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米奇·阿尔博姆作品中的死亡主题

2014-07-19张红艳吴光军

文教资料 2014年6期
关键词:莫里米奇重生

张红艳 吴光军

(湖北医药学院 外语课部,湖北 十堰 442000)

论米奇·阿尔博姆作品中的死亡主题

张红艳 吴光军

(湖北医药学院 外语课部,湖北 十堰 442000)

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米奇·阿尔博姆擅长从死亡的角度阐释生的意义。三部代表作《相约星期二》、《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和《一日重生》皆以死亡为叙事主题,共同探讨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饱含深深的人文终极关怀。

米奇·阿尔博姆 死亡主题 生命价值

一、米奇·阿尔博姆的“心灵救赎三部曲”

米奇·阿尔博姆(Mitch Albom,1959-),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已出版十部畅销著作,因其作品中独特的生命情感叙事模式被冠以北美疗伤系文学大师。纪实作品《相约星期二》(Tuesdays with Morrie,1997)在全美各大图书畅销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誉为图书出版业的奇迹。2003年,《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延续了“星期二神话”,成为当年唯一有能力在排行榜上与《达·芬奇密码》叫板的作品。2006年,《一日重生》(For One More Day)再度以奇巧动人的构思和轻盈感性的文字征服全球读者。三部作品皆蕴含生命与死亡、堕落与救赎、爱与信仰等哲学母题和宗教隐喻,被读者形象地称为 “心灵救赎三部曲”。毕淑敏评论道:“阿尔博姆对于人生的感悟,如同一粒生生不息的种子,自《相约星期二》萌生,于《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中划出了一道悠长的弧线,落到《一日重生》,便稳稳地扎下根来。土壤是世态人心,根是爱。”截至目前,阿尔博姆所有的小说和纪实作品都已陆续引进中国,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位炙手可热的畅销书作家。

二、米奇·阿尔博姆的作品主题

阿尔博姆擅长通过死亡的角度阐释生的意义。余秋雨在《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言中感悟道:“在死亡面前真正懂得了与生活讲和,这是一个充满哲理的审美现场。”事实上,自《相约星期二》开始直至最新著作《来一点信仰》(2012),故事或以死亡开端,或以死亡结束,虽如此,读者阅读时却不觉惊悚恐惧,相反阵阵暖流不时涌上心头,掩卷倍感温馨与慰藉。在当前科学和理性至上、物质追求第一的时代,信仰缺失似乎是东西方人共同的精神困境。阿尔博姆的作品让人直面空虚躁动的灵魂,重新审视人生的真谛。

1.疾病蔓延式死亡:《相约星期二》

年近七旬的社会心理学家莫里1994年罹患ALS(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一年后与世长辞。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十四周里,每周二都上门与师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并在他死后将老师的醒世箴言缀珠成链,冠名《相约星期二》。莫里几乎是逼视着自己的肌体慢慢被病魔所摧毁,身体的各个部分各个器官逐渐失去功能,病魔步步为营,逐段侵蚀,这比快速死亡要残酷的多。面对死神,莫里教授以无比健康的心态把自己当做课堂上的标本,向米奇传授人生大课。《相约星期二》中死亡既作为作品的主题,又作为作品的线索,传递了作者对于人生更深入、更透彻的思考,使作品本身散发着浓郁的哲学意蕴。

2.舍己救人式死亡:《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六年后,即2003年在米奇·阿尔博姆的全新力作《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中,纪实换成了虚构;死亡从结局演变成开端;主角还是一位老人——不是洞明世事的教授,而是到死都对自己的一生心存惶惑的退伍老兵,游乐场维修工爱迪。八十三岁生日那天,为了拯救在突发事故中身处险境的女孩殒命游乐场。醒来时,爱迪已身处天堂,这才发现:那里并不是牧歌萦绕的伊甸园,而是地球上生活片断的交叠重现。五个被爱迪或铭记或忽略或遗忘的人,轮流登场,引领他寻找逝去的时光,追问人生的谜底。无形间,天地间仿佛有一条巨大的锁链,爱迪只是其中的一环。《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让每一个读完这本书的人都成了锁链中的一环,分享着同一个秘密:天堂里,会有五个人,为了五段不同的记忆,等候你长大、相爱、衰老、死亡,等待着解答你最后的疑问。《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是一本讲述死亡的书,视角却清新自然,它不是要引起人们对死的恐惧,而是给予读者生的启迪。阿尔博姆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读者“死亡终结了生命,但没有终结感情的联系。”天堂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理解自己在地球上的生命。最后,爱迪终于领悟,他在人世间自认为毫无意义的生活,其实正是他生命的价值所在。

3.绝望自杀后灵魂弥留:《一日重生》

小说《一日重生》的开头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醉鬼贝奈特自杀前的独白。他婚姻破裂,事业碰壁,酗酒成瘾,众叛亲离,就连女儿都不愿意让他在婚礼上露面,只是事后寄封信,放两张结婚照片,例行公事一般告知他。女儿的远离与拒绝是压垮贝奈特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似乎再也找不到任何活下去的理由。于是贝奈特决定制造一场车祸,使自杀现场被交通意外遮掩,而不至于太没面子。然而他却在车祸中奇迹般地活下来,又身处一个似生如死、灵魂弥留的特殊时空中,遇见了他死去多年的母亲宝琳。母亲陪他在这个特殊时空中停留了一日,带着他重返童年、少年、成年时光,他见到了亲人,不同时间段的亲人面目,重温那些已流逝的光阴。如此场景的重现,是与贝奈特悔恨交加的心情共同行进的。弥留之际与已故母亲所度过的一日,抑或是现实世界里车祸现场逝去的若干分钟,与母亲的灵魂重逢如此奇异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主人公以后的人生——他和女儿修复了关系,和前妻变成了朋友,经常组织棒球比赛,坚持每个孩子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一日重生》把一个活人见到死者的鬼故事讲述得催人泪下,母爱的博大、仁慈、无私促使浪子回头重燃生活的希望。小说通过与已故亲人重逢的奇幻故事形象地告诫人们要时刻珍惜感情,无论是父母之爱、夫妇之爱,还是友情、恋情,都远远胜过浮华的名利。

三部最能打动人心的作品,分别编织着三个与死亡相关的故事。莫里身患绝症孱弱辞世,以分享智慧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爱迪为救他人意外死亡,进入了与想象截然不同的天堂;贝奈特绝望之下实施自杀,恍惚弥留之际与故去的母亲相逢了。死亡的方式各有不同,死亡的历程尽显离奇与曲折。

三、死亡主题的现实意义

海德格尔认为,死亡作为“此在”(指生存着的人)的终结存在,在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在现代主义作品中,死亡的意义不只是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而是渗透在所有人的生命过程之中。为了逃避死亡,或排解死亡意识在心理上形成的重压,某些人疯狂地捕捉、体验生命的现世快感:吸毒、酗酒、纵欲……追逐金钱名利以得到满足,如此等等。但是短暂的满足之后依然是无尽的失落,醉生梦死、物欲横流的浮华人生难掩精神世界的空虚与寂寞。如果占有物质与感官刺激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与快乐,那么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到底是什么?怎么才能让生命之光更加璀璨明亮?

纵观阿尔博姆三部代表作品,其中正贯穿着这样的叙事主题:死亡、生命的价值、爱与救赎。主题之间相互关联:借助死亡诠释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在于爱与奉献;心灵救赎能让人超越死亡,实现生命在形而上意义上的不朽和永生。“如果死是结束,那么生就是开始。所以学会死亡,就是学会生活。”阿尔博姆作品中对死亡的关注是为了凸显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莫里说:“爱是唯一理性的行为。要么爱,要么死亡。”有意义的生活是“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能给与他人目标和意义的创造”。爱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检查修复游乐场的设施,认为自己一生受困于此,毫无价值。塔拉却告诉他在游乐场当维修工人,保证了孩子们的安全,无形中已经拯救了千千万万的孩子。爱迪最终领悟到,他在人世间自认为毫无意义的生活,其实正是他生命的价值所在。活着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某种宏伟的事业中,还体现在平淡的生活中,默默的爱与付出中。

阿尔博姆的虚构小说通常笼罩着神秘的魔幻色彩,在这层虚幻的表层之下蕴含着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哲学智慧、深沉的人文关怀及对生命本源和死亡价值的探索。书中的“每一句话都在撞击着我们庸常的灵魂,每一段话都在烛照着我们平淡的精神生活”。

四、结语

米奇·阿尔博姆是一个对死亡有着持之以恒高涨兴趣的人,三部代表作都和死亡如影随形,关注人类灵魂深处的精神世界和人的终极性关怀。这些对人生的终极性思考,有利于化解生存和死亡、有限和无限的紧张对立,有助于世人克服对于生死的困惑与焦虑。从死亡入手阐释生的意义,阿尔博姆颇擅长此道,深邃的哲理借由朴实温润的笔色给行色匆匆、浑浑噩噩的世间众生以心灵的慰藉。

[1]Mitch Albom.Tuesdays with Morrie.New York:Broadway,1997.

[2]Mitch Albom.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 New York:Broadway,2003.

[3]Mitch Albom.For One More Day.Hyperion,2006.

[4]杨思卓.生命的巅峰叫“使命”—谈《相约星期二》[J].名作欣赏,2010,(1):107-110.

[5]赵冬梅.《相约星期二》的死亡主题[J].芒种,2013,(442):135-136.

[6]于冬云.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死亡与救赎主题[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84-88.

[7]《来一点信仰》——米奇·阿尔博姆的“疗伤系”.http:// www.022net.com/2010/8-28/503239382985685.html.

本文为2013年湖北医药学院研究生启动金资助项目:“死亡与救赎——米奇·阿尔博姆作品主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QDJRW11。

猜你喜欢

莫里米奇重生
好奇无界:米奇艺术展全球巡展深圳站
莫里永学生宿舍
——贯穿建筑的连续上升走廊
“铲屎官”和“小祖宗”
美国警长与警犬相伴16载相继去世
《莫里》
大蛇莫里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重生
趣玩:南下重生