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解读下的阅读教学分析

2014-07-19

文教资料 2014年6期
关键词:建构意义文本

赵 帝

(闽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文本解读下的阅读教学分析

赵 帝

(闽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传统的三种文本解读理论进行分析,思考课堂文本解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对策:必须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师生共同参与文本、主动建构,在建构文本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塑造完美人格。

文本 文本解读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本,它既是一种物质符号系统又是一种精神意识,具有一定的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文本进行传递与表达。在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师生往往更多停留在文本的“物质”表层,忽略文本的精神内涵及文本解读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一、对传统的文本解读进行分析

1.以作者为中心理论

以作者为中心的理论是指文本解读要发现作者赋予作品的原始意义,作者创造了文本,对文本所蕴含的意义拥有绝对的解释权。叶圣陶先生在《阅读与写作》中提到:“文字是一道桥梁。桥的两端,一边站着的是作者,一边站着的是读者。只有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1]以作者为中心理论主要是恢复作者的本意,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此外《语文教学二十韵》提到:“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2]叶先生指出,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要遵循创作者固有的创作思路,把握作者的情境,追寻文本的原意。

2.以文本为中心理论

以文本为中心理论是指文本解读要以文本为中心,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文本所蕴含的意义是通过对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分析来确定。韦勒克反复强调:“作品就是一个隐含着并需要意义和价值的符号结构,主张文本解读就应该以具有这样的符号结构的作品为主要对象。”[3]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把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一系列景物连在一起,这些景物本身不具有特定的感情色彩,但是把它们连在一起却向我们传达出一种悲伤、凄凉之感。索绪尔提出的“每个符号之所以有意义不在符号本身而在于它与其他符号的区别”[4],以文本为中心理论重在挖掘这些具有隐含意义的特殊符号的价值。

3.以读者为中心理论

以读者为中心理论是指文本解读要以读者为中心,文学作品都具有未定性,文本意义的实现要借以读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使作品中的未确定性得以确定,空白点得到补充。以读者为中心理论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元化地解读文本,倡导个性化的阅读,以自己的体验为基础建构文本意义。以作者为中心理论的文本解读,文本的意义来源于作者,来源于读者坚信作者要表达的那个意义,在读者中心理论的解读之下,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环境背景的不同,每个人都可能产生不同的见解,这就使得读者在建构文本意义的同时可能会对其他观点有所质疑甚至针锋相对。

二、文本解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文本解读过于开放化

新课标的实施使学生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不再追求权威观点,教师为了达到新课标“多角度”解读文本的要求,允许学生自由发挥,然而对于学生开放式的答案,教师往往不能进行相应的引导。曾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影像欣赏代替文本解读,以短剧表演等形式探究文本,如《茶馆》、《雷雨》、《阿Q正传》等。而实际上由于学生对文本理解浅薄、才艺的粗疏及时间仓促等原因使得 “课堂剧”演变为一场场闹剧,不仅不能实现目标,反而对文本的理解进行误导。这种做法实质上并没有关注人在情感上本质的需要。

2.传统教育下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存在问题

在中学课堂上存在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激情澎湃,坐在下面的学生却无动于衷。曾经某教师做过一个这样的现场调查:我问学生,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得好不好?他们一致回答“好”。我再追问他们,《荷塘月色》哪里写得好?回答是经典、名篇,当然很好。然后我又问《荷塘月色》里描写荷叶、荷花、荷香时所运用的比喻、拟人、通感等的修辞方法美在哪里时,他们的回答是:“感觉好像美,具体的也不知道”。[5]这说明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时存在盲目从众心理,缺少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的精神,这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带来的恶果。

3.教学设计不合理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预设,使课堂教学按照预期的步骤进行,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但在某些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与学生的需要相分离,有些教师在备课时只考虑自己如何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而忽略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设计在进行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具有生成性,在课堂教学中某些教师却受制于教案,囿于某种教学程式和既定的教学思路,刻板地完成已有的教学设计,全然不顾学生的现场感受和反应,不能根据学生学习的现场状态调整运用教学方法,这使得教学设计不但不能发挥应有的预设作用,反而成为课堂教学的束缚。

三、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对策

1.文本解读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情境中,就要找到课堂与学生的契合点,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产生的对问题解答的需求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文本解读得到满足。不仅如此,根据“马斯洛—人的需求”理论,人不仅有物质需要,更需要精神支撑,一个人只有拥有灵魂深处的精神追求,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而且要扩大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实现他们更高层次的人生追求。

2.师生共同参与、主动构建

文本解读的过程实质是一种建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期望让学生自己主动走近文本,并把全部身心投入文本,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其实对学生来说,并不是易事。学生距离真正解读文本还相差很大一步,语文的文本世界与学生的现实世界总是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教师不可能和学生一起在古今之间穿梭,穿越到古代作者的生活中,所以我们只能克服这种差距,帮助学生了解文本所处时代的文化习俗、思想观念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从自我到文本的转换,带领学生一同进出文本,同时进行反思,正确地认识自己。学生在进行文本解读时不仅要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更要对自己进行建构。

3.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新课标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但在文本解读的背后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出现问题,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倾斜,这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人是一种对自己的存在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探究的存在物”[6]。中小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语文课中的文本便是他们认识自我的桥梁,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与文本不断进行交流、对话,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意义的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塑造完美人格。

纵观分析,阅读教学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培养学生完美人格的过程,语文文本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能够很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并逐步完善自我,塑造完美人格,实现人生价值。

[1]刘瞡.语文课文本解读的策略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139-141.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2.

[3]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4:65.

[4]金元浦.文学解释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91.

[5]周旭东.荷塘月色,你想教给我们什么—兼谈语文教材的选文[J].成都读与写,2009(6):66-161.

[6]夏甄陶.人的自我认识[J].哲学研究,1998(4):19-22.

猜你喜欢

建构意义文本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