人,名列各地前茅。另外,南北儒学融合交汇第一人杨时和“三苏”之一的苏轼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他们的文化精神奠定了常州文化日后最重要的根基。到了明代唐顺之的出现,成为常州学术文化走向成熟的标志。
清朝的常州学术步入繁荣阶段,书院林立,进士数量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可以说,常州学术文化的繁荣是常州城市文化的繁荣,《科举和社会流动》指出,常州文人城居比例超过3/4,大部分都聚居于城东白云溪和城西的青果巷两个街区。其中白云溪一带前后北岸几百米的小街上居住过五名状元、三名榜眼、三名探花,还有常州学派的各种名士等。
2.近代运河经济的衰落与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危机
但近代以来,随着战乱和北运河的淤塞使漕运改道,常州逐渐失去转运和商业中心的地位,被之前只是其辖县的无锡取代,历史地位因而逐渐降低。尽管如此,常州还是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兼容并包、创新求变的人文精神,在近现代的改革大潮中,名人辈出,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仅仅从古时名士聚居的青果巷中就走出过近代爱国实业家盛宣怀、国际语言学家赵元任、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现代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等民族的骄傲。
提到青果巷,就不得不提到承载了辉煌历史的状元、进士牌坊、礼和堂、名人故居等文化建筑。这些建筑区别于外来的徽商建筑格局,属于典型的本土江南民居。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里的建筑印刻着历史名人居士的足迹,这种深厚的历史感,浓郁的文化气息与建筑、环境水乳交融,赋予历史街区以无穷的魅力,这是现代仿古街区所无法比拟的。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的常州,并没有走保留历史遗迹、易地建设新城区的道路,而是采取了旧城改造,一面建设一面保护的方式。持续了多年的大规模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开发,不可避免地使一些拥有历史文化印迹的建筑、遗址、弄巷等或被移建、或被损坏、或惨遭拆毁。这些都使常州这座人文气息浓郁,承载着厚重文化积淀的历史文化名城风貌难以得到展现。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3.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现状及问题
有关历史学家指出:“历史是一份记忆,一种符号。而历史建筑则是这份记忆和符号最恰如其分的载体。”同样一座城市,不同的历史文化建筑所承载的记忆也不尽相同。常州市在历史上不仅教育业发达,还拥有经世致用、创新求实的人文精神,这些特点都体现在一座座活生生的历史文化建筑上。
3.1 双桂坊。
常州双桂坊是一个历史上与科举制度紧密相关联的地名。它东起打索巷(今晋陵中路),西至南大街,全长近400米。双桂坊近千年的历史,体现了常州古代教育业的高度发达,是教育业兴盛的一个符号。时至今日,常州双桂坊已经被打造成为一条集旅游、娱乐、道德讲堂为一体的美食街,而对于历史上常州教育业兴盛的那段记忆已经不复存在。从文化符号转换的角度看,当局可能着重表现了双桂坊沿街传统小吃的古貌,却忽视了其真正的意义。而从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角度看,虽然保住了“双桂坊”这个地名,但无论是地址还是建筑都与历史上的双桂坊相左,属于仿古建筑,历史学者并不提倡这样的保护方式。
3.2 青果巷。
青果巷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都是名人居士汇集的地方。它同样与市中心南大街相邻,在这条绵延数里的巷子中,曾经走出数位科举进士、抗倭英雄、小说家、诗人,更有意图改变旧中国面貌,为了新中国牺牲了自己的早期民族领袖。
而如今的青果巷,是常州仅存的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但由于南大街的改造和扩建,街区的建筑连年受到残蚀,面积大幅缩水。尤其是巷西一段,已被拆得面目全非,其中就有盛宣怀、李伯元等名人的部分故居。如此一来,原本深厚的文化底蕴消失殆尽,古老的巷子已经基本成了城中心的“贫民窟”。值得庆幸的是,经过细致严谨的规划,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修缮工程已经逐步展开,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得到及时的重视。
除了一些幸存至今的历史建筑之外,常州版图上还曾经出现过白云溪及其沿岸的历史建筑群,包括西仓桥、白家桥等文化价值高的古代建筑。他们都是古老常州文明的象征,是人们不应抹掉的珍贵的城市文化符号。现在却淹没在浩浩荡荡的经济大潮之下,让人扼腕。
3.3 问题出现的原因。
这其中,地方政府有着推之不去的责任。尽管各个地方政府根据相关法规、针对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相关规章、条例和管理办法,但其参与到保护历史文化建筑、街区项目中来的最主要因素仍然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长期一味坚持这样的指导思想,带给我们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另外,除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每年可以获得一定的保护专项经费外,其他更多地区的历史建筑保护只能通过国家有关规定的城市维护费中的1%用于文物维修,这样的经费显得捉襟见肘,成为文保工作开展的又一大瓶颈。
4.保护模式探究
4.1 避免过度商业化。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赵士林曾表示,过度商业化正使我们文化遭灭顶之灾。所谓“过度商业化”是指不考虑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追求商业价值,唯利是图地攫取文化市场的超额利润。而“过度商业化”迎合人性中存在的低层次欲望,必然导致文化产品的恶俗化、低级化。
对于常州的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工作,更应该注重这一问题。谁又能想象得到从前的前后北岸是一处繁华胜景,曾经碧波环抱、烟桥画柳,曾经龙舟竞渡、百舸争流。明清以来,名士云集、灿若群星,是常州的文脉所系。如此的改造使得鲜活的历史记忆荡然无存,实在让人惋惜。
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避免过度商业化呢?主要取决于当地政府的举措。以正在开展的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工程为例。一方面,修缮要有一份编制完善的规划,适当减少甚至取消街区内的商业因素,体现出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是第一位的。另一方面,要加强过程管理,建立民众与政府共同管理监督机制,提高民众责任感和保护意识。
4.2 历史建筑修缮与人治病相似,坚持原汁原味,并努力延长寿命。
现存的所谓“历史文化建筑”是指那些在1840年之前修建而成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和意义的建筑,距今起码有200年的历史。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历史建筑无论是表面还是内部结构都会不可避免地遭到人为和自然的损坏。而人的一生或多或少会遭受到病毒的侵袭,生病了自然就要到医院去治疗。所以,历史文化建筑的修缮和医生治病是一样的。医生治病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够药到病除,延年益寿。不可能说这个人病入膏肓了,无药可治了,只好顺应其死亡,然后轮回重生又活过来,病就好了。这在医学上的不合情理的,也是不可能的。那么政府相关规划、文管、建设部门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来对历史文化建筑进行修缮,坚持在原址原地修补原貌,并努力延长其寿命。而不能为了商业利益的开发,肆意地移走古建筑,把老古董变为“新古董”甚至“假古董”。这样的保护就是毁灭性的,失去了古建筑原本的意义。
4.3 坚持四不要原则,保护好地域文化。
“四不要”即臆造的“假古董、假建筑”不要;过度商业化不要。这两点上文有所涉及,就不过多赘述。另外,“土专家、伪专家”的建议不能要;擅自修改地名的行为也不要。
所谓“土专家”是指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而在实践中获得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的人。政府在广泛收集资料、意见期间,他们的建议应该是中肯的,可取的。但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由学历史、懂历史、会规划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操控。而“伪专家”在历史建筑保护过程中,是开发商为了攫取更多经济利益而雇佣来为其说话的有一定身份资历的人,这些人的意见如果被采纳必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地名作为一个城市地域文化的载体和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已被联合国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保护。常州的小营前、西瀛里、青果巷、篦箕巷、世科坊、双桂坊等许多老地名,这些地名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常州历史文化的一张张“活名片”。这些地名的存在同时也保护着其中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建筑,保存着人们的那份文化记忆。随着城市的拓展和变化,许多地名正在逐步消失,历史建筑的保护受到很大的威胁。所以,为了留住这些城市的记忆和文化的符号,相关部门在修改地名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5.结语
常州在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兴盛的教育业和发达的运河经济都是我们不可磨灭的记忆。历史文化的传承,呼吁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当局需要转变工作思路,创新思维,在修缮工程中敢于把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放在第一位。注重文化符号转换的合理性和文化的地域性,学习并吸收运行良好的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体制,让常州这座“千古龙城”重新展现出文化的力量,焕发出历史的光辉。
[1]常州编委会.常州[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
[2]顾春平,周根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初探[J].历史文化保护,2010(11):4-10.
本论文基于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经济发展大潮下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和去留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21029 4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